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歷史的女人——第1774期)
河南地處中原,歷史上向來為兵家必爭之地。這塊熱土上,群雄逐鹿,戰火綿長,多災多難;當然這裡也是英雄輩出,自古至今不乏鐵血硬漢、慷慨悲歌之士,比如春秋戰國四大刺客中的荊軻和聶政,秦末農民起義領袖吳廣,三國時一流名將典韋和黃忠,隋唐瓦崗寨領袖翟讓,宋代的開國之君趙匡胤、梁山好漢林沖和民族英雄岳飛,明代民族英雄史可法等,都曾留下可歌可泣的故事。
中國近現代史上,中原大地也是備受創傷,也湧現出了不少傳奇英雄。在抗日戰爭中更是如此。河南是抗戰中的主戰場之一,做為中國人口大省的河南省,當然也是兵源大省。據有關資料統計,在抗日戰爭中,河南省總共提供作戰兵力達1898356人,僅次於四川的2578810人,在全國排名第二。然而抗戰前河南的總人口為3500萬,而四川則是5000萬,如此算來,河南的當兵人數佔全省的5.42%,比四川的5.16%還要高一些。
抗戰之前,河南總人口3500萬,抗戰結束後只剩餘3000萬,淨損失人口500萬(其中包括流亡和花園口黃河決堤造成的人口損失),居全國各省之首。因此,在抗日戰爭這場關乎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歷程中,河南人民是做了巨大的貢獻和犧牲的。
在此,筆者首先為那些在抗戰中做出貢獻的英雄和先烈們致敬!但英雄太多,不可一一列舉,本文筆者盤點了河南籍的著名的十大抗日英雄,其中包括上將1位,中將1位,還有一位身高1米93,如果不是過早犧牲,建國後可成元帥至少是大將。按照慣例,咱們倒著敘述。
第十位:狼牙山五壯士之——宋學義
宋學義大家都很熟悉了,他是著名的狼牙山五壯士之一。宋學義於1918年出生在河南焦作、沁陽北孔村。他自幼家貧,父親曾帶領全家逃荒。1939年夏,宋學義在濟源王屋山討飯時加入抗日遊擊隊,編入晉察冀一分割槽1團7連6班。
1941年秋,日寇對晉察冀根據地進行大掃蕩。在河北易縣的一次戰鬥中,為確保主力部隊和老百姓的安全轉移,宋學義所在班奉命牽制敵人。9月25日,宋學義同班長馬寶玉,副班長葛振林,以及戰友胡福才、胡德林,機智地把敵人引上了狼牙山絕境。他們與敵人激烈戰鬥,頑強地打退了鬼子的5次進攻。子彈打光後,就用石頭當武器,共斃敵50多名。最終面對敵人的逼迫,他們寧死不屈,縱身跳下身後的萬丈懸崖。
但宋學義和副班長葛振林幸運地被半山腰上的樹枝掛住,二人僥倖保住生命。不過宋學義也造成腰部骨折,難以再上戰場。1947年宋學義返回家鄉,當了民兵指導員,後又擔任過公社和縣委委員。1960年代,因歷史原因,宋學義受到不公平待遇,後於1971年在鄭州悲憤而死,享年53歲。
沒有死在狼牙山,不知是不是宋學義的遺憾?悲哉,壯哉!
