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懷樹
府谷境內曾經有一處著名的景觀——玉柱凌雲,指的是在府州古城東門外的黃河岸邊,有一個天然形成的石柱,傲然挺立,高聳入雲。腳下是奔騰湍急的黃河水,身邊是秦晉大峽谷的懸崖峭壁。每當天氣明朗,夕陽西斜,石柱的影子投映到黃河中,橫亙兩岸,彷彿突然出現了一座橋樑。石柱西面的頂端像獅子頭,早晨,旭日初昇,會出現獅子張口銜著朝陽的奇妙畫面。特別是夏秋季節,在黃河水氣的滋潤下,粗糙的石柱表面長滿了黃綠相間的苔蘚,更覺神似雄獅。石柱下部鑿出一座小廟,供著三尊佛像。底部有一條狹窄的小道,可以攀爬上去。雍正《府谷縣志》、乾隆《府谷縣志》、道光《榆林府志》、民國《府谷縣志》都記載了這一奇觀,文人雅士們也留下很多詩篇。如:舉人李國瑾《天柱》:
玉幹孤高天半參,
崑崙移此傍深潭。
漫驚帝怒頭可折,
可有仙臨掌欲探。
知縣徐恆《玉柱凌雲》:
石筍巍峨峙水邊,
櫛風沐雨萬千年。
操持不改誰如此,
柱砥功高政可傳。
聶鼎元《玉柱凌雲》:
臨河玉柱獨巍然,
萬仞孤高似接天。
秋爽悲鳴棲海鶴,
風輕翔集寄飛鳶。
忽看縹緲雲低護,
乍見空明月並懸。
幾欲登臨天路隔,
恍疑巔上駐神仙。
何太元《天柱》:
天柱臨淵立,
孤高聳半空。
騰踏龍看雨,
退飛鳥卻風。
影垂長虹飲,
勢穩石靈工。
正袍真可拜,
萬古一漁翁。
高皇鼎《玉柱凌雲》:
獨豎河干萬仞巔,
孤高壁立絕盤旋。
風來漫鼓剛方節,
雨過頻增溫潤妍。
夕映洪濤留月照,
朝生翠岫望雲穿。
徘徊景仰天然質,
好共前唐柱石傳。
榆林知府舒其紳《玉柱凌雲》:
孤巒屹立鬱蒼蒼,
卓峙西陲鎮此方。
撐向玉樓堪作柱,
擎來金殿合為梁。
鶴歸華表千年在,
雲護靈峰百尺長。
一線天然通鳥道,
扳緣直上白雲鄉。
我更喜歡的是另一首,詩的作者,雍正《府谷縣志》寫作羅璇袞,乾隆《府谷縣志》寫作高皇鼎:
摩雲溜雨自年年,
誰削孤峰高插天。
應是媧皇煉餘石,
獨留華表鎮秦川。
可惜這一景觀毀於上世紀七十年代,因為要修電灌站,就把它炸掉了。我小時候也可能見過吧,不過現在一點印象也沒有了——畢竟我5歲就隨全家下放農村了,回縣城的機會很少。
今年秋天,朋友小吳告訴我她父親有玉柱凌雲的照片,我很驚喜,連忙索要。小吳給我發來了翻拍的照片,共3張。
從照片上看,似乎沒有想象中的那麼高。乾隆時的府谷縣令鄭居中最初的印象也和我看到照片時的想法差不多:“賦景家群誇為凌雲,殊似未也”,覺得文人們太誇張了,沒那麼高。直到有一天,他因公去水寨山,返回時乘船順流而下,看玉柱凌雲,比原來在岸上看到的高了將近一倍——這個天然石柱本來就矗立在河邊高岸上,從黃河裡看當然更覺巍峨。鄭居中還用傳統的“圭影法”測量了玉柱凌雲的尺寸,計算結果是“西半高十八丈二尺,頂圍一丈三尺,底圍六丈五尺”。看了這段記載,我再仔細觀察照片,確實石柱底端到黃河水平面還有很高的一段距離。
注:上面提到的“水寨山”,也稱“水寨寺”,過去府谷境內的另一處著名景觀,是黃河中間的一個小島,島上有寺廟和軍寨遺址。各種史料中,對這一景觀叫法不一:雍正《府谷縣志》稱作“波心半璧”,乾隆《府谷縣志》稱作“河心雄寨”,道光《榆林府志》稱作“河中仙寺”,民國《府谷縣志》稱作“河心山寺”,毀於修建天橋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