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秦漢以降,中國的地方政治制度,就圍繞著郡縣制展開。無論是漢朝的州,還是唐朝的道,也只是在稱謂上發生了變化。直到蒙古人入主中原後效仿金制,設立行尚書省(尚書省之後併入中書省,故地方行政機構也改稱“行中書省”,簡稱“行省”)分管一個區域的各級行政單位,我國古代的地方政治制度才進入省治的時代。行省制度初創再加上元朝幅員遼闊,所以元朝時期的省級行政單位數量只有12個。其中最重要的今山東、山西、河北和內蒙古等地由中書省直轄,稱為“腹裡”。
除了“腹裡”之外,元朝還有10個行省和管轄青藏地區的“宣政院轄地”。10個行省中名稱沿用至今的有陝西行省、四川行省、甘肅行省、雲南行省、江浙行省和江西行省等6個,再加上嶺北行省、遼陽行省、河南江北行省和湖廣行省等4個正好是10個。從地圖中不難看出, 元朝時期的每一個行省,面積都比較大。隨便挑一個出來,都相當於今天歐洲中等國家的面積。面積最大的嶺北行省不僅包括了今天的內蒙、外蒙,還包括了西伯利亞南部的部分地區。
明朝建立後,中原王朝的版圖恢復到了傳統漢地的基本格局。洪武九年(1376年),明朝才正式開始重新調整省級行政區劃,雖然基本的組織架構繼承了元朝,但“行省”的官方稱謂變成了“承宣布政使司”。不過為了方便稱呼,習慣上仍然簡稱為“省”。永樂帝遷都北京後,有明一代的地方行政格局是“兩京十三省”。清朝入關後又在明朝的劃分上繼續加以調整,比如拆分江南省(明南直隸)為江蘇和安徽、拆分湖廣省為湖北和湖南。至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時,省級行政區劃的數量達到了22個。
自鴉片戰爭失敗以後,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一場場反抗清王朝統治的農民起義也此起彼伏。其中影響力最大的,當屬洪秀全領導的太平天國運動。洪秀全以拜上帝教為基礎,發動信教群眾起義,在短短几年裡連戰連捷,瓦解了清朝在南方的統治基礎。
至咸豐三年(1853年)時太平軍攻克了南京,改其名為“天京”並定都於此,自此掌握了清王朝的東南半壁。此時的太平天國內部已經沉浸在了統治全國的幻想裡,甚至開始著手調整日後的省級行政區劃,工作重心在於改名。
我國古代為了維護等級制度的尊嚴,無論是說話還是寫文章,遇到君親的名字時都要進行避諱。最常見的就是用同音字代替,或者在原字的基礎上刻意添一筆或者減一筆。比如秦始皇為了避父親莊襄王(本名異人,後改子楚)之諱,以“荊”代稱“楚”;本來叫做“薯蕷”的薯蕷科薯蕷屬植物,為了避唐代宗李豫和宋英宗趙曙的諱,一步步改叫成了現在的“山藥”。
古代類似的避諱例子還有很多,玩得最溜並且最令人啼笑皆非的,還得是太平天國。畢竟太平天國大大小小的王,實在是太多了。
比如永安建制時,就確立了天王洪秀全、東王楊秀清、西王蕭朝貴、南王馮雲山、北王韋昌輝、翼王石達開等6王。為了避南王馮雲山的諱。山東、山西和雲南三省,分別被改成了“珊東”、“珊西”和“芸南”。為了避西王蕭朝貴的“貴”字,貴州被改成了“桂州”,旁邊的廣西笑出了聲。
此外由於太平天國運動起源於廣西,所以這個孕育了天國的省,也被改了名,叫做“桂福省”,寓意不言而喻。而清王朝統治的核心直隸省,被洪秀全等人視為罪惡之地,因此改名“罪隸省”。
除了給各省改名,太平天國還將原本“省、府、道、縣”的四級行政結構改成了“省、郡、縣”的三級結構。原本以推翻清朝為目的的太平天國運動,發展到最後成了統治階級用以享樂的工具。從以上種種跡象不難看出,太平天國失敗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