宋學義,功勳指數6,鐵血指數10
第九位:打響八年抗戰第一槍——吉星文
吉星文,字紹武,1908年生於河南周口扶溝縣(他祖籍為陝西韓城),國民革命軍中將軍銜。吉星文被後世記住的是,他在“七七盧溝橋”事變中打響了對日本侵略者的第一槍。
吉星文的成長跟他的族叔,著名抗日將領吉鴻昌分不開,他14歲便隨吉鴻昌參加了西北軍。別看他小小年紀,打起仗來毫不含糊,經常立功,在十八九歲時便小有名氣,後在吉鴻昌的支援下到河南靈寶縣,在宋哲元(西北軍五虎上將之一)旅當騎兵,因戰功很快被提升為連長。
在抗日戰爭中,吉星文征戰無數,有三次大戰讓他留名青史。其一是在1933年3月,他以37師219團一名營長的身份參加了著名的長城喜峰口之戰。此戰,他巧妙帶兵襲擊日軍敵後,獲得大勝,因功直接升任219團團長。
1937年,吉星文的219團鎮守盧溝橋。7月7日,日軍無理取鬧,向我219團陣地開炮轟擊。吉星文下令守橋部隊堅決還擊,打響抗日戰爭(全面抗戰)的第一槍。雙方發生激戰,日軍一度佔領橋頭堡。吉星文非常痛心,他親率150名敢死隊員,手持大刀與敵人血拼,最終奪回橋頭堡。
此舉大大振奮了軍心。次日,中共發表抗日通電。在此背景下,蔣介石不得不下定決心,並發表《最後的關頭》的演說,宣佈全面抗戰開始。可以說,吉星文在“七七事變”中對日寇的強硬態度,是點燃八年抗戰的導火索。
吉星文在抗戰中的第三次優秀表現發生在1938年5月。當時他率部開往安徽宿縣,阻擊日軍強大的第九機械化師團。他親率一路部隊猛攻趙家集,將敵人死死纏住,最終完成任務,保證了徐州戰場上數十萬中國軍隊的安全轉移。這一點他的功勞類似於狼牙山五壯士,都是起到了牽制敵人的作用。
然而,在抗日戰爭中立下赫赫戰功的吉星文卻結局不好。1949年他跟國民黨退守臺島。1955年8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炮轟金門,時任澎湖防衛副司令的吉星文被解放軍炮火擊中而陣亡。這一點也跟宋學義有點類似,沒有犧牲在抗日戰爭中也許也是他的遺憾。這也是他的悲劇。
吉星文,功勳指數8.5,鐵血指數8
第八位:鐵血團長——金振中
金振中是一位真正的民族英雄。但他幾乎沒有一點名氣,因為長期以來,他似乎一直被掩蓋在吉星文的光環之下。作為吉星文的部下,他的戰績也一直跟吉星文連在一起。然而,將軍的功績再大,沒有部下的拼殺是不存在的。
1904年金振中出生於河南省信陽固始縣,他20歲從軍於馮玉祥部隊。1930年,中原大戰後,被編入二十九軍37師219團。1933年春,金振中隨吉星文部參加長城喜峰口大戰。在同日軍爭奪喜峰口東側的煙筒山陣地時,他率3營同日寇進行過數十次肉搏戰。此戰他身先士卒,頭部和右臂被敵人流彈擊傷。
在盧溝橋事變中,金振中表現得十分神勇。他要求全營士兵飯前、睡覺前都要高呼“寧為戰死鬼,不當亡國奴”的口號,激勵戰士們為國殺敵。當時他擔任219團3營營長,在吉星文的主張下,堅決打響了抗日戰爭的第一槍。
7月11日凌晨2點,金振中親率大刀隊同日軍再次展開拼殺,殲敵一箇中隊,並擊斃日軍大隊長一木清直。但此戰金振中也嚴重受傷,被敵人的手榴彈炸斷左腿,頭部也被敵人擊中,子彈從左耳旁鑽進,右耳下穿出……
1938年夏,金振中又參加了保衛漢口的外圍戰,他當時作為1065團團長,固守大界嶺,同日軍廝殺了3個多月,被譽“血性團長”。
