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昭公時候燕國設定了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五郡,其中相對發展更為繁榮的則是上谷、漁陽之地,而燕國的國力也是在這個時期有所增長。而燕昭公、燕武公兩代國君的耕耘,似乎並沒有讓燕國真正擺脫衰微之勢,在其後的燕前文公又面臨了困境。
燕前文公在燕國,大約是活躍在公元前554年到公元前545年,這段時間的中原地區晉楚稱霸戰爭進入中後場,而燕國之鄰國齊國也時常與晉國展開對攻之戰,眾多諸侯國們逐漸對戰爭產生疲憊感,弭兵之議正在南方出現。
相對中土地區的消停,北方地區的戎狄部族卻在逐漸強大起來,齊國因為忙於與晉國稱霸,對於周邊附庸國的支援也即減弱,其中自也包括對燕國的援助。而齊國的另外一個鄰國魯國則還在對周邊小國家發動侵滅戰爭。整個時期規模化的戰爭是不斷減少的。
史書有:“易水又東逕易縣故城南,昔燕文公徙易,即此城也”,燕前文公為什麼會選擇遷徙都城到易城呢?從當年燕昭公所設定的五大郡縣來看,遼西、遼東是為的防禦東北殷商舊族和戎狄,右北平則是北方戎狄部族開啟攻進燕國的北大門,再往南則是漁陽,而漁陽則更多的是燕國的重要城池,燕國眾多政治、軍事力量大多部署於此。
當年燕國幾度遷徙都城,發展時間相對較長的正是漁陽地區,燕國最為著名的薊城,即是在這個地區,說明漁陽地區的燕國力量相對更為重要。而易城則更為偏南之地,燕前文公向南遷徙,顯然是受到了威脅。這個威脅最大的可能還是來自北方。既然漁陽是重要地區,燕前文公為什麼不在這裡駐紮,而要往南。只有一種可能,即北方戎狄的軍事威脅,已經深入到了薊城之所在。
在易城,燕前文公看易水東流,不知道是否能想象的出來,在前面兩任國君燕昭公、燕武公的努力耕耘下,燕國本來已經有了很好的發展,燕前文公自己卻不能守住這份家業,這一方面是因為南方諸侯勢微,北方戎狄部族趁機崛起,另外一方面則可能是燕前文公本身的問題。
燕前文公或是遭遇了“富不過三代”的魔咒,或是遭遇了國中無大臣的囧態格局,反正在南方正在偃旗息鼓的時候,燕國人的發展也踩了一腳剎車,幾代都沒有受到過侵擾的燕國也許又遭到了戎狄的猛烈攻擊,也才會導致燕前文公選擇遷徙都城避禍。試想當年燕前文公的祖父,也就是燕昭公還曾東擊東胡,設定五郡,修築長城,而長城之破,只在三代之間,燕前文公可謂是悲。
有意思的是,史書中有:“驅趙而攻燕,則易水長城,非大王之有也”,易縣之地顯然距離晉趙之地很近,燕前文公選擇遷徙至此,明顯就是要尋找更強大的後盾和依託,就是要藉助中原諸侯們的力量,如同當年燕莊公藉助齊桓公力量攻滅山戎、孤竹等國那樣,真正的獲得一次讓燕國重生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