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歐洲的中世紀,西方人總是說它是黑暗的、愚昧的、不人道的,很多中國人也人云亦云,說它暗無天日。實際上,所謂歐洲中世紀的黑暗,是拿它和文藝復興以來,發展起來的現代社會、現代科技、現代文明相對比而言的,它和同時期的其他國家的狀況相比,一點兒都不黑暗。我覺得,它比中國秦始皇至傅儀這兩千年間的皇帝統治要光明很多。中世紀,是現代文明的前夜和萌芽,具有很多先進的成分。
著名歷史學家張宏傑寫的《中國史簡讀:世界史座標下的中國》就講了這個問題。比如,中國古代農民起義的頻率、烈度都是世界第一,而歐洲基本上沒有農民起義。中國古代,經常性地會發生改朝換代的戰亂,導致人口損失達到50%至90%,比如四川,自古以來,就出現了三次人口的大滅絕。這是什麼原因呢?中國古代的自由民和歐洲中世紀在貴族土地上耕作的農奴,誰的生活更好、更有保障呢?為何中國古代大規模農民起義時常發生而歐洲基本沒有呢?作者認為,歐洲的農奴生活和保障遠遠好於中國古代的自由民。
作者認為,過度汲取和沒有福利保障,是中國古代王朝週期性崩潰的主要原因。中國古代的農民要給朝廷、官員繳納各種賦稅,稅負高得難以想象,郡縣制(秦制)下,朝廷對老百姓、社會的控制、壓榨能力登峰造極,農民很容易走投無路,以至於起義。而歐洲採用分封制,農民在莊園勞動,租種領主的土地,只負責給領主交租,領主為了自己的長遠利益,一般會更加註意對農奴的保護。
作者寫道:
歐洲中世紀的社會矛盾,通常不會發展到這樣極端的情況。面對天災人禍,農奴是享有一定保障的。
首先,中世紀農奴的基本權利是受到保護的。比如領主不能隨便拿走他的土地;即使在農奴制最殘酷的13世紀,領主也要保障農民的基本假期,領主還要負責在耕地時,為農奴提供牲畜和車輛,平時領主要負責維修莊園的各種設施。在傳統的中國社會,農民家裡的主要勞動力死了,妻兒老小隻能投親靠友或流離失所。而在莊園當中,一個農奴家裡的主要勞動力死了,莊園主要負責養活他的家人,這是當時社會的慣例。農奴的孩子如果父母雙亡,成了孤兒,莊園主就要成為他的監護人。這就保證了他們不會因為破產而失去土地,全家流離失所,成為中國古代社會常見的流民。
其次,歐洲和中國周代一樣,在層層分封關係中,下一層向上一層效忠,上一層則有義務向下一層提供免遭人身和財產侵害的保障。在天災人禍降臨時,莊園主要負責救濟農奴,讓他們度過災荒生存下去,這樣做顯然是符合領主本身利益的,因為他要靠勞動者的勞動生活。
除此之外,莊園生活還有其他溫情的成分。農奴們世世代代生活在一起,相互之間自然會形成一種親情和互助。這種感情很快地就會轉化為對社會本身的依戀。例如,遇上殘疾或是疾病時,鄰居會來援助。其實,中國的商朝、周朝也正是這樣的,在小共同體內,人們守望相助。
和中國周代不一樣的是,歐洲除了莊園之外還有教堂,這是一個天然的慈善機構。一遇到災難,每一個教堂都負責照顧本教區的老弱病殘,成了救濟所和寄宿所。
因此,歐洲在中世紀,雖然偶爾也會發生大面積的災荒,但不會出現大面積的流民。因為莊園和教堂會把大部分災民固定在本地,不會成為全國範圍內的破壞性力量。
歐洲歷史上沒有大規模農民起義的另外一個原因是,農奴和莊園主之間如果發生衝突,會有一定申訴或者妥協的空間。農奴和莊園主發生衝突,可以向更上層的領主或者國王請願。歐洲國王們的王權是脆弱的,國王也需要依靠普通百姓的力量來與貴族博弈。當內部矛盾發展到一定階段時,不同利益集團會坐到一張談判桌上來協調各方的關係。
但是,秦以後的中國社會高度一元化,並且具有高度的剛性。農民沒有類似的訴求渠道,他們是被取消了嘴巴並且被分割成一盤散沙的“沉默的大多數”,在忍無可忍之時,他們才會自發選擇聚眾示威甚至小規模暴亂等手段來抗爭。然而不幸的是,他們的抗爭幾乎從來沒有成功過。朝廷對這類行為從來都是嚴厲打擊,絕不手軟。在這樣一個沒有自我糾錯能力的社會里,當官進民退到逼近生存這一底線時,便只剩下造反這一種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