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過去的2021年,房地產行業充滿了動盪和挑戰。這一年,有人誤判形勢,墜入谷底;有人壯志未酬,猝然長逝;有人夫妻反目,波及控股權;有人未雨綢繆,居安思危;有人面對危機,選擇面對……新京報房產新聞部盤點了這一年行業內產生重大影響的十位人物,透過這些人物的眾生相,我們不僅可以看到行業的變遷,或許還能窺見未來的走勢。
2021年,房地產行業充滿了動盪和挑戰,也有不少在行業內產生重大影響的人物。圖片來源/IC photo
1、許家印:光鮮不再
許家印可謂是地產行業最失意的企業家,從曾經的地產首富到旗下公司負債萬億,就在這不到一年間發生。
隨著恆大債務危機爆發,許家印開始經歷創業以來最冷的“寒冬”。不過,許家印沒有逃避,多次作出承諾會力保交樓、負責到底。7月以來,為維持集團流動性,許家印已透過變賣個人資產或質押股權等方式籌集資金,累計向恆大注入超70億現金,維持集團的基本運營。
10月22日,許家印在恆大集團復工復產專題會上表示,恆大要全面實施現樓銷售,沒有預售過的樓棟或專案今後要全部改為現樓銷售。此外,房地產的銷售規模要從去年的7000多億,在10年內壓降到每年2000億左右,並在10年內完成由房地產向新能源汽車的產業轉型。不過,新戰略能否幫助恆大跨過債務泥潭,仍有待觀察。
2、左暉:猝然離世
今年5月20日,貝殼找房釋出訃告,左暉因病不幸離世,年僅50歲。訊息傳出後,地產行業眾多人士紛紛緬懷。左暉被譽為房產經紀行業的領軍人物,二十年來,左暉帶領下的鏈家,已融入中國眾多城市,構成其線下網路的毛細血管。與此同時,其建立的線上服務平臺貝殼找房,推動了房產經紀行業規則的構建和重塑。
隨著左暉的離世,貝殼也迎來一系列挑戰,股價從高點回落;隨著深圳、杭州等地推出官方交易平臺,“去中介”的說法也甚囂塵上。尤其是今年10月以來,受各地調控政策影響,國內房地產市場進入下行通道,隨之,房產經紀行業裁員、閉店等壞訊息接踵而至。值得關注的是,時值年底,貝殼遭遇渾水公司“做空”,陷入輿論風波。
毋庸置疑,圍繞貝殼和左暉的爭議還將持續。接棒左暉,彭永東時代的貝殼該怎麼走?還需要時間來證明這一接班人和管理團隊。
3、潘石屹:套現落空
作為地產圈微博粉絲較多的大佬,潘石屹一直有著極高的曝光度,從拍電影、賣蘋果、跑馬拉松到攝影、學程式設計等,但是其也譭譽參半,尤其是“清倉跑路”的輿論甚囂塵上。
2012年,SOHO中國做起“包租公”,從散售轉向持有。不過,自宣佈轉型以來,SOHO中國仍屢有不同程度的大宗交易動作,2014年至2019年累計出售逾250億元的物業資產,尤其是2020年,“賣賣賣”的頻率有點高。與此同時,SOHO中國並未在境內再購入新專案。
在此基礎上,今年6月16日,SOHO中國發布公告稱,黑石發出全面收購要約,投資SOHO中國,約合30.47億美元,以取得SOHO中國的控股權;交易完成後,SOHO中國現有控股股東將保留9%的股權,SOHO中國也將繼續在港交所上市。然而,收購併未如期順利推進。最終,9月10日,SOHO中國公告披露,黑石收購要約終止。
4、任澤平:“諫言”爭議
從話題量、傳播度上來看,任澤平可謂2021年最紅的經濟學家。2017年12月,任澤平加盟恆大,擔任恆大集團首席經濟學家(副總裁級)兼恆大經濟研究院院長,彼時其因幾千萬年薪的傳聞曾被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
今年3月,在恆大度過39個月之後,任澤平最終選擇與恆大分道揚鑣,重回老本行,加盟東吳證券。
隨著恆大陷入債務危機,已離職的他被質疑“誤”了企業,再次被推上風口浪尖。對此,10月11日,任澤平在“澤平宏觀”發表長文回應了諸多非議。他表示,“剛入職沒多久,我還當著公司幾位主要負責人的面諫言降負債、反對多元化,因為國內外企業發展史上清楚地寫著,多元化大多失敗,可謂九死一生。”
如今,風波過去,任澤平的抖音號半年間收穫了眾多粉絲,搞直播,賣課程……在老本行中風生水起。
5、鬱亮:籌備“過冬”
萬科常年穩居行業龍頭地位,其掌舵人自然也成為業內公認的“帶頭大哥”,董事會主席鬱亮的話也常被解讀為行業發展風向標,從定調“白銀時代”,到“活下去”,再到聚焦“管理紅利”。
三年前,鬱亮提出“活下去”,如今一語成讖,“活下去”成為各大房企主要命題,也是房地產行業最真實的存在。今年下半年以來,面對複雜的行業局勢,鬱亮的思路十分清晰。10月22日,萬科在上海舉行業務交流會,鬱亮用十六個字總結目前行業現狀和未來發展走向:尊重常識、迴歸常態;陣痛之後、仍有機會。
在鬱亮看來,房地產行業已進入新常態,陣痛之後仍有機會。這一過程中,先解決自己的問題,保障自己的安全,“冬天都一樣,都不太好過;但是春天不一樣,有不同的活法,重點是研究‘春天的活法’。”
6、王健林:“輕裝”歸來
低調許久、用幾年時間大力降負債的王健林,進入2021年明顯活躍了起來,先後在全國範圍內會見了天津、長春、大連、承德、眉山、肇慶、珠海等地各級領導。
尤為重要的是,3月29日,萬達商管集團與珠海市政府簽署協議,將重組後的萬達輕資產商管公司落戶珠海橫琴,同時珠海國資委出資30億元戰投入股萬達輕資產商管公司。隨後,萬達商業管理集團有限公司大股東變更為“珠海萬達商管”,持股比例100%。在此基礎上,10月21日,珠海萬達商管向香港聯交所遞交招股書。
商業運營方面,6月12日,由萬達集團投資建設的延安紅街開街營業,開業僅百餘天,就已突破400萬人次。萬達廣場方面,截至9月30日,萬達廣場進入“400店時代” 。
10月11日,中國一汽與萬達集團宣佈雙方戰略合作,雙方將共同成立汽車服務公司,在全國範圍內建設“全新紅旗商超體驗店”。隨之,有訊息稱,王健林將自己的愛車換成紅旗,同時要求企業高管也一併把車換成紅旗。
7、黃其森:“二次創業”?
