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地產股久違的大漲,有的漲停。顯然,市場層面感受到了政策的暖意,而且是從上到下一攬子的。除了地方層面繼續小打小鬧的“購房補貼、人才優惠”等,最重磅的就是,央行、銀保監推出融資工具——併購貸、專項債券,支援優質房企收購問題企業的專案。
01.
訊號很明確,當下大家餘糧都不寬裕,而掙扎中的企業,整體的風險卻很大,市場預期也比較悲觀,不知道“到底欠了多少”。那麼,就把企業和專案分開,相當於把風險掰成塊兒,一個一個擊破,不僅“處理風險的風險”小,而且加總起來就能讓整體風險“軟著陸”。
再說,專案畢竟也是一個層級的法人實體。如果專案手續完備,債務清晰,那就促成優質企業來收購。當下,迫切需要這樣的收購行為。因為,出險企業現在被各路追打,銀行不給貸款不說,還不讓銷售回款正常出賬;地方擔心專案爛尾,鎖死監管戶,購房者更是避而遠之。
這就是開發商眼裡的擠兌。當外源融資(貸款和債券)和內源融資(銷售回款)形成雙重擠壓的時候,開發商債務風險就像急速下墜的落體,而預期悲觀和這種下墜,又形成了負反饋,放大這種風險。若有外部資金進來,特別是像央行說的優質企業,無疑就是抓住了救命稻草。
02.
邏輯很自洽,但想法也有點理想化了。前天,央行、銀保監的重磅利好釋出後,有記者朋友給我發來了下面這張圖,並諮詢我,為啥2021年全國房地產行業收併購的數量和金融比往年少,而且少很多呢?我想告訴大家的是,併購意味著擴張,擴張來自信心、盈利和風險預期。
過去,為啥孫宏斌敢“買買買”,為啥房地產併購市場很火。因為有對“加槓桿”、“高週轉”,“上規模”、“衝千億”模式的頂禮膜拜,導致對土地儲備資源的無限度攫取。我記得,當時銀行的“白名單”裡,看哪個開發商實力強,最重要的指標,就是土地儲備。這種投資價值判斷,也影響到境外的評級機構、金融機構,中國的開發商有多大,他們就下多少菜。
這其中,肆無忌憚的加槓桿,起到決定性的作用。試想,卯足勁兒地加槓桿、“買買買”的膽量就肥了,地價也就被抬高了。
當然,地價高不高,取決於未來房價水平預期,也取決於給不給加槓桿。如果房價還要漲,那當下的地價就不高。即便當下房價不高,但所有人無一例外地認為,一旦地價高了,未來房價一定會上漲。所以,地產企業就敢拿地,多高的價格都敢拿。一來,可以加槓桿拿地,自有資金的風險分擔份額是很有限的;二來,未來房價上漲,可以給高地價買單。
所以,為什麼深圳有些舊改專案、存量地塊,即便前面有各路炒家已翻來覆去操作了幾輪、擼了幾輪羊毛,疊加起來的成本,已高的不得了,但依然有下家來接盤。因為,接盤的人預期,房價一定會上漲,覆蓋掉所有成本。再說,有多路私募資本跟著接盤俠一起幹,還擔心什麼?
講這麼多,是要告訴大家,現在擺上貨架的那些等待收併購專案,很多是價格高、泡沫重的資產。說的簡單點兒,“肉少骨頭多”;說得嚴重點兒,“請君入甕”。2017年,王健林600億甩賣資產,孫宏斌接盤,大家都說賺了,因為大家都預期樓市還有戲,趁火打劫的,一定賺。
但現在,風向變了。
03.