1943年,金振中因遭親共疑忌被調為軍部上校副員,不被重用。1948年淮海戰役開始後,他隨59軍、77軍起義。1949年春,金振中回鄉,曾做小攤販為生。在特殊年代,他受到嚴重不公平待遇,全家到農村改造,曾到一貧如洗的地步。1980年代,恢復名譽後,金振中到縣文化館工作,後任固始縣政協常委、河南省政協委員等。1985年3月1日金振中因病逝世,終年81歲。去世後其骨灰根據遺囑撒入盧溝橋下的永定河裡。
金振中,功勳指數7.5,鐵血指數9.5
第七位:現代花木蘭——銀金花
銀金花是本文列舉的十大抗日英雄中的唯一女性,她堪稱是抗日戰爭中的花木蘭。
1912年,銀金花出生於河南漯河的一個武術世家。她的祖父本是山東人,後來逃荒來到河南。他自小練就一身武功,到漯河後以開武館為業發了家。銀金花做為一名大家閨秀,卻不愛紅裝愛武裝,自小跟著爺爺習武,姿容出眾的她身材高大峻拔,武功十分了得。
1938年8月,日軍動用9架飛機轟炸漯河,造成一次慘案,銀金花全家42口人除她一人倖存外,其餘全部慘死。銀金花從死人堆裡爬出後隻身一人出外逃難,她發誓要找日本人報仇雪恨。後來她在湖南參軍,走向抗日戰場。
銀金花的傳奇之處在於,她沒有在部隊上搞後勤或者當醫護人員,而是直接掂槍上戰場給鬼子幹。她參加了兩次殘酷激烈的長沙會戰,其中在第二次長沙會戰中發揮極為出彩。
1941年9月28日,銀金花所在部隊在瀏陽河附近的陣地上阻擊日軍。雙方展開激烈的交火,做為戰鬥班班長的銀金花一時殺得性起,自己的子彈打完後,又抓起戰友的機槍,朝鬼子猛打。此戰她打空了10個彈夾,最終我軍子彈耗盡,同敵人展開白刃戰。
你很難想象一個女兵是如何同敵人肉搏的。她像當年的花木蘭或者穆桂英一樣,把一把刀舞成了一片燦銀,一人連續砍殺7名鬼子!但她也嚴重受傷,手臂中刀,鮮血直流,露出白骨。最後她又中炮倒地,右臂和頭部重傷,被送回醫院,經三天三夜搶救才甦醒過來。
銀金花在抗戰結束後退役,結婚後到丈夫的故鄉湖南寧遠縣當了農民。如今109歲的銀金花老人還健在,幸福地活在寧遠縣天堂鎮。
銀金花,功勳指數7.5,鐵血指數10
第六位:一戰砍殺14名鬼子——朱金山
朱金山是河南周口商水縣朱集村人,出生年月不詳。他18歲剛結婚不久就被國民黨軍隊抓了壯丁,入伍後分在國民黨第91軍166師496旅991團2營。
1937年8月,朱金山隨軍參加過赫赫有名的淞滬會戰,因作戰勇敢升為中士班長。1938年2月,日軍發動豫北戰役。當時,日軍侵華頭子土肥原賢二麾下號稱“鐵軍”的第14師團,攻陷了河南北部的濟源縣城,他們燒殺搶掠,進行了50天的洗劫,犯下滔天大罪。
4月初,166師郜子舉部揮師北渡黃河進入濟源,於是濟源血戰爆發。當時駐紮在濟源城的土肥原14師團儘管只有3000多人,但武器裝備極其精良,有大炮、坦克等重型武器;我軍也是3000人,但裝備很差,可以說是敵強我弱。
4月10日凌晨2時,我先頭部隊派敢死隊開始攻城。朱金山在攻城戰中表現神勇,率先攻上城頭,同日軍展開肉搏。開始我軍攻城順利,但攻入城中5個連的兵力(約600人)後,敵人用強烈的炮火阻斷了我後援部隊。如此,600人成了孤軍,同城內數千日軍展開了血戰。
營長鄒福隆在突圍中犧牲,最後戰士們撤到城內的一個寺廟(鴻福寺)裡繼續戰鬥。日軍久攻不下,於4月14日用大炮轟塌了寺院圍牆,雙方展開終極對決。991團8連7班班長朱金山帶領大家奮勇殺敵,打完最後一粒子彈後,同敵人展開肉搏。此戰,他和戰士張鴻岐聯手拼殺,張鴻岐殺死7名日寇,朱金山則連續砍殺14名鬼子。最後因寡不敵眾,撤到鴻福寺裡的戰士全部壯烈犧牲。
戰後,日軍感慨朱金山的壯烈,把他的遺體就地淹埋,並舉行“慰靈祭”,栽木樁以紀念,稱其為“戰神”!
