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前少帝被呂后幽殺後,常山王劉義被扶上皇帝之位,更名劉弘,是為後少帝。
和前少帝相同的是,他們都是漢惠帝劉盈的庶子,都是幼年即位的傀儡皇帝,站在他們背後的都是掌實權的呂后。當時,呂后以皇帝年幼為名,臨朝稱制。
和前少帝不同的是,前少帝在大一統的漢王朝當了四年皇帝,在史書上也沒有留下自己的名字;而後少帝在短短的十餘年的生命裡,卻三次被更名。
惠帝七年(公元前188年)八月,漢惠帝劉盈駕崩。第二年,呂后臨朝聽政。為了鞏固政權,呂后準備違背劉邦與大臣們立下的“非劉氏不王,非功臣不侯”的白馬盟約,大封呂氏外戚為王。在朝議中,右丞相王陵的強烈反對,而左丞相陳平和太尉周勃態度曖昧。呂后思量之後,決定先立漢惠帝的兒子們為諸侯王和列侯,再分封呂氏外戚。於是在高後元年(公元前187年)四月,劉山被封為襄城侯。
太后欲王呂氏,先立孝惠後宮子彊為淮陽王,子不疑為常山王,子山為襄城侯,子朝為軹侯,子武為壺關侯。《史記·呂太后本紀》
元年四月辛卯,侯義元年。《史記·惠景間侯者年表》
高後二年(公元前186年)七月,常山王劉不疑薨,諡號哀王。劉山是常山哀王劉不疑的同母弟,因而接替劉不疑成為新一任常山王,更名為劉義。
二年,常山王薨,以其弟襄城侯山為常山王,更名義。《史記·呂太后本紀》
七月癸巳初,王義元年。皇子哀王弟,義孝惠子,故襄城侯,立為帝。《史記·漢興以來諸侯王年表》
高後四年(公元前184年),前少帝聽聞是呂后殺死了自己的生母,把自己過繼到皇后名下,就怒氣衝衝地說,長大後要為母親報仇。呂后擔心前少帝長大後真的對自己不利,就廢黜並殺害了前少帝。
當年五月,常山王劉義被呂后推上皇帝之位,更名為劉弘。依慣例新的皇帝即位,應該改元,也就是在新的一年裡重新記年。如劉邦崩於公元前195年(漢十二年)4月,劉盈即位後,就將公元前194年作為(惠帝)元年。但因為前少帝時是呂后稱制,劉弘即位後還是呂后稱制,實際發號施令者並沒改變,所以就沒有改元。
五月丙辰,立常山王義為帝,更名曰弘。不稱元年者,以太后制天下事也。《史記·呂太后本紀》
四年多的皇帝生涯,劉弘沒有一點存在感。任由呂后大封諸呂,掌控朝局。也許他從前少帝的慘死中意識到,自己的性命完全掌握在呂后手中,必須像木偶一樣做好擺設,儘量一言不發。
高後八年(公元前180年)七月,呂后崩,陳平、周勃等大臣聯合劉氏子弟誅滅了呂氏外戚。劉弘似乎要擺脫桎梏,重獲自由。可讓他沒有想到的是,眾大臣卻推選代王劉恆來繼承皇位。
就在劉恆宣佈即位的當天,東牟侯劉興居主動請纓,同太僕夏侯嬰、宦者令張澤一起去清宮。劉興居去清宮,主要做了一件事情,就是宣佈廢黜後少帝劉弘,並讓他從皇帝的宮殿搬出。劉興居對劉弘說,你不是漢惠帝的兒子,不應當繼承皇位。說著,就讓旁邊的侍衛放下武器後離開。有幾個侍衛不肯離開,聽了宦者令張澤諭告之後,也就離開了。滕公夏侯嬰叫來輿車載劉弘出宮,把他送到少府府邸。
晚上,劉弘又被殺死於府邸,和他一起被殺的,還有漢惠帝的其他三個兒子:淮陽王劉武、常山王劉朝和濟川王劉太。
東牟侯興居曰:“誅呂氏吾無功,請得除宮。”乃與太僕汝陰侯滕公入宮,前謂少帝曰:“足下非劉氏,不當立。”乃顧麾左右執戟者掊兵罷去。有數人不肯去兵,宦者令張澤諭告,亦去兵。滕公乃召乘輿車載少帝出。少帝曰:“欲將我安之乎?”滕公曰:“出就舍。”舍少府。乃奉天子法駕,迎代王於邸。報曰:“宮謹除。”代王即夕入未央宮。有謁者十人持戟衛端門,曰:“天子在也,足下何為者而入?”代王乃謂太尉。太尉往諭,謁者十人皆掊兵而去。代王遂入而聽政。夜,有司分部誅滅梁、淮陽、常山王及少帝於邸。《史記·呂太后本紀》
眾大臣推選皇帝候選人之時認為後少帝非惠帝之子,那當時就應該把少帝逐出皇宮,為何直到代王劉恆入京,少帝依舊住在象徵皇權的宮殿之中呢?我認為這說明眾大臣在迎立代王之時,還留有餘地,如果在迎立過程中出現突發事件,少帝仍是一張重要的政治牌。還有可能是,對於怎麼處置少帝,眾大臣還沒有達成一致意見,或者是在等待新皇帝的最終決定——他們都不願背上弒帝的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