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腳岔開貼近地面,慢慢蹲下,但腳跟不能離地,身體還要保持平衡,你能做到嗎?
也許你很費解,這個動作不是很簡單嗎,不就是岔開腿蹲下嘛,這有什麼難度?別小看這個動作,據統計,只有13.5%的美國人可以做到。
什麼是亞洲蹲
雙腳要完全著地,臀部貼近腳踝而雙膝要分開。歐洲人很難做到這個蹲姿,而亞洲人卻能輕易做到,因此這個蹲姿得名“亞洲蹲”。
來自美國加州的一個理療師在部落格中寫到,這類深蹲是一種三重彎曲運動,即胯、膝和腳踝都必須彎曲,也就是說你得把腿和腳全部摺疊起來,這可是很複雜的運動。
據稱這種蹲姿源於印度,然後傳到中國,亞洲人發現這個蹲姿是最理想的進食姿勢,同時也是最方便的排便姿勢。
亞洲蹲的難點
01 關節要靈活
如果膝關節、髖關節和踝關節較僵硬,或是有退化性關節炎的情況,在做蹲姿的時候可能就會感到不適或疼痛,所以要做到亞洲蹲關節活動度要先練好。
02 背和腿肌力要強
如果能順利蹲下但起身時有困難,表示肌力不足,因為從蹲姿到雙腳站立的姿勢必須靠臀部、腿部以及背部肌肉發力、才能夠順利站起來。
03 阿基里斯腱要靈活
阿基里斯腱在連線小腿肌肉到腳跟的地方,是全身最大的肌腱,因此在彎曲小腿以及腳底板活動的動作上,都需要阿基里斯腱的幫忙。
當阿基里斯腱很緊繃,蹲下時腳跟就比較容易離開地面,可以透過伸展小腿、常做離心運動來幫助放鬆。
為什麼歐美人很難亞洲蹲
其實歐美人也不是完全不能做亞洲蹲,實際上美國在50年代的時候一度非常流行“亞洲蹲”,不過那個時候他們把這種蹲法叫做“Hunkerin”,意思是“屁股蹲”。
這種蹲姿一開始是在美國南方的阿肯色大學流行起來的。
許多人在車頂、電話亭還有其他公共場所一蹲就是幾個鐘頭,蹲著聊人生、蹲著談理想、蹲著吃披薩、蹲著看比賽,甚至還出現了蹲姿比賽,比誰能蹲更久。但是到了60年代,這種蹲法就不再流行了。
如今的歐美人之所以覺得“亞洲蹲”很困難,主要是與生活習慣有關。
在亞洲,人們從小吃飯、蹲廁、甚至門前玩泥巴都喜歡用這種蹲姿,所以有很多機會鍛鍊,姿勢也就會更加標準。
但歐美人就很少有機會做這種姿勢的下蹲,他們的廁所基本上都是馬桶,即使健身時的深蹲,也都是堅持時間較短,或是腳跟離地。
除了習慣,體型似乎也起到了作用。四肢短、腦袋大、軀幹長的人更容易在深蹲時保持平衡。如果是肚子太大、下半身比較臃腫,都會限制做亞洲蹲。
說到這裡
除了亞洲蹲,葛優躺
你還知道什麼屬於我們的專屬姿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