朱金山,功勳指數8,鐵血指數10
第五位:一戰毀掉日軍24架飛機——趙崇德
趙崇德跟上面多位抗日英雄一樣,也名氣不大,但他的抗日功勳卻非常之大。
趙崇德於1914年出生於河南信陽商城縣的一戶普通的農家,他自幼就非常聰明,8歲時曾入學讀書,課餘還喜歡習武。後來因父母相繼去世,他輟學回家,同兄妹相依為命,給地主放牛為生。
商城縣也是革命老區,1929年爆發了著名的商南起義(大別山地區繼黃麻起義之後又一次大規模的革命武裝起義),15歲的趙崇德便以少先隊的身份參加,當然那時他還是個小孩,頂多參與後勤,不可能有什麼做為,但小小年紀的他已經歷了戰火的薰陶。
1930年秋,16歲的趙崇德正式參加紅軍,被編入紅四軍10師28團,隨軍轉戰大別山數十個縣,參加過黃安戰役等。他雖年齡小,但在戰場上也十分勇敢。第二年,他在花山寨阻擊戰中立下戰功,被調入12師特務隊任班長。
1934年,趙崇德隨軍參加長征。在長征途中,他又多次立功。抗戰全面爆發後,趙崇德任八路軍第129師769團3營營長。此時,屬於他的輝煌來了。
1937年10月,129師東渡黃河奔赴華北抗日前線。當時八路軍同國民黨中央軍以及閻錫山的晉綏軍合作,同日軍進行了一場規模龐大的太原會戰。在其中的忻口戰役中,日軍飛機非常猖狂,對我軍狂轟濫炸。我軍遂決定採取行動。當時趙崇德曾跟隨團長陳錫聯偵查敵情,發現了日軍飛機場所在地。於是129師部便命令769團襲擊日軍的陽明堡機場。
而具體執行這次任務的就是趙崇德的3營。當時善於野戰和近距離戰鬥的3營素有“以一勝百”之稱。10月19日夜裡,在1營和2營的掩護下,趙崇德率3營渡過滹(hu)沱河,直奔陽明堡機場。此次戰鬥任務艱鉅,出發前,趙崇德下了破釜沉舟的決心,就沒打算活著回來。他把身上僅有的3元法幣交給黨組織,說:“我不想讓敵人得了!”他意思是,我如果不能活著回來,就提前交黨費了。
此次戰鬥因我軍進行了夜襲,比較順利地到了機場。然畢竟是機場,日軍防備甚嚴,雙方展開了激戰。不愧是善於夜戰的3營,戰士們在趙崇德的指揮下作戰十分勇猛,透過一個小時的激烈戰鬥,殲敵100餘人,並炸燬敵機24架,取得了輝煌戰果。但畢竟是執行任務的,不可戀戰,炸完飛機後,要趕在敵人大部隊到來之前撤軍。然在撤退之時,趙崇德因掩護戰友而不幸中彈,壯烈犧牲,年僅23歲。
趙崇德是一位真正的將才,他犧牲得真是太可惜了。不過這次戰鬥,他確實立下了大功,24架飛機,對於敵人來說也是損失巨大。後來彭德懷元帥回憶起這次戰鬥,還稱讚趙崇德“忠肝赤膽,與日月爭光”!
