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視劇中,大家應該都看到過這樣的劇情,每當有犯人逃跑的時候,官府往往會畫下嫌犯的肖像畫,然後將通緝令張貼出來。那麼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疑問:通緝令上畫像壓根不像,為什麼還能抓到人犯呢?
原因有四:
①保甲制
保甲制早在宋代便已經出現,相當於戶籍管理所。它是以家庭為單位,之後設立戶長,十戶為一甲,以此類推就是保長。也就是說,各個家庭單位的資料都由保長保管,而保長的任務就是讓農民集中在一起,如果有外來人口進入到保長所管轄的地界,就得去官府舉報。正因為如此,保甲制在通緝罪犯中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②照身帖
照身帖相當於現在的身份證,上面詳細記錄了擁有者的姓名、性別、出生地以及家庭情況。每一個人必須要有照身帖,擁有照身帖的人才能隨意進出城門。不論是做生意還是走親戚,都要帶照身帖。如果沒有的話,就得被官府抓去聽從發落。
③海捕
只要符合通緝令上資訊的人,官府都會抓去審問一番,比如年齡、樣貌以及身材特徵相符的,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抓起來再說,然後進行對其仔細詢問。在古時候流動性不大的社會中,這個手段非常有用。另外,官府還會設立層層關卡,關卡的設立一般都是由驛站的人快馬加鞭地傳下去的,這樣一來,犯人就無處遁形了。
④重金懸賞
一般情況下,在罪犯的通緝令之中,官府還會寫下罪犯具體做過的事情,更為重要的是,通緝令上面還會寫明提供線索者能夠獲取的獎賞。在利益的驅使之下,即便是通緝令上畫的跟本人一點都不像,都可能會抓到罪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