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 509 年,羅馬人在布魯圖斯和克拉第努斯的帶領下推翻國王。以此為起點,直到公元前 27 年,元老院授予烏大為奧古斯都稱號為止的這 482 年間,稱羅馬共和國。為了更好地理清這近五個世紀的羅馬共和國史,我將從兩條有關聯的主線去闡述。第一是平民與貴族的鬥爭,使羅馬的各項制度趨於完善。第二是大規模的對外擴張,使羅馬確立了地中海霸權。自從布魯圖斯和克拉第努斯推翻王者後,元老院同意從貴族中推選兩名執政官,以代替原來的國王治理國家。這二人權力相等,彼此制衡,且執政官的任期只有一年,卸任後自然迴歸元老院,國家將再度選舉新執政官。當國家處於戰爭等非常時期,為了確保權力集中以處理國事,將由元老院推舉獨裁官。這個獨裁官可能是執政官,也可能是其他元老中的某一位。羅馬共和國又為了避免獨裁官的權力過於膨脹,又規定獨裁官只能任職六個月。如果任期將滿,而國家仍處於非常時期,則由元老院再行選舉,老獨裁官也可能會連任。
此外,羅馬還完善其他官制,比如保民官、市政官之類,這些我們放在後面的平民與貴族鬥爭這一部分裡面再詳談。共和之初的羅馬強寧環伺,只是亞平寧半島上眾多國家或部落中的一個小國。在它的北面是義大利最強大的艾特魯里亞人,南面是沃爾西人,薩姆奈人希臘人等生存環境十分惡劣。共和國最初的 100 年,羅馬人就是在不斷地和晉鄰的戰鬥中度過的。
公元前 5 世紀下半夜,羅馬人在與沃爾西人的較量中轉入優勢。與此同時,羅馬人和埃特魯里亞人之間也爆發戰爭。距離羅馬城東北方向 12 英里處,有一座埃特魯里亞人的重鎮文愛城。早在王政時期,雙方就因為水源、土地、鹽奴隸等各種原因經常打仗。公元前 476 年,羅馬對維愛戰爭中失利。公元前 430 年,羅馬人又扳回一局。公元前 405 年,羅馬再次進軍,意圖吞併維愛。而這次出兵先後持續了十年。直到公元前 396 年,羅馬執政官卡米盧斯奪取城池,經過三次維愛戰爭,羅馬的埃特路利亞之患從此消除,其勢力也從拉丁平原擴張到義大利的北部。這場戰爭也是羅馬開始對外征服的標誌。
羅馬在被征服的城市建立殖民地,和被征服者訂立盟約,並派遣自己人去監督和統治這些地方,進而就形成了自治半自治和同盟的關係。公元前 391 年,一支高盧人部落在布倫努斯的帶領下,從北義大利沿著亞德里亞海岸一路摧枯拉秀,十分驍勇。攻打至埃特魯里亞的克魯西姆城時,克魯西姆告急,向羅馬求援。羅馬元老院,向這支高盧人部落派遣了三個使臣勒令停戰。結果在談判席上,雙方進行了一波不太友好的交談,能動手就絕不動口,兩幫人便打了起來。期間羅馬使者還殺了一個高盧的小頭目,遭受奇恥大辱的高盧人十分不爽,幾天後便派遣大軍殺向羅馬。
公元前 390 年,兩軍在距離羅馬城北 16 公里外的艾利亞小河交戰,關於交戰雙方投入兵力的具體數字,由於年代久遠難以考證,好多歷史學家都給出了不同的觀點,我們就說一下範圍。羅馬軍人數從 15,000 到 4 萬之間,高盧軍人數有說最多 12,000 的,也有說 3 萬到 7 萬之間的。不過根據多方面的分析,有學者認為上述數字最小的那個應該更靠譜一些。用兵講究兵貴神速,出其不意,而高路人就是突然兵臨城下,令羅馬人十分驚訝。以至於羅馬軍幾乎沒有時間去搭建營地和防禦攻勢,就匆匆投入戰場。為了避免被全殲,羅馬軍將戰線拉長並分兵派遣一支部隊駐紮在軍陣右側的小山上,高盧首領布倫努斯察覺到羅馬人的動向,他擔心一旦兩軍交戰,羅馬的右翼會從己方軍陣的後方發起襲擊,屆時恐於己不利。於是他直接下令向羅馬軍的右翼率先發起進攻。高盧軍這招讓羅馬軍措手不及,羅馬左翼部隊緊急向右翼靠攏,而高高盧早已殺入軍陣,攔住左翼退路,雙方陷入混戰,可能是因為高路人的劍比羅馬人的要長,使得戰鬥中的羅馬軍全線劣勢,軍心大亂,漸漸的越來越多的人在恐慌之中四處逃竄,左翼撤往維愛,右翼撤往羅馬,而高路人對於這場輕而易舉就取得的勝利感到十分驚訝,也很納悶。
