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漢卿中將(1905年-1941年9月30日)字墨林,山東濮縣人。早年喪父,事母至孝,年輕時投入福建隨營軍校就讀,畢業後官入行伍。
一九二六年七月,國民革命軍誓師北伐,分三路推進。在當時革命高潮的影響下,李漢卿脫離舊軍隊,率部加入國民革命軍北伐的戰鬥行列,以戰功逐步招升為營長、團長、副旅長諸職。
一九三七年秋,日寇發動了大規模的侵華戰爭,全國抗日軍民奮起抵抗日軍的入侵。李漢卿作為一個愛國軍人,對日本帝國主義充滿了仇恨,當他聽到日寇入侵的訊息,義憤填膺,立即請纓上陣,要求殺敵立功,報效國家。
八一三上海淞滬會戰時將軍任團長,擔負扼守兵工路一線的任務。在殘酷的戰鬥中,李漢卿作戰勇敢,身先士卒,率部冒著日軍猛烈的陸、海、空火力,與日軍血戰四晝夜,因眾寡懸殊,所屬傷亡殆盡,但將軍沉著應戰,最後轉危為安,勝利完成了上級交給的任務。
之後1938年武漢會戰開始,李漢卿奉令率部堅守田家鎮要塞側翼,阻止敵人沿江向武漢推進。
日軍精銳的第六師團繞攻田家鎮要塞側背,李漢卿率部前去抵禦,雙方短兵相接,血染沙場。他親率部隊衝擊,逆襲日軍最精銳之第六師團,成功擊潰日軍之攻勢,終於穩定了戰局,打退了日軍的進攻。
之後李漢卿將軍參加反攻高安會戰、第一次長沙會戰,李漢卿均以勇敢善戰而著稱。後參加湘鄂贛區掃蕩戰、南昌外圍戰役,再建戰功,於秋季被晉升為陸軍第五十七師少將步兵指揮官。
一九四一年四月,在著名的上高會戰中,李將軍僅率兩個團固守上高城,他鼓勵士兵奮勇殺敵,誓與陣地共存亡。李部與敵血戰九晝夜,打退了日軍多次瘋狂的進攻。每當戰況危險時,李將軍都親率預備隊上陣殺敵,血肉相搏,擊潰日軍的進攻,為抗日戰爭相持階段中殲滅日軍萬人的上高大捷奠定了基礎。
9月初日軍再次集結10餘萬大軍進犯長沙,將軍奉命馳援,於9月25日行至上高縣春華山一帶時與日軍於春華山遭遇,雙方戰鬥激烈。翌日,李部又向路口、舍麻、林橋之敵進攻,與日軍第三、四十師團在春華山楓林港之間發生戰鬥。
27日晨間日軍採取迂迴戰術意圖,第六師團及四十師團一部迂迴李部兩翼,局勢相當危急。李將軍臨危不亂奉令率軍預備隊,由郭公渡渡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襲擊日軍背部,日軍損傷數千人後立即增援反攻,李部也被增援日軍團團圍住。雙方拼死衝殺,死傷慘重。
我將士氣高昂,在李將軍率領下戰鬥到底,寧死不屈。但終因敵眾我寡,數夜血戰,給養斷絕,漸成頹勢。
李將軍深知局勢危急,但他還是鎮定如常,鼓勵部下堅持到底。他激動他說:“我軍自八一三浴血抗戰,五載於茲,深知敵之伎倆,亦不過如此,最後勝利終必屬我。望我同胞,鼓其餘勇,奮力前衝……”
將士們聽後,個個勇氣倍增,殺向日軍。裹傷再戰,刀鋒所指,敵眾披靡,在激戰中,一顆子彈擊中李將軍的要害,年46歲。
彌留之際仍高呼“殺、殺”不已,第二次長沙大捷因將軍所部之奮勇犧牲始能促成,國府聞訊,以將軍之英勇追贈為陸軍中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