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多彩貴州網眾望新聞客戶端】
多彩貴州網·眾望新聞訊(通訊員 龔修竹)“我們把雨衣鋪在地上,零下40度在野外睡覺,要睡著,還要做夢,那不是我在說夢話。兩年時間,我們沒住過一次房子,沒吃過一頓熱飯,沒有喝過一口熱水。”近日,貴州省地礦局102地質隊慶祝建黨100週年座談會上,88歲的抗美援朝老兵、102隊退休職工餘澤民為黨員幹部職工們講述戰爭歲月中的親身經歷,沒有房子,是因為所有民房全部被美軍炸燬,沒有熱飯熱水,是因為不能生火暴露目標。
三個“從來沒有”,就是志願軍戰士們日常生活的真實寫照。
1950年2月,餘澤民在四川隆昌參軍加入“劉鄧”大軍二野十二軍,10月25日,正在西南剿匪戰場上的餘澤民從重慶坐輪船到武漢,又坐了一個星期火車到遼寧省寬甸縣長甸河口鎮,渡過鴨綠江。
“鴨綠江上的公路橋、鐵路橋都被美國飛機炸爛了,我們只能淌水過江,當時正好是3月,身上的棉衣棉褲打溼後又重又冰,因為不能生火又沒有房屋,我們只能靠體溫把它捂幹。”
在上甘嶺戰鬥中,餘澤民右腿被炮彈炸傷,一塊碎片嵌入了餘澤民的右腿,部隊領導看他還能行動,命令他返回衛生院包紮治療。
“我帶了一支蘇聯產的轉盤衝鋒槍,以防萬一,爬上一個剛剛攻下的山頭,一梭子彈就給我打過來,我一看,灌木叢裡有個美國兵,你打我拿我也打你,噠噠噠,十幾發子彈就把他打趴下了。”
在返回途中,餘澤民被盤旋在上空的美軍飛機發現,於是一下飛來四架飛機進行掃射,第一架飛機上的機槍掃過來,餘澤民趕緊躺到水溝裡頭躲避,第二架飛機過來,餘澤民又跑到一座橋下躲避,四架飛機還在頭上盤旋、掃射,身負彈傷、又累又餓的餘澤民很快體力不支了。
“我想,這個地方無論如何不能待了,一槍把我打死了痛快,要是美軍投放凝固汽油彈,一片一片的燒,一塊一塊巴倒身上燒,活活被燒死那是最難過的。飛機在天上打,我順著河往山上跑,遇到了友軍,這樣才撿到一條命。”
講到這裡,餘澤民看了看身後的老伴,兩人相視一笑。
餘老說:“我回國到哈爾濱旁邊杜爾伯特旗養傷,出院後重新回部隊,在上甘嶺,十五軍打了我們十二軍接著打,上甘嶺背後一面平原,位置太重要了,我們不敢丟,要死守。飛機炸,大炮轟,石灰岩地層炸成麵粉狀了,打了一年多,我們在山上打坑道,住在坑道里,一直打到停戰談判。”
1953年7月27日,雙方代表簽署停戰協議,餘澤民所在的部隊作為最能打的部隊之一,被中央軍委調到福建,準備解放臺灣。餘老哈哈一笑:“如果當時開戰,臺灣在50年代就被我們解放了。”
餘老披上外衣,顫抖著手,向我們展示了他視若珍寶的“三個寶貝”。
“這一塊是1952年全國政協在朝鮮頒發給參戰人員的紀念章,這一塊是1953年全國人民赴朝慰問團頒發給我的“和平鴿”紀念章”餘老指著胸前最大的那一塊:“這是2020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發給我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週年’紀念章”。
“我回來了,我的戰友們卻永遠地留在了朝鮮戰場上,幾十年彈指一揮間,感謝黨、感謝祖國,我健健康康的活到了今天。”
餘澤民參加作戰期間,先後擔任宣傳隊員、政工隊員、話務員、無線電員,退伍後到西南煤田地質局工作,1992年在102地質隊光榮退休。餘老謝絕了醫生的要求,右腿中的炮彈片作為紀念,一直留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