趙崇德,功勳指數9.5,鐵血指數9
第四位:死也不倒下的鐵漢——吉鴻昌
吉鴻昌大家都比較熟悉了,他是上面介紹的吉星文的族叔,也是其革命的領路人。曾有一部電影《吉鴻昌》很詳細地描述了這位英雄的一生。1895年10月18日,吉鴻昌出生於河南省周口扶溝縣呂潭鎮,其父吉茂松曾以開小茶館為業。
吉鴻昌這人極富傳奇色彩,是位活脫脫的硬漢。他自小就是個硬骨頭,那時的農村,地主惡霸經常欺負窮人,可吉鴻昌從來不甘受人欺負,也就不曾吃過虧。他小時候就愛和別人打架,揍過地主家的少爺。為此他也沒少捱打。那時,他一惹事回家,老爹就拿著扁擔在他屁股後面追著打。所以他就有個外號叫“扁擔楞”。
1913年,馮玉祥到河南招兵,18歲的愣頭青吉鴻昌便當了兵。他在戰場上跟個拼命三郎一樣,很快被馮玉祥看中,於是從一普通士兵嗖嗖嗖很快提升到營長。吉鴻昌在其短暫一生中打過許多硬仗,他率領的軍隊也被稱為“鐵軍”,曾多次協助馮玉祥作戰,堪稱其左膀右臂,此不多講。
1933年5月26日,吉鴻昌同馮玉祥、方振武等抗日將領,在張家口宣佈成立“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馮玉祥任總司令,吉鴻昌任前敵總指揮兼第2軍軍長。吉鴻昌在抗日戰爭前期,曾立下過許多戰功。可惜的是,全面抗戰還沒有到來,他便壯烈犧牲了。
而更加遺憾的是,吉鴻昌不是死在日寇手裡,而是死在中國人手裡。吉鴻昌於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從而得罪蔣介石。1934年11月9日,吉鴻昌在天津法租界被軍統特務暗殺時受傷,遂被捕。11月24日,在老蔣的命令下,吉鴻昌被殺害於北平陸軍監獄,年僅39歲。他臨刑前留下死也不倒下的傳奇,並留下一首彪炳千古的詩作: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
類似於彭德懷性格的吉鴻昌也給後人產生許多遐想,如果不早犧牲,此後很可能大有作為,開國授銜中必有斬獲。
吉鴻昌,功勳指數9,鐵血指數10
第三位:文武雙全的儒將——彭雪楓
彭雪楓在中國革命史上無疑有很重要的地位。他於1907年9月9日出生在河南省南陽鎮平縣七里莊。他家境雖貧,但頗有家學淵源。祖父做過私塾先生,因此彭雪楓5歲時就曾跟祖父讀書。他還曾在伯父的私塾裡為富家子弟作過伴讀,後來還在伯父的支援下,考入南開中學。早期的讀書生涯為他後來成為一名儒將打下了基礎。
彭雪楓參加革命也很早,因英勇善戰,足智多謀,26歲便出任紅三軍團4師政委,率軍打過許多漂亮仗。他參加過第三、四、五次紅軍反圍剿戰鬥,又在25000里長徵中,親自組織過土成嶺戰役,曾兩次率軍攻佔婁山關;在直取遵義城,橫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進軍天全城等著名戰鬥中,都曾留下彭雪楓的身影。
在抗日戰爭中,彭雪楓曾任八路軍第四縱隊司令員。1938年,他同活動於河南睢縣、杞縣、太康一帶的張震、蕭望東等部配合,多次打退日軍的“圍剿”。
皖南事變後,八路軍第四縱隊改編為新四軍第四師,彭雪楓任師長兼政委。他曾率軍同湯恩伯的10萬反共頑軍進行三個月的戰鬥。此後,他主要是率軍同國民黨頑軍進行戰鬥,並取得巨大勝利。
1938年至1944年,彭雪楓率領新四軍第6支隊進行了大小戰鬥共3760次,累計殲敵48000餘人;還在豫皖東北地區,組建了騎兵團,並在洪澤湖地區進行著名的淮北反“掃蕩”戰鬥,曾獲得敵我傷亡比例5:1的輝煌勝利。
1944年9月,彭雪楓率部收復了河南、江蘇兩省八個縣的廣大地區;10月圍殲夏邑縣八里莊頑軍李光明支隊,俘獲了李光明,取得大勝。此戰彭雪楓親臨戰場指揮,不幸壯烈犧牲,年僅37歲。
類似於陳毅元帥風度的彭雪楓也給人許多遐想,如果不是英年早逝,在後來的開國授銜中也必有斬獲。
彭雪楓,功勳指數9.5,鐵血指數9.5。
第二位:少林俗家弟子——許世友
“許世友”這個名字早已成了傳奇。許世友于1906年2月出生在河南信陽新縣許窪村(此地歷史上曾屬湖北黃麻),他家是地地道道的一貧如洗的農民,他6歲喪父,8歲到少林寺。他之所以去少林寺,類似於歷史上的朱元璋,有很大原因在於家貧,有到寺裡“混飯吃”的意思。但他並沒有出家當和尚,而是在少林寺打雜,並學了一身功夫,當然也學會了喝酒,許世友的酒量和功夫一樣名滿天下。
因了武功和酒的因素,加上性格豪邁,愛抱打不平,使許世友具有了一種江湖好漢的色彩。他打仗十分拼命,經常身先士卒,直接掂刀跟敵人幹。許世友20歲參加革命,因英勇善戰,晉升很快,28歲便是紅九軍的副軍長了。1933年,在反擊敵人對紅軍六路圍攻的戰鬥中,身為副軍長的他經常帶領戰士們同敵人進行白刃戰。在突破嘉陵江一戰,他殺得性起,一人斬殺敵人36名,把刀刃都殺捲了。
抗日戰爭中,許世友也毫不含糊,他在1938年被任命為八路軍第129師386旅副旅長。1939年2月,他和旅長陳賡在河北威縣,指揮了著名的香城固戰鬥。
1940年後,他主要在山東戰場,擔任膠東軍區司令員,指揮軍隊開展艱苦卓絕的游擊戰,率部在渤海之濱和清河兩岸,同日、偽、頑軍展開了激烈鬥爭,取得了輝煌的勝利,受到毛澤東同志的極大稱讚:“好個許世友,開啟膠東一片火紅天地,了不起啊!”
