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要麼做一個有聲有色的大國,要麼就從世界上徹底淪為三流國家。
這是印度開國總理尼赫魯曾經講到的一句話。
眾所周知,二戰後,雅爾塔體系的建立,使得世界政治格局演變成了美蘇爭霸的冷戰格局。
在這樣的國際秩序中,蘇聯和美國的利益是要得到優先保障的。
也就是說,一個大國是無法獨善其身的,要麼成長為一顆參天大樹,要麼就只能寄人籬下,依附於美蘇一方。
所以新中國從成立之初就面臨著巨大的挑戰:一個佔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大國,一旦走上強國之路,那麼勢必會對目前的國際格局造成巨大的衝擊。
當然,印度自1947年獨立後,也有這樣的覺悟,尼赫魯就曾講到:
“印度要麼做一個有聲有色的大國,要麼就從世界上徹底淪為三流國家。”
不過,就目前來看,中國和印度,已經是各自走上了相反的道路。
尼赫魯對於印度人來說是一位自由鬥士,因為是尼赫魯和甘地帶領印度走上了獨立的道路。
但同時,印度人也無法感謝尼赫魯,因為是他將印度帶偏的。在1962年中印邊境戰爭中,尼赫魯向肯尼迪求援,將美海軍航母引入孟加拉灣開始,印度就開始跑偏了。
何其所幸,我們的掌舵人憑藉著超乎常人的戰略眼光,穩坐釣魚臺。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帶領中國遊刃於風譎雲詭的世界,每走一步都是堅如磐石。
臺海危機,炮擊金門
1950年,蔣介石率領國民黨殘部退居臺灣,做困獸之鬥。再加上美國海軍介入臺海,使得兩岸關係開始緊張起來。
美國海軍介入臺海的目的很簡單,就是想讓臺海照著朝鮮半島的模式走下去。
但是隨著朝鮮戰爭的結束,臺海局勢也發生了變化:
此時的美國對志願軍還心有餘悸,不想與解放軍發生正面衝突;但蔣介石卻是想將美國徹底拖下水,藉助美國的力量實現他反攻大陸的計劃;而大陸這邊,又不能讓美國人徹底放棄蔣介石,一旦蔣介石下臺,國民黨的部隊勢必從金門馬祖撤軍,從而將臺灣徹底劃分出去。
此時的毛主席審時度勢,敏銳地察覺到三方之間的微妙關係,認為此時的臺灣還是放在蔣介石手裡更好一些。
1958年7月,伊拉克發生政變,親美政權被推翻,美國在中東地區的地位受到威脅。所以在第二天美軍悍然入侵黎巴嫩,製造了中東事件。
此時,美國面對國際上輿論的譴責,他們再一次搞起了轉移注意力的玩法。美軍將60多艘軍艦連同20萬的部隊開進了臺海,直接打破了兩岸剛剛建立的平衡。
臺海危機再次爆發,此時毛主席親自坐鎮指揮,希望用一招妙棋,力圖一次性解決臺海問題。
到了8月中旬,蔣介石先露出了破綻,單方面宣佈“臺澎金馬”進入緊急備戰狀態。
隨即,毛主席約見前指部葉飛將軍,當面下達命令:
“準備打金門,直接對蔣,間接對美。”
並且還指示解放軍炮兵部隊:
海陸空三軍不準主動出擊美軍,不得到公海去作戰,以防意外發生。但如果美軍入侵我國領海、領空,就必須要堅決打擊。
8月23日,金門炮戰正式打響,金門上的國民黨軍隊損失慘重。
不僅如此,中國外交部先後發表了《關於領海的宣告》以及《關於臺灣海峽局勢的宣告》。在外交和炮擊金門的配合下,美國甚至沒有找到任何合理介入臺海的理由。
一次,美軍艦艇以護航蔣艦向金門運輸物資為由,入侵我國領海。解放軍立即炮擊蔣艦,而美軍艦艇見勢不妙,直接放棄蔣艦逃出解放軍射程,並且沒有向解放軍開火。
透過這一事件,毛主席徹底摸清了美國的底線。美國不會輕易與新中國發生直接衝突,更不會為了蔣介石而犧牲自身的利益。
此時的美國已經想將大部隊撤出臺海,並建議蔣介石放棄金門、馬祖,安心防禦臺灣。而一旦蔣介石放棄金馬二島,那麼臺灣勢必走上朝鮮半島的老路。
高瞻遠矚的毛主席立即指示前線:
減輕對金馬二島的炮擊,讓蔣介石的運輸船給島上運送補給,使島上的國民黨部隊能活下去。同時準備好再次進攻的火力部署,讓戰況始終處於緊張狀態,使得美國無法脫身。
就這樣,美軍一旦輕舉妄動,解放軍就炮擊金門。這樣的情形一直持續到中美建交。
這場炮戰,解放軍以極小的代價,讓美國以及全世界明白了,臺灣問題是中國自己的問題,國家領土主權不容侵犯。
此戰,毛主席已經將戰爭提升到了“上兵伐謀”的至高境界。
中印戰爭,出手果決
到了1961年,印度開國總理尼赫魯在中印邊境實行“前進政策”,不斷地蠶食中國領土。此時的中印邊境上,戰爭已是不可避免。
毛主席再次與印度展開了一場博弈,此次博弈直接影響了世界人口第一、第二大國國運的逆轉。
1947年,印度在擺脫英國的殖民統治後,繼承了大英帝國遺留的工業基礎。也就是說,印度在獨立後,便擁有了亞洲第一,世界第七的工業基礎。
在五十年代裡,印度更是透過調停朝鮮戰爭,擔任聯合國大會主席,舉辦萬隆會議將其在國際上的聲望提到了頂點,成為第三世界國家中的領頭人。