泰禾陷入債務危機的一年多來,泰禾的專案一度大範圍停工停產。今年以來,隨著資金壓力的逐漸緩解,泰禾專案也陸續復工。4月28日,黃其森在內部動員會上表示,泰禾到了全面復工復產復銷的時候,希望公司上下統一思想、統一認識、凝心聚力。
7月,泰禾的內刊《泰客會》復刊,黃其森發表題為《泰禾的形勢與任務》的署名文章,稱泰禾“開始進入上山路”,並展望公司“二次創業”的前景。在此基礎上,8月28日,在泰禾中國院子舉行的釋出會上,黃其森出現在聚光燈下。他表示,泰禾未來在發展方面會有“變”與“不變”,不變的是對產品的匠心和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堅守,改變的是泰禾對規模的追求。今後泰禾會走“小而美小而精”的發展道路。
不過對於黃其森來說,打造產品是泰禾保持競爭力的重要抓手,但是目前解決債務問題是公司渡過流動性危機、解決廣大業主交房問題的唯一通道。
8、曾寶寶:“至暗時刻”
花樣年危局爆發於10月4日,一筆美元票據餘額未能按期兌付,率先躺平的姿勢,不僅讓花樣年自身陷入流動性危機,也接連引發房企美元債違約。當天晚上,曾寶寶在微博釋出了一張《至暗時刻》的電影海報,疑似當時心境。但不久之後,她釋出了兩條朋友圈,對當下問題有了更明確和積極的態度。
“事情來了,不逃避;遇到問題,去解決。”10月8日,曾寶寶向全體員工釋出《寶爺家書》時解釋稱,花樣年的流動性困難源於9月29日凌晨,標普突然大幅下調公司評級,致使公司境內外融資交叉嚴重受限,流動性出現階段性緊張。同時,曾寶寶向外界承諾絕不“躺平”,力爭控制和消弭風險,早日走出流動性困境。
曾寶寶表態的同時,花樣年也在積極自救。過去三個月內,花樣年旗下主要對外投資公司先後以抵押或出售方式,退出了深圳、成都、杭州、北京等地十餘家專案子公司或投資合夥企業。
9、黃紅雲:夫妻“暗戰”
2021年,對於黃紅雲來說是不同尋常的一年。今年年初,金科股份經歷了一次很大的人事變動,公司原董事長蔣思海、總裁喻林強退居幕後,周達當選公司董事長,楊程鈞當選集團總裁。
這樣的核心高層換防,也被業內認為是黃紅雲拿出的“不破不立”的態度。在這之前,金科結束了與融創耗時4年的控制權之爭,並制定了5年達到4500億元的銷售目標,不難看出黃紅雲對規模的渴求。
黃紅雲雖坐穩公司實控人之位,但股權財產的分割讓金科一度陷入輿論風波。年中,一封《致金科全體員工的公開信》在網路上發酵,撕開了黃紅雲及前妻陶虹遐之間的離異紛爭。黃紅雲曾在多個公開場合表示,“我個人不會放棄公司的控制權,金科就是我的生命”。
臨近年尾,金科又深受資金鍊斷裂謠言的困擾,雖然其火速否認報道不實,但頻頻造謠與闢謠的背後,是外界對於金科經營狀況及流動性的擔憂。
10、胡葆森:因災“求救”
作為建業系的創始人,也是早年的地產“三君子”之一,隨著王石、馮侖逐漸淡出,胡葆森成為唯一一位堅守在一線的“元老”。
今年5月,胡葆森將建業地產旗下的代建板塊中原建業分拆上市,成為建業系第四個上市平臺。6月28日,建業集團與榮華控股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在西安舉行,胡葆森表示,陝西是建業走向大中原、服務大中原的第一站。
而在今年9月,建業地產再次成為業內外關注焦點。由7·20鄭州暴雨事件作為起因,一份建業集團向河南省政府發出的求救信《關於企業出現重大風險和危機並請求幫扶救援的報告》廣泛流傳,並在市場引發較大波瀾。因為這封信,“建業系”四家上司公司股價齊齊下跌,建業地產流動性問題也被暴露在聚光燈下。
下半年以來,胡葆森採取措施向市場注入信心。11月8日,建業支付3.75億美元回購當日到期的66.75%優先票據;同日,建業還披露在港交所回購200萬股,總代價為207.25萬港元。
新京報記者 張曉蘭
編輯 楊娟娟 校對 柳寶慶
圖片來源 資料圖片(除署名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