許世友在其戎馬生涯各個階段都有神勇發揮,1955年被授上將軍銜。許世友于1985年10月在南京病逝,享年80歲。
許世友,功勳指數9.5,鐵血指數10。
第一位:林海雪原中的蓋世英雄——楊靖宇
楊靖宇更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大英雄了。楊靖宇原名馬尚德(楊靖宇是化名),1905年2月出生於河南駐馬店確山縣李灣村。他跟許世友一樣,家境極貧,且自幼喪父。他也跟許世友或者吉鴻昌一樣,自幼喜歡抱打不平,是個義氣為重的好漢,曾教訓過地主家的小子。
1931年之前,楊靖宇大都在確山縣進行革命,是鄂豫皖蘇區及其紅軍的創始人之一,他親自建立了河南第一支革命武裝。“九一八事變”之後,東北淪陷,他被組織派往東北,又成為東北抗日聯軍的主要建立者和領導人之一。在東北,他和趙尚志兩人各自率軍對日寇進行了頑強的抗擊,成為白山黑水之間永恆的傳奇。
楊靖宇帶領東北抗日聯軍,從1932年開始,一直到1940年他犧牲為止,在冰天雪地裡堅持了8年游擊戰爭。可以說,他實現了屬於他自己的輝煌的八年抗戰!楊靖宇是位頂天立地的漢子,他以其罕見的1米93的絕對海拔(在有名的抗日英雄中大概沒有比他個頭再高的了),讓矮小的小日本聞風喪膽。他不僅具有優秀的指揮能力,其單兵作戰能力也極其出眾,若不是叛徒出賣,小鬼子根本拿他沒有辦法。
1940年2月23日,楊靖宇在彈盡糧絕的情況下,孤身一人與大量日寇周旋,仍戰鬥了幾個晝夜,最終在吉林濛江縣(今靖宇縣)倒在叛徒的搶下,年僅35歲。
楊靖宇有彭德懷元帥的鐵血風範,又有劉伯承元帥的軍事才華,因此對於他,後人有更多的猜想,若不是英年早逝,建國後有可能被授元帥軍銜,至少是大將!
這是有理論根據的。因為在抗日戰爭時我軍曾被分為三大塊,分別在華北、江南和東北進行抗日。第一大塊是八路軍,即經過長征的紅軍改編過來的,他們當然是主力,後來的十大元帥中的九位都出自這一塊;第二塊是新四軍,後來出了一位元帥陳毅;第三塊即楊靖宇和趙尚志領導的東北抗聯。在抗戰中,這三大主力可以說都立下了赫赫戰功。而楊靖宇和黃埔出身的趙尚志都是英年早逝,如果不犧牲,他們兩人都有可能成為大將甚至是元帥。
楊靖宇,功勳指數10,鐵血指數10
以上十大河南籍抗日英雄中,儘管只有吉星文一位被授中將(是國民黨授予的),也只有許世友一人被授上將,但不管是普通戰士宋學義,還是上將許世友,或者是三軍司令楊靖宇,都將同樣永垂不朽!
(文/說歷史的女人·夏日漱冰)
參考資料:《楊靖宇傳》《吉鴻昌傳》《許世友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