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英國醫學雜誌(BMJ)發表的一項英國研究提示,應用口服抗凝藥的患者,急性呼吸道感染後如未治療,2周內出血風險會增加一倍以上。
在該研究中,校正年齡、季節、年份後,口服抗凝治療患者在急性呼吸道感染後,2周內出現大出血和有臨床意義的非大出血事件的風險分別增加1.68倍和1.32倍。
急性呼吸道感染後0~5天,有臨床意義的非大出血事件發生風險最高;而急性呼吸道感染後11~15天大出血風險最高。
在不同性別、應用不同型別口服抗凝藥的患者中,均發現了類似的情況。
當將治療和未治療的呼吸道感染一併納入分析時,不論患者是否立即接受抗生素治療,大出血(RR=2.28)和有臨床意義的非大出血事件(RR=2.17)發生風險均有所降低。
該研究納入1208例接受華法林或新型口服抗凝藥治療的患者,58%為男士,首次發生出血時的中位年齡為79歲,中位觀察時間為2.4年。
在未發生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時間內,共發生292次大出血和1003次有臨床意義的非大出血事件,而在急性呼吸道感染後0~14天內,共發生41次大出血和81次有臨床意義的非大出血事件。
來源: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and risk of bleeding in oral anticoagulant users: self-controlled case series. BMJ 2021;375:e068037
轉載:請標明“中國迴圈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