雖然時間已經步入了二十一世紀第三個十年,但是人類戰爭的總體形態相較於前兩次世界大戰並未發生本質改變。所謂的海、陸、空、天立體作戰體系,最重要的依然還是要協同取得地面戰爭的勝利,奪取以地面為基礎的空間控制權。而火炮這一曾經的戰爭之神,近年來雖說被超級航母、隱身戰鬥機以及高超音速導彈等高精尖武器掩蓋了風采,可是它依然在人類戰爭中擁有無可替代的作用。
在上世紀的抗美援朝戰爭中,我志願軍一開始就在美軍猛烈的炮火支援中吃盡了苦頭。
當時的美軍一個標準步兵師下轄有4個炮兵營,包括一個155毫米口徑榴彈炮營和3個105毫米口徑榴彈炮營,總計裝備了54門重型榴彈炮。此外,它下轄的3個步兵團卻都各自都擁有一個炮兵連,裝備了6門105毫米榴彈炮。換而言之,一個美國步兵師,就裝備了72門100毫米以上的榴彈炮。除了重炮以外,一個滿編美軍野戰師還擁有直射炮(含無後坐力炮)120門,迫擊炮160門,高射炮64門,坦克炮149門。而美軍第1、9、10三個軍在各個時期的編制並不固定,通常是每軍下轄2-3個師。如果都按下轄三個師計算,那麼其每個軍通常應該裝備火炮1695門。
而在1950年10月志願軍入朝時,所有炮兵僅有9個團,裝備火炮284門,型號陳舊,且多由騾馬牽引。也就是說在抗美援朝戰爭初期,志願軍全軍裝備的火炮數量還沒有美軍一個野戰師多。在剛開始的前五次戰役中,志願軍一共才打出了2萬餘發炮彈。而在第五次戰役之中,僅僅是美軍的第2師攻擊志願軍防守的983高地時,就在短短9天之內打出了近36萬發炮彈。如此高強度的火力打擊,自然也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志願軍在付出慘重傷亡之後不得不放棄鎮守的983高地。
教訓如此慘痛,志願軍自然要加以改進,在之後的戰爭中,我們也開始竭盡所能地增加火炮的數量。等到抗美援朝戰爭的最後一戰金城戰役時,擔任主攻的第20兵團增配了大量的炮兵,集中了60到82毫米迫擊炮2549門、107到120毫米迫擊炮120門、57到75毫米無後坐力炮988門、70到90毫米山/野/步兵炮479門、105到152毫米榴彈炮212門、102毫米6管火箭炮12門、132毫米喀秋莎火箭炮47門、57毫米戰防炮54門、90毫米火箭筒1187套,總計5351門各型火炮。
在戰役開始時,志願軍上千門火炮在短短20分鐘內向敵軍陣地發射了1900噸炮彈,約15萬發炮彈!在如此強大的火力支援之下,志願軍的攻勢自然是排山倒海,勢不可擋。此役歷時15天,志願軍第20兵團及第9兵團第24軍突破南朝鮮軍4個師防守的正面寬達25千米的堅固陣地,向南擴充套件陣地160多平方千米,拉直了金城以南地區戰線,重創南朝鮮軍4個師,斃傷俘敵5.3萬餘人,有力地促進了朝鮮停戰的實現。
既吞下過刻骨銘心的苦果,也品嚐過暢快淋漓的鮮甜,自抗美援朝戰爭之後,火炮就成為了解放軍武器裝備發展的重點。總之就是一句話,美軍有的,我們必須有,美軍沒有的,我們也想要有。
當前美國陸軍現役的大口徑火炮僅有M777型超輕型155毫米口徑榴彈炮和M109A6型155毫米口徑自行榴彈炮這兩款。M777型榴彈炮主要裝備於美國海軍陸戰隊和陸軍的快速反應部隊,美軍不僅能使用卡車,還能使用直升機來吊運它。該榴彈炮在被運送到指定地點後,同樣需要浪費大量的人力和時間來展開架炮。而M109A10型自行榴彈炮則採用了履帶式裝甲底盤和全封閉式炮塔設計,因此它具備十分出色的越野能力和快速反應能力。在伊拉克戰爭中,由於有其空中作戰力量的強力支援,這兩型火炮承擔的壓力並不是很大,也有一些比較出彩的戰績。也正因如此,美軍地面部隊似乎覺得有此兩款火炮已十分夠用,除了對它們進行升級外,並未發展其它型號的火炮。
為了對標美軍,我們也研製了PLZ05式155毫米口徑自行榴彈炮。相比較於美軍的M109A6型的39倍口徑炮管,我們的05式採用了52倍口徑炮管,擁有更遠的射程。不僅如此,05式自行榴彈炮還使用了全自動彈藥裝填機,每分鐘射速比M109A6要更快。在155毫米口徑牽引榴彈炮方面,由於我們之前的技術一直未能突破,所以至今仍未裝備相類似的火炮。但是PLZ05式自行榴彈炮雖好,可其價格實在太貴,而且也不適合於在我國南方的邱陵及水網密集地區使用。為此我們轉而開始借鑑法國的雪帕車載榴彈炮理念,研發出了我們自己的卡車炮-PLC181型車載榴彈炮。