所以新中國在剛剛成立的十年裡,是非常重視與印度這個鄰居的友誼的。
哪怕是印度趁火打劫,在朝鮮戰爭期間,趁中國無暇西顧之時,非法佔領了我國西藏12萬平方公里的領土。我們也是極力的剋制,作出了很大的讓步。
但到了1959年,中蘇關係破裂,世界上的兩大超級大國美國和蘇聯都站到了印度的背後。
到了1961年,尼赫魯仗著美蘇在背後撐腰,在中印邊界問題上,表現出了更強硬的態度,更是將印度與中國在邊境的爭端當成國運之爭。
1962年,印軍在中印邊境地區的挑釁越來越囂張,毛主席也時刻關注著美蘇的動態。同時指示解放軍邊防軍:
“決不退讓,避免流血,武裝共處,犬牙交錯。”
以此十六字方針達到遏制印軍進攻的勢頭,
到了10月15日,震驚世界的古巴導彈危機爆發,美蘇兩個超級大國陷入核大戰的陰雲籠罩中,根本沒時間管印度。
中印邊境對峙
毛主席審時度勢,5天后,果斷下令發起了對印自衛反擊戰。
到10月28日,對印自衛反擊戰第一階段結束,同時古巴導彈危機也在這天結束。
這時,解放軍已經收復麥克馬洪線以南、達旺河以北的部分地區,同時清除了侵入中國境內的印軍據點37個。
與此同時,毛主席指示相關部門發表宣告,提出停止衝突、重開談判、和平解決邊界問題三項建議,並命令東線作戰部隊停止追擊印軍。
此時在戰略層面,毛主席已經透過抓住古巴導彈危機帶來的作戰機會,已經達成對印的戰略優勢,既將侵入中國領土的印軍趕了出去,在國際上又站在了輿論陣地的上風。
如果尼赫魯同意和談,此時已將入侵的印軍趕出去,我們的戰略目的已達到;如果尼赫魯拒絕和談,那麼印度勢必要背起發動戰爭的罪名。
結果大家都知曉,尼赫魯選擇了後者,硬生生將侵略戰爭打成了首都保衛戰。
此戰讓印度在國際上的地位一落千丈,尼赫魯甚至在戰爭後期向美國總統肯尼迪求援,將美國的航空母艦引進了孟加拉灣。尼赫魯所謂的“不結盟運動”的謊言也不攻自破。
反觀中國方面,不僅優待俘虜,在戰後還將全部俘虜和戰利品歸還了印度。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也得到一定的提升。
這場戰爭中,毛主席時機把握之精準不得不令人歎服。當然也有我們解放軍戰士在前線英勇作戰的配合。中國僅以三萬邊防軍,耗時一個月,便將世界人口第一、第二大國的國運完全逆轉。
美蘇強權,掙脫枷鎖
到了毛主席晚年,為新中國的崛起清除的最後一個障礙,那便是讓新中國徹底擺脫蘇聯的強權訛詐。
不可否認,新中國剛剛成立的十年中,蘇聯曾給予新中國很大的幫助。雖說蘇聯是社會主義陣營中的老大哥,但其維護自己本國利益的做派,其實和美國沒有多少差別。
這個從斯大林曾在社會主義陣營中大肆批判“鐵托路線”就可以看出。而新中國必然是要走上大國崛起的道路的,這也就意味著中蘇關係走上決裂的道路是不可避免的。
1964年,新中國的第二個五年計劃順利完成,基礎工業體系已經建立起來。第一顆原子彈也在新疆羅布泊成功爆炸。第三個五年計劃也已經制定完成。
但新中國的迅速崛起,卻是引來了美蘇等大國的不安。也正是在這一年,針尖對麥芒的美蘇兩大國竟放下成見,聯手強行打斷了新中國的成長節奏。
1964年,在新中國核武器即將取得突破時,美蘇聯手妄圖摧毀中國西北地區的核工業設施,並拉上了蔣介石在臺海進行了核戰爭演習。
美蘇的計劃雖並未實現,但卻是讓毛主席深刻地意識到:如果不能在軍事上立於不敗之地,哪怕經濟搞得再好,也不過是給別人徒做嫁衣而已。
隨即,毛主席以驚人的魄力下令停止第三個五年計劃,制定了一個偉大工程,“大三線”建設。
簡單來說,大三線建設就是在遠離中蘇邊境以及東南沿海的西南地區重新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工業體系。
這樣一來,新中國即便是遭遇蘇聯的鋼鐵洪流以及美蘇等大國的核威脅,在外圍的工業設施被完全摧毀後,中國依然擁有著一套完整的工業體系可以進行反擊。
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也正是由於大三線建設的成果,給予了中國,在面對蘇聯在中蘇邊境陳兵百萬時據理力爭的底氣。
新中國是一個在世界列強夾縫中崛起的大國,從成長環境來看,美國、蘇聯、印度、越南以及日韓臺,無一不是新中國成長的絆腳石。
不過,幸運的是,在那艱苦卓絕的20年裡,我們的掌舵人擁有著高超的鬥爭智慧,帶領著老一輩革命家為新中國成長為參天大樹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那一個個的絆腳石,也便成了新中國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墊腳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