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生命時報
甘肅省第二人民醫院中醫內科主任醫師 王世彪
吃完飯後做什麼?其實大有學問。不少人吃完飯懶得動,有的甚至直接躺床上休息了;還有的遵循“飯後百步走”,吃完立刻運動。其實,這些做法都欠妥當。飯後,最恰當的做法是“先漱口再慢走”,有利助消化保健康。
東漢醫學家張仲景早在《金匱要略》就指出:“食畢當漱口數過,令牙齒不敗口香”。進食後,口腔內容易殘留食物殘渣,若不及時清除,往往引起口臭或發生齲齒、牙周病。所以,食後漱口能減少口腔內的細菌,有效防治牙齒疾病。可見,古人就已經知曉了飯後漱口的重要性。正確漱口方法是:將漱口水含在口內,然後鼓動兩腮與唇部,使水液在口腔內充分與牙齒接觸,並利用水力反覆地衝洗各個部位。中醫認為,鹽性味鹹、寒,入胃、腎、大小腸經,可清除口臭、緩解咽部疼痛感、止牙痛。因此,漱口水可用鹽調配,比例為1小勺鹽200毫升水。口腔健康,吃嘛嘛香,身體自然差不了。
唐代長壽名醫孫思邈在他的《千金翼方》中寫到:“食畢行步踟躕則長生”。清代著名養生家曹庭棟在《老老恆言》
中也寫到:“飯後食物停胃,必緩行數百步,散其氣以輸於脾,則磨胃而易腐化”。不難看出,飯後緩行散步是古代養生家總結的經驗。中醫有“以動助脾”的養生觀,脾主四肢,主肌肉,運動四肢就是運脾,但飯後動不是劇烈運動,因為此時脾正在工作,要動用全身氣血,動大了,氣血都跑到了四肢,留給脾胃的自然就少了。飯後緩行散步時,最好前腳掌著地,不要後腳跟先落地,否則會使大腦處於振動中,易引起頭暈。
本文來自【生命時報】,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臺提供資訊釋出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