PLC181型車載榴彈炮使用了6×6驅新一代高效能軍用卡車底盤,全套系統重量僅25噸。它不僅可以透過公路、鐵路、飛機運送,進行快速戰略部署,其自身也能在各種地形條件下疾馳如飛,與高機動作戰部隊協同作戰。更關鍵的是它具備一健助鋤架炮功能,從停車、展開助鋤,到6發急速射、收起助鋤撤離,PLC181用時不過3-5分鐘,能在敵方反擊火力反應過來之前就撤離並奔赴下一戰場。PLC181型車載榴彈炮的戰場生存能力是牽引式火炮所無法比擬的。應該說由PLZ05式自行榴彈炮和PLC181型車載榴彈炮構築的集團軍級火力支援體系已經領先於美軍地面部隊所裝備的兩款重型火炮了。
但解放軍依舊不滿足,畢竟我們的空中支援能力沒有得到過實戰的檢驗,為此又研發裝備了多款122毫米口徑的自行榴彈炮作為旅一級的火力打擊裝備。其中PLZ07式自行榴彈炮同樣採用了第二代步兵戰車的輕型履帶式底盤和封閉,除了火炮的口徑小了一號以外,其它的配置基本上和PLZ05式差不多,主要配屬給重型合成旅使用。另一款PLL09式122毫米輪式自行榴彈炮則採用了08式8X8輪式裝甲車輛底盤,它的防護能力雖然更弱一點,但是機動能力卻更強,主要配屬給中型合成旅使用。還有一款PCL171型車載榴彈炮,它採用了猛士”高機動越野車底盤,主要是給輕型合成旅使用的。以上三型自行榴彈炮確保瞭解放軍陸軍在絕大多數作戰環境下,都能得到有效的火力支援。
差點還忘了火箭炮這種大殺器,當年志願軍裝備的喀秋莎火箭炮可是在美軍心中留下了不小的陰影。因此美軍同樣也裝備了兩款火箭炮,一款是採用履帶式裝甲運載發射車的M270型火箭炮,還有一款是採用卡車式運載發射車的M142型火箭炮。它們都使用了相同的模組火箭發射箱,只不過M270有兩個6聯裝發射箱,而M142只有1個6聯裝發射箱。它們都能發射227毫米口徑的各型火箭彈,射程涵蓋10到70公里。除了火箭彈之外,這兩款火箭炮還能發射戰術地對地導彈,可對300公里外的目標進行打擊。從技術指標來看,確實是當得上先進二字。
解放軍對火箭炮則更加情有獨鍾,目前裝備有3種規格大口徑的火箭炮。其中PHZ11型履帶式火箭炮和PHL11型輪式火箭炮均使用的是2座20聯裝122毫米口徑多管火箭炮。它們能在30秒之內將全部40枚火箭彈全部都投射到40公里以外的敵方頭頂上。而PHL03輪式遠端多管火箭炮則直接安裝有12管300毫米口徑的火箭彈,射程和威力均比122毫米口徑火箭炮有較大提升。在央媒的軍事報道中,曾展示過其透過無人機中繼制導精確命中了上百公里外的小型目標的演習畫面,令世人為之震驚。
但它還不是最強大的,解放軍裝備有一款更神秘的PCH-191型箱式大口徑火箭炮。它也揹負了兩個模組化箱體,每個箱體既可以容納4根370毫米火箭發射管或者是5枚300毫米火箭發射管,也能夠裝載1枚“神龍”300型610毫米末制導火箭彈(與美國陸軍戰術導彈的彈徑相同)或“火龍”480型750毫米戰術彈道導彈。其中370毫米火箭彈同樣可透過慣性制導和北斗衛星制導結合的複合制導模式再加上無人機的中繼制導實現對數百公里外目標的精確打擊。最關鍵的是該火箭彈的成本比美軍的戰術導彈要低得多,並且體積也更小。
透過簡單的比較,可以明顯看出解放軍陸軍裝備的新型火炮組成的多層火力支援體系,已經能夠做到全域快速機動,實時精確打擊以及無死角覆蓋毀傷。而美軍的火炮裝備則顯得太過單薄,難以為其提供足夠的火力支援。
也許有人會說,美軍地面部隊還有強大的空中支援,總體火力打擊能力依然無人能敵。確實,美軍空中作戰飛行器的數量規模仍然是世界第一,但在面對一個同樣擁有強大空軍和完整防空體系的對手時,其空中支援能力將會大打折扣。之前美軍一家獨大之時,所面對的都是像伊拉克和利比亞這種軍力較弱的對手,光憑空中力量基本上就能解決戰鬥,地面部隊只需要去收拾殘局即可。近年來美軍也開始重新審視地面作戰力量的發展,意圖提升其火炮裝備的效能水平。其主要舉措包括換裝52倍口徑的M109A7型自行榴彈炮,研發新一代M1299型超遠端自行榴彈炮,對外採購車載榴彈炮等。但是在其糟糕的經濟增長、低效的政府決策以及腐敗的軍購體系拖累下,到底能否取得想要的效果實在是讓人不抱期望。
假如面對下一場戰爭,我們的解放軍絕對有能力讓敵人品嚐被炮火壓制到抬不起頭來是啥感覺,而自大的美軍也許只能痛哭祈禱:上帝啊,我們的火力支援到在哪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