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雲社和趙家班作為相聲和小品界的兩大喜劇標杆,他們的分量在行業裡舉足輕重。郭德綱專業紮實,反應靈敏,舞臺上現搭現掛更是輕車熟路。所以,不少網友私下裡會把郭德綱和趙本山拿來對比,對比誰的幽默天賦更高,誰講的故事最好笑。
其實,無論是趙家班還是德雲社,對於他們行業內的人來看,相聲和小品雖然都是為民眾製造快樂,但畢竟屬於兩個行業,有些地方無法同日而語。但對於觀眾而言,誰講得好笑,就理所應當喜歡誰。觀眾買票看的是樂趣,並非坐在臺下分析相聲和小品哪個更有味道。如果以觀眾的視角做對比,其實趙家班的舞臺效果會更好。
首先,小品不需要給包袱做太多的鋪墊,有些包袱只要能說出來就響,臺下觀眾也會給予較好的反饋。小品更注重的是演員在舞臺上的爆發力和形象塑造。小瀋陽,宋小寶就是兩個活生生的例子,他們在舞臺上都各具特色,一場節目演下來,就能讓觀眾立馬記住。因為小品演員可以從服裝,道具, 語氣,語調等各種方面充實人設,可選擇的風格太多太多。
小瀋陽的《不差錢》,宋小寶的《相親》系列都是在多方面打造人物性格,有很強烈的視覺刺激。一張嘴就是一個包袱,一個動作就是一個包袱,再加上許多演員都擅長唱跳才藝這些絕對的加分項,又進一步鞏固了演員在觀眾心中的地位,想不火都難。
德雲社的相聲體系雖然自成一脈,但和小品比起來有天生的弱點。首先是相聲藝術本身框架的束縛,相聲講究的是鋪墊要穩,時機要準。它的包袱不是說來就來的,得醞釀。有可能前面講2分鐘的話都是為了一個包袱響。
整場演出下來,包袱自然沒有小品那麼秘笈。 其次是在服裝造型上也不具備優勢。說相聲永遠都是一身大褂,觀眾看得時間久了難免會產生視覺疲勞。相聲演員也沒有辦法在自己的服裝上做文章,抖包袱。人物的人設和故事的推動全憑一張嘴帶推動。
郭德綱也親口講述過,有一次商演他本來的位置是壓軸,當得知他的上一個演出團隊是趙家班時,郭德綱極力要求自己先演。小品在舞臺上的優勢太明顯了,能說,能唱,能翻,能跳。他們演完之後,觀眾基本也就笑得差不多了,再換到郭德綱上臺壓軸,場面得有多尷尬。當然不能否定郭德綱的喜劇成就,只不過是受到行業一些條條框框的限制,相聲沒有辦法像小品那樣可以暢快淋漓地在舞臺上盡情發揮。
娛樂八卦每日吐槽,關注葫蘆哥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