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懿王去世後,繼位的不是他的兒子,而是他的叔叔,姬闢方,為周孝王。
(周朝自己制定的嫡長子繼承製,結果出來了一個自己人打破了這一條。)
(孝,這個諡號,不知道是諷刺,還是為了向後人說明他是真的孝,當這個君主是時局原因。因為從結果看,周孝王繼位後,勵精圖治,很好的穩定住了當時周王室日漸衰微的局勢,而原本應該繼位的太子卻是個生性懦弱的人,而且後來周孝王死後,王位還是讓原本的太子繼承了。)
周孝王繼位後,想到犬戎入侵帶給周朝的恥辱,決心攻打犬戎。
周孝王命申侯率軍西征,申侯是申國的國君,他內心不願意去打仗,認為打仗勞民傷財,還會給兩國百姓造成損失傷害。
(合理懷疑是因為申侯跟犬戎有關係,所以不願意去打犬戎,一百多年後,就是申侯帶著犬戎打進鎬京,殺了周幽王。)
申侯就跟孝王說,他祖上有個女子嫁給西戎人為妻,生下的兒子中潏yu因為母親的緣故歸復周朝,讓周朝西部的邊境不受侵犯。
現在他有個女兒又嫁給了中潏的後人大駱,生了個兒子,如果周孝王能保證以後讓他的外孫繼承大駱的位置,他就能保證不用打仗,就讓西戎順服,西部邊境永遠安寧。
(大駱還有一個庶子,名叫非子,非子非常善長養馬,他養的馬雄俊無比,他到犬丘販馬的時候被周孝王碰到,周孝王就讓他留在王都當了個主管畜牧的官,非子做得很好,馬匹數量大增,申侯非常滿意,為了表彰他,想讓他繼承他父親大駱的位置,申侯這麼說,就是想讓周孝王不要讓非子繼承大駱的位置。)
(沒錯,這個善長養馬的非子,就是未來大秦帝國的先祖之一!!!)
(而且,非子沒能回去,申侯的外孫繼承了大駱在犬丘的封地,後面到了周厲王時期,犬戎反叛了周王朝,把犬丘大駱的全族給滅了……陰差陽錯。)
周孝王同意了,另把秦地賜給非子,號稱秦贏,作為一個附庸國。
(想起了電視劇裡,周赧王指天大喊:秦贏,你這個養馬的家奴!)
(不過這個時候都秦只是附庸國,不是諸侯,連卿都不算,勉強是個大夫?)
周孝王時期,西戎歸服,向周孝王獻馬。
周孝王死後,由上一個周懿王的兒子姬燮,繼承位置,是為周夷王。
周夷王性格軟弱,周王室衰微,而諸侯強大,很多外形諸侯不來朝貢。
諸侯之間互相攻伐,周夷王聽信讒言,烹殺齊哀公。
(沒啥說的,在位時間短,而且諸侯已經開始不把周王當回事兒了。楚國還稱王了。)
周夷王死後,兒子姬胡繼位,是為周厲王。
(厲這諡號,一聽就不怎麼好,但看了他的生平,他其實就是一個改革者,改革失敗了,不符合那些貴族們的利益,所以被扣上了個厲的標籤。)
(周孝王七年,厲王生,冬大雹,牛馬死,江漢俱動。及孝王崩,厲王立,王室打亂。史記給周厲王安的“天生異象”,這一看就好不了。)
周厲王繼位時,周王室已經積重難返了,諸侯不朝見,不納貢,手下的土地也快分完了,要想改變這種局面,必須要有破例打破慣例。
(青銅器記載,周厲王買地都拿不出錢,要賒賬,人家不放心,就給人家發毒誓,天下共主的周王,落魄成這樣了)
周厲王有改革之心,他從經濟、軍事、農業幾個方面入手。
周厲王打破了召公、周公世代卿世的慣例,任用擅長經濟的榮夷公和擅長軍事的虢國長公,這一點兒遭到貴族們的強烈反抗,貴族認為只有公子王孫才是人才。
(所以周厲王才會被黑的那麼慘吧,得罪了這些貴族們。)
(武王伐紂時,宣讀的《牧誓》裡紂王的其中一條罪名就是,不重用自己的兄弟,而任用外來的逃犯,看重抬高他們。看紂王重用的人,飛廉,惡來,勇武無雙,而且最後都為紂王戰死了。這……)
(以現在的眼光看,商紂王,周厲王,都算是唯才是舉,可能到商朝末年、西周末年,這些君主也知道,諸侯們已經靠不住了,想提拔親信,只是這個行為不符合貴族的利益,所以就慘了。)
經濟上實行專利,即山林湖澤歸天子管控,國人不得依此謀生,損害貴族利益。
(周厲王要想辦法搞錢啊)
(這個國人,指的是工商從業者,不是普通平民,後面的國人暴動也是)
軍事上,周厲王剛剛繼位的時候淮夷作亂,派虢國長公去攻打,國力太弱,居然沒打過。
經過周厲王的改革後,先是打敗了作亂的噩侯,後周厲王親自到成周指揮作戰,打敗了又一次反叛的淮夷。
軍威大振,軍力增強,國威有所振作,甚至周夷王時已經稱王的楚國國君,被嚇到自廢王號。
農業上,以“稼穡”為國寶,大力發展農業。
雖然看上去結果不錯,但損害了很多人的利益,於是發生了“國人暴動”。
周厲王被襲,逃到彘地,之後再也沒有回到過國都。
朝政由召公、周公共同治理,號稱“共和”,史稱共和行政。
(這場暴動雖然叫國人暴動,但是卿,士大夫,諸侯都有參與。周厲王動了太多人的蛋糕,大家都下手了。)
(周厲王被流放了?像不像“陛下何故謀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