近期爆發的所有風險案例,都指向了一點,出問題的房企不止一處漏風。庖丁解牛這些案例,我們才知道,原來開發商用100塊本錢,做1萬元的生意,可以用理財融資、商票融資、供應鏈融資,並且可以把這些債務藏到表外;還可以挪用預售資金,對供應商無底線拖欠。
那麼,當真相被揭穿的時候,你說你有“10口鍋,8個蓋子”,但我擔心的是,“10口鍋,5個蓋子”。央行說的很清楚,鼓勵收併購,但有三個原則:一是按照依法合規、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的原則;二是按照穿透原則,評估專案合規性;三是市場主體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併購。
言下之意,貨架上東西很多,你們若想買,我支援,但是交易是你情我願的市場化行為、法制化行為。你們要看好了,要掰開好好看,裡裡外外、徹徹底底地看。
大家都看到了,昨天杭州的第三輪土拍,地方政府向開發商示好的誠意是多麼多麼的充足。不僅把“壓箱底”的寶貝兒拿出來了,而且恢復“勾地”,保證金最高不超過5000萬;底價降低,溢價率最高不超10%;沒有競配建,達到最高限價以後,直接搖號,利潤給到開發商。
對很多開發商來說,乾乾淨淨的“招拍掛”拿地,又好又便宜,可能是優選,幹嘛冒那個險呢?
薇婭“翻車事件”,讓我們看到高歌猛進的直播帶貨行業的另一面,原來也有如此貪婪者。部分地產民企如出一轍的“翻車事件”,也讓我們看到了同樣高歌猛進的地產行業的另一面。本質是一樣的。
突飛猛進的繁榮,就像一襲華麗的袍子,榮光的時候,多大的夢想都能實現,多誇張的市場都是正常的。比如,2018年到2020年上半年,杭州一共上演了28場萬人搖號搶房的“盛況”;2018年,深圳手拿500萬的購房者,只能換來角落裡一蹲。誰都不會想著這些是有問題的。很多人在吹,市場需求多旺盛啊!不恰當的比喻就是“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
04.
繁榮的另一面,就是所有的問題都被掩蓋了。銷售端有多旺,供給端(開發商)就有多變異。無論什麼價位的土地,都能被買下來,這種行為走向極致,就是行業的撕裂。比如,深圳誕生了“深房理”這種將炒房演繹到P2P的模式;深圳房價要比肩香港,杭州要比肩深圳。
見司馬遷《史記·貸殖列傳》中講到,“用貧求富,農不如工,工不如商”,流通環節賺錢,自古以來,備受很多人追捧,大家這麼追逐房地產,看重的就是一買一賣這個過程的賺錢效應。其實,研究領域也是一樣,看重能在經濟上變現的“實驗發展”,明顯多於基礎研究、應用研究。
所以,就不奇怪,為啥各個領域,一旦要市場化的時候,資本就想著法子賺錢,即便是教育領域也不例外。前兩天,相約剛從某地產民企離職的好友,他講到,老闆現在非常困難,幾百億債務緊逼,非生產部門的人都被派去“賣房子”去了。我很納悶,老闆幾百億身價,還那麼貪婪?
他告訴我,十幾年前,本來挺穩健的,但這些年在這條路上衝得太猛。數億身家的時候,想著百億,後來發現賺錢誘惑太大,“小目標”變成“大目標”,沒有敬畏,就返不回來了。一樣的道理,太偏離航道,就一定會被拉回來,因為大道自然,而期間的痛,必須要承受。
這幾年,地產賺錢效應太厲害,很多民企老闆們在追逐財富的道路上一路狂奔,迷失了方向,把社會責任、本分經營、踏踏實實,甚至是法律,都拋在腦後。其實,關於房地產“灰犀牛”的定論,“去槓桿”的決心,監管層講了很多次,金融長效機制的部署,2019年就開始落地。
但是,很多地產企業不以為然,甚至不當回事,還抱著過去“地產依賴”、“救市”的思維。所以,接下來可能會有這樣的情況,即便斷臂求生,也不一定有人來救,這個結局得自己承擔。當然,如果有打折出售的誠意,就一定有意願接盤的,那就是好訊息,別再幻想了。
特別宣告:本文為署名文章,版權歸“李宇嘉觀樓局”所有,如需轉發請在文章首部註明“ 本文作者: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 李宇嘉博士”,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