清理完戰場之後,他們集結軍隊繼續向羅馬城進發。此時羅馬敗退的軍隊大多數已經逃往維愛,少部分逃到了羅馬。而那些逃到羅馬的人認為自己力量弱小,根本就不是高盧人的對手。固守城池等於必死無疑。於是他們中的青壯年帶著給養退守卡皮托爾山,只留下了少數婦孺老人在城市中。當高盧大軍抵達羅馬城下時,發現城門竟然大開且無人看守,頓時就起了疑心。為了避免意外,高盧軍很小心地在羅馬與阿尼奧河之間紮營。第二天,高盧人留下小隊留守城門,剩下的大部隊入城劫掠。他們進了城,看到街道上有一些路障貴族的議室廳,大門也是敞開的,城裡異常的安靜。就在他們以為這是一座空城的時候,一個高盧人注意到幾位衣著華麗的老者坐在不遠處的走廊臺階上,他們面無表情,似乎內心毫無波瀾。
高盧人走上前去,仔細端詳著這幾位一反常態的老者,並好奇地伸手去摸了摸其中一位長者長長的鬍子。這時老人舉起手中的象牙柺杖,敲了一下那個高盧人的頭,而高盧人反手就是一刀鎖了他的命,餘者亦無一倖免,為了讓那些逃至山中的羅馬人回城救援他們的財物和親人,高盧人放火燒城並大肆劫掠,霎那間火生風聲、哭喊聲混作一團。
高盧軍見羅馬人沒能中計,於是他們主動出山,羅馬軍以以逸待勞,加之居高臨下,拼死抵抗,化解了高盧人的數次進攻,高盧人見攻山不利,於是在山腳下佈陣,將山上的羅馬人全部包圍。但是他們也遇到了一個棘手的問題,那些逃上山的羅馬人早就把附近能吃的東西蒐集一空後,趕來的高盧人就沒有多少給養,於是他們不得不分兵到更遠處尋找食物。與此同時,此前逃到維愛城的羅馬軍也重新組織起來。他們將維愛城中的艾特魯里亞奴隸充軍,加上拉丁同盟的支援,軍隊才恢復了些許元氣。隨後在元老院的批准下,將此前被驅逐的前執政官卡米盧斯召回並任命為獨裁官,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的卡米盧斯帶領這支軍隊向羅馬進發。
而此時在卡皮托爾山下,高盧人打探到一條上山小道,這天太陽落山後,月黑風高,高盧軍“人銜枚,馬勒口”悄悄上山,意圖偷襲羅馬人,他們小心翼翼地向山頂靠攏,以至於沿途的那些哨兵和狗都沒能發現。眼看著就要接近羅馬營地的時候,不料一隻大鵝突然嘎嘎嘎的叫,幾乎是在那一瞬間,羅馬人便被驚醒。那些異族人看事情敗露,立即衝了上來,與清醒之餘的羅馬人陷入混戰。這支山斗上的羅馬指揮官十分英勇,與他的同袍們浴血奮戰,才將這隻偷襲的高盧人擊退。隨後的日子裡,雙方一直僵持不下,翁盡杯乾,但高盧軍的情況更糟糕一些,瘧疾在他們的營地裡悄然蔓延,不少士兵都倒下了。高盧人先忍不住了,派了使者找羅馬人談判,說:“咱都沒吃的了,再這麼耗下去也沒意思,要不然你們給點錢吧”。
自高盧人偷襲事件之後,人們稱那隻鵝為聖鵝,鵝從此也在羅馬備受尊敬
保家衛國的羅馬勇士
起初山上的羅馬指揮官得到了訊息,心裡知道後面的援軍正在趕來的路上。於是他斬釘截鐵地回覆道,一個字,白日做夢。但是一時的硬氣擋不住肚子裡翻騰的空氣,捱餓計程車兵勸指揮官儘早放棄,教了贖金一本萬利。日後我們一鼓作氣,再途羅馬的春秋大計。隨後雙方便經過談判,羅馬同意支付 1000 磅黃金。但是在交付的時候,高盧人故意去用一個不準的稱去稱黃金,說你們這點贖金哪裡夠 1000 磅了?羅馬人十分惱怒,上前交涉。這時高盧首領布倫努斯亮出了劍,扔到了秤的另一頭,說道,這回呢是不是更少了?隨後笑道,呵,看到了沒?這就是戰敗者的悲哀。而羅馬人迫於形勢,也只好忍著屈辱去搬更多的黃金放在秤上。就在這個田黃金的關頭,維愛的援軍在卡米盧斯的率領下趕到了羅馬。獨裁官卡米盧斯來到秤前,對高盧人說道:“把黃金給我放下!”而高路人反駁道:“我們已經達成協議,難道你們要違約嗎?”卡米盧斯回覆道:“籤這個協議的人身份不夠格,所以不能作數,由於雙方無法談攏,只能再次開戰。這次交戰,羅馬取得大勝,高盧軍慘敗而逃。
往期回顧:羅馬上下兩千年(一):羅馬神祖建國邦,王政時代的艱辛創業
https://www.toutiao.com/i7044336153914507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