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農高質量創作大賽第三季#入冬後,在玉米種植區農戶,家家戶戶都忙著脫粒和晾曬玉米,是冬天主要的農活。
這些農戶當脫離玉米的時候,發現自己家裡玉米棒子總比人家的要短要小,籽粒要小,產量總不如人家的。這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據村子裡的老農技員說,大部分都是玉米種植的密度不合理造成的。這密度怎麼老是成為每年玉米產量提高的障礙呢?據這老農技員說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1),有些農戶認為播種過密一點總比過稀,產量要高。有些農戶,自己知道土地比較貧瘠,肥料價錢上漲,投資成本過高,自然肥料不充足,按照常規播種,這樣的玉米密度,必然造成產量低。因此,他們又想保持高產狀態,便增大了玉米播種密度,造成玉米生長的密度過大,光照能力差,通風透氣條件差,發生粉鏽病等病害多,必然會影響玉米棒的正常生長髮育,造成棒短棒小,甚至空棒花棒,影響玉米產量,造成減產。
(2),有的農戶玉米種子發芽率非常低,造成密度過稀。有的農戶使用的玉米種子並不新鮮,或者陳舊種子,在播種的時候,又沒有做發芽率實驗,就盲目地按正常種子播種,結果造成玉米種子發芽率低。這樣就自然地不能保證單位面積的基本苗數,造成玉米產量的下降。
那麼,玉米播種的稀密度是怎樣的才能算適宜?一般可以按春玉米和夏玉米兩種密度方法來播種。
①,春玉米播種的密度。玉米的品種、光照、土壤墒情、生長特性等等原因,播種密度與夏玉米有非常大的區別。春玉米的株距一般都是33~40釐米之間,行距均在50~60釐米之間,行距可依據玉米品種不同進行適當調整,這樣比較適宜,每畝密度,即植株棵數是3300~4000株之間。因為春玉米要稀一些,太陽光照沒有夏玉米光照強烈,光合作用才能保證正常狀態。
②,夏玉米播種的密度。夏天播種的玉米品種也不同,光照強度要好於春玉米,因此夏播玉米株距一般情況下都是25~33釐米之間,行距均為50~60釐米,行距還可以根據播種的玉米品種不同,可適當地調整一下,每畝密度植株數一般都是4000~4500株之間,是比較適宜的密度。
③,玉米播種的深度。玉米播種深度,決定了玉米出苗的時間和出苗率,因此播種深度非常關鍵。玉米播種深度一般為5~6釐米之間。若是在粘土的土壤地裡,應該按照淺播方法播種,一般情況下應該按照4~5釐米深度播種,若是在松疏的砂質土壤中播種,應該按照深播方法播種玉米,可以按約6~8釐米的深度播種。
總而言之,不管是春玉米還是夏玉米,玉米播種密度必然要合情合理,既不能播種過稀,避免浪費土地資源,造成減產,也不能播種過密,避免造成玉米生長不良,影響玉米產量。玉米播種可以依據以上的播種密度進行,是比較合適的,因為都是透過科學實驗驗證過的,是符合一般情況下播種的規格。
【以上是本人觀點,如有不土,請大家在留言區處留下你寶會的意見,並積極參與評論,特邀請大家關注鄂東三農,一起探討三農問題,圖片來源網路,侵權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