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地主是由分封繼承來的。
地主指家庭擁有土地,其成員不參加勞動的人。封建社會里最大的地主為皇帝,擁有全國土地,其它的根據級別之類的劃分。從大地主下劃到小地主,最後劃到級別最低的農民手裡。低級別的向上級定期交稅。沒土地的僱傭農工直接受地主使喚,為他們幹活。
解放後的土地改革,1950年6月30日開始,中國開始了全國範圍的農村階級成分的劃分。即根據當時中國的土改現狀和需要,將農村階級劃分成了“地主、富農、中農。
現代的地主是資本家建立一個網際網路平臺,其成員(股東)擁有資料濫用權,從而獲得無限制的財富。首先,資本家建立一個網際網路平臺,這個平臺可能是資訊閱覽、社交活動、網路交易,然而給百姓一點便宜,然後百姓都在使用,資本家獲取百姓使用者資料,整理成資料資產:使用者量、客單價、活躍度、留存率、回頭率、流量、資料等,打包成資產,拿到證券交易所換取財富,資本家根據股權大小從而分配財富。
荒繆:無數零散使用者流量、交易、使用者等製造了資料。資本家售賣的是像我們一樣的零散使用者(古代就是零散土地、田地、沒有土地的勞動者),拿去上市,資料是我們製造的,為何我們沒有財富分配?其他很多問題今天在這裡不問,下期再說。
論點:反壟斷法的出臺,是否要界定何為私人資料資產、何為公域資料資產?
舉例:我在微信有4000好友,有200個群,每個群平均有200人,也就是:4800+40000=44800個使用者是我們觸達的,我家鄉某個特產在某貓某東上售賣,我在幫某東、某貓上的家鄉特產在我的微信群,好友上推廣時,特產在某貓、某東產生交易,但某貓某東不給我分配和認定我的勞動力,我也無法知曉我給某貓某東創造了多少資料,有人買了,也有人沒買,問題是,家鄉特產在某貓某東賣的好了,他們就要收取各種費用,請問:某貓某東憑什麼不給我勞動力支付費用,卻要收取交易各種費用,還要提價。
本期先探討這一話題,下期再說下一話題:百度憑什麼讓我點一下收取商家幾塊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