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3年1月2日的奇爾德斯號事件打響了法國大革命戰爭中英法兩國交鋒的第一槍,亦宣告了兩國長達23年的戰爭第一階段的開始。
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大不列顛王國與法蘭西第一共和國關係逐步惡化。法國陷入政治與社會動盪,法國海軍大西洋首要基地佈雷斯特成為共和派活動的最主要溫床之一;1790年此地爆發了大規模的兵變。
1月2日,英國皇家海軍中校羅伯特·巴洛受命指揮一艘小型英軍艦艇——14門炮雙桅橫帆船奇爾德斯號駛入佈雷斯特錨地,對法國艦隊戰備狀況進行偵察。奇爾德斯號進入佈雷斯特海峽時,掛著三色旗的法軍炮臺對其進行了炮擊。
巴洛明確表示其所駛艦船為中立方船隻,但法軍仍舊持續炮擊,直至艦船撤退。一枚48英磅(22千克)炮彈擊中奇爾德斯號,但其船員安然無恙。本次事件意義無關緊要,雙方損失有限且均無人員傷亡,但仍舊為英法關係發展過程中的一重要里程碑。1793年2月1日,兩國正式開戰。
背景
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新建立的法蘭西第一共和國與其歐洲鄰國關係迅速惡化。1791年4月,奧地利與普魯士釋出《皮爾尼茨宣言》,宣告支援法國國王路易十六。
1792年2月,奧地利同普魯士正式宣佈結盟,作為回應,1792年4月20日法國國民立法議會對奧地利宣戰,第一次反法同盟戰爭爆發。由於歐洲諸海上列強保持中立,戰爭開始階段的戰事侷限於陸上。
1792年8月法王被捕,戰火蔓延至義大利北部,反法同盟海上戰事於地中海打響。英國在戰爭開始階段保持中立。首相小威廉·皮特對大革命的暴行與亂局並無好感,但亦無意將英國帶入一場由東方君主專制國家挑起的戰爭。
即便如此,英國皇家海軍仍舊對戰爭進行了充分的準備,早在1790年努特卡危機時即開始武裝。法國大西洋艦隊境況糟糕,其首要基地佈雷斯特於1790年和1791年兩次遭遇大規模兵變,海軍軍官逃兵率時超80%。
然而,即便是在共和情緒高漲且指揮困難的情況之下,大西洋艦隊本身仍舊實力堅強,自1780年代起即開始持續擴張和改進(與此相關的增稅舉措一定程度上造成了1789年革命的爆發)。
經過
英國海軍部對法國大西洋艦隊的實力十分擔憂。1792年年末,海軍部下令羅伯特·巴洛中校指揮小型英軍艦艇——14門炮雙桅橫帆船奇爾德斯號駛入佈雷斯特錨地,對法國艦隊戰備狀況進行偵察。
1793年1月2日,奇爾德斯號在陰天及小而不穩的風勢下駛往佈雷斯特錨地。進入佈雷斯特港的唯一途徑為狹窄的佈雷斯特海峽,位於北岸的小貓角與波季角和南岸羅斯康韋半島的西班牙人角之間,戰略地位重要,兩岸設防嚴密。
奇爾德斯號駛入海峽時,南岸一堡壘自0.75海里(1.39千米)處對其開炮,炮彈越過艦船落入海中。巴洛認為此炮僅為警告,法方應當是將奇爾德斯號(未掛旗)誤認為敵軍艦船,於是下令掛起英國海軍旗及海峽艦隊三角旗,明確表示奇爾德斯號為中立英國艦船。
然後借水勢向海岸靠近,法方炮臺則相應掛起三色旗及紅色三角旗,諸炮臺亦紛紛效仿。奇爾德斯號突然遭到48磅大型加農炮猛烈炮擊。
由於風力不足,巴洛下令船員全力划槳,使奇爾德斯號遠離炮臺[8]。艦船本身體型較小,炮擊難以命中,在陣風的協助之下其最終得以撤離。一枚炮彈擊中艦船,將船上一門4磅加農炮擊作三截,但船員均安然無恙。
事後
巴洛迎英吉利海峽烈風於1月4日返回英國,停泊於康沃爾郡弗維宜,然後立即乘馬車前往倫敦海軍部,1月11日抵達。
作為證據,巴洛亦攜帶了事件中的48英磅(22千克)加農炮彈;英國史學家威廉·詹姆斯稱其顯示了“新共和國的強烈敵對態度”。
1825年史學家愛德華·佩勒姆·布倫頓則認為法方的敵對態度情有可原,稱“在當時歐洲動亂局面之下,奇爾德斯號及其艦長沒有理由至佈雷斯特堡壘間進行窺探;假如我方於尼德爾斯和聖海倫斯間見一法國戰艦妄自窺探,本人認為在此情況下我方絕對有理由對其開戰”。
1月21日路易十六於巴黎被處決,三日後英國宣佈驅逐法國駐英大使。2月1日法國國民公會對大不列顛王國宣戰。
1793年3月大西洋海戰正式打響,一法國海軍分艦隊出海作戰,但遭遇兵變,被迫撤回。1793年1月2日英法於佈雷斯特交手之後,兩國戰事將一直持續至1815年,僅於1802年至1803年間中斷14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