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共抗戰時期國民黨軍隊和共產黨軍隊多次戰爭,許多的國軍將領都和共產黨軍隊發生過摩擦,雖然很多並非本願,但還是軍令難違。在國民黨軍隊中只有一位將領從未與共產黨軍隊發生不愉快。他是國民黨軍隊之中唯一敢公開親共的將領。也是國民黨軍隊之中唯一被毛主席稱為朋友的國民黨軍的將領,他就是“和平將軍”張治中。
在抗日戰爭時期,國共關係也是十分微妙,張治中作為國民黨的代表多次與共產黨進行談判,為國共統一戰線共同抗日發揮了不可磨滅的功勞。
抗戰時期,他多次參加抗日行動。為抗日戰爭的勝利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在工作上他兢兢業業、嚴於律己、謹言慎行,得到了蔣介石的器重,併成為了蔣介石的心腹。因此有機會上書蔣介石,要求他國共合作共同抗日。為後續的國共共同抗日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解放戰爭時期,他一直主張和平解決問題。用和平解決國民黨和共產黨之間存在的問題。並代表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進行談判,共同促進國共問題的和平解決。
新中國成立初期,他多次擔任職務,努力地為人民服務,對促進民族團結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作出了突出貢獻,但是當組織授於他元帥的頭銜時,名副其實的他卻拒絕了,這也就是所謂的不為功名,只為問心無愧。
在國民黨任職期間,他曾多次進諫蔣介石。第一次進諫是皖南事變時,他主張派人去與共產黨進行會談,這樣做可以更好地進行抗戰,這對於抗日戰爭的勝利百利而無一害,同時也可以保持在抗戰之中的有利地位。但是蔣介石沒有聽取他的建議。第二次進諫是國民黨當局正在為發動內戰做準備時,他勸諫用和平方式解決問題,不要重啟內戰,如果重新發起內戰人民又將飽受水深火熱的戰爭之苦,內戰的解決方式不是解決問題問題的最好方式,既勞財又傷民。第三次進諫是蔣介石當選總統,張治中說現在應該實行親共親蘇的政策,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方法,蔣介石回電稱自己會慎重考慮之後給他回電,但此事就此了無音訊。第四次進諫,1949年北平談判時,他認為蔣介石已經成為了國內和平的阻礙,於是進諫勸他不要阻礙國內的和平統一,但就後續情況來看,蔣介石並未接受他的進諫。
張治中不光在中國的和平統一做出過突出貢獻,在愛情方面也是流傳著一段千古佳話。他的一生只娶了一名妻子,那就是洪希厚,早些年間按照聯姻的習俗,洪希厚嫁給了同為貧苦人家的張治中,兩人相敬如賓,洪希厚從來不對丈夫的工作發表意見,也從來不會摻和丈夫的工作。洪希厚在家裡將家裡整理得井井有條,這也讓張治中可以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之中,從來不會因為家裡瑣事而煩惱。這樣一來兩人的愛情就更是堅不可摧,平時只要不打仗兩人幾乎是都在一起。
張治中從小出生在貧苦的家庭之中,並沒有顯赫的家庭背景,但是他卻透過自己的不懈努力成為了國民黨軍隊的副國級將領,這就說明後天的怒力是一個人成功的關鍵,只要肯去努力就一定會成功。
張治中在國共合作時期,發揮了很大作用,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盡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在新中國成立初期,他又透過自己的努力為新中國的成立獻上了祝福,讓祖國更加的繁榮昌盛,他一直在為祖國做貢獻,為祖國的和平統一而努力,他的這種愛國精神是值得我們去學習的,雖然他可能不是眾人中閃閃發光的那一個,但是他對國家的感情卻是數一數二的,只有國家太平,人民方能幸福。
對於他個人來說,升官進爵絕對不是他的最終追求,在身居高位時他依然沒有迷失自我,沒有沉迷於權力,也沒有沉迷於金錢。這就是最好的證明。他的追求就是國家統一,人民可以過上安定的生活,不會再遭受到炮火的摧殘,不會再去體會流離失所的痛苦,這就是他一生的追求。他始終堅持以人民幸福安定為目標,也始終在為這個目標而不懈的努力奮鬥,這就是“和平將軍”張治中一生的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