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不用交租,住多少年都是自己的,不住了還可以賣出去,如果房子漲價了,還能賺一筆。租房每年交租,住個10年8年的,房租都可以交首付款了,到頭來房子跟自己一點關係也沒有,這個賬還需要算嗎?聽起來好像很有道理,但如果真實的市場數字放進去,還能成立嗎?以上海為例,我們試算一下。
以下資料來源於上海市統計局公開資料:2020年上海市新建住宅,剔除徵收安置住房和共有產權保障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後的市場化新建住宅的區域均價分別為:內環線以內118510元/平方米,內外環線之間83023元/平方米,外環線以外40184元/平方米。
假設你有資格,且是首次購買房產,為了便於計算,設定購買的面積是100平,你看上了內外環線之間83023元/平的房子,上海公積金貸款上限只有60萬元,60萬公積金佔貸款總額太低,計算時就忽略不計,那麼買房要負擔成本如下:
首付款83023*100*30%=2490690元
貸款:83023*100*70%=5811610元
還款總額:11103756.18元
貸款年限30年
貸款基準4.9%
等額本息月還款:30843.7元
裝修300000元
假設房子每十年重新裝修一次,且裝修費用上漲100000元,物業費上漲50%。
那麼這個房子,
10年居住成本:
首付2490690+30843.7*12*10年+裝修300000+物業3000*10年=652萬
20年居住成本:
第一個十年652萬+月供30843.7*120+裝修400000+物業4500*10年=1067萬
30年居住成本:
第二個十年1067萬+月供30843.7*120+裝修500000+物業6750*10年=1494萬
同地段同品質租房(參考上海中環中高檔小區租金),月租金15000元,每年上浮5%。
10年租金成本:229.6萬元。
20年租金成本:522.6萬
30年租金成本:894.6萬
40年租金成本:1371.6萬
預計第42年,租房居住的總成本會超過買房居住的成本。
買房人還了30年貸款,住了30年終於完整擁有了自己的產權房,這時房租已經漲到52萬每年。租房人租了42年,終於花完了當初貸款買房所需全部的錢,一無所有。
也許還有人會指出來,你這樣算不公平,現在是房價高的時候,如果房價跌了,那你這樣算就不一定成立了。 其實房價漲跌,只跟投資收益有關係,跟居住屬性沒太大關係,就算房價跌了,可是房租沒有跌,租房的成本不變。那有沒有可能房價跌,房租也跌?這還真不大可能,市場角度看超一線城市只漲不跌的,不要光盯著人口原因看,超一線城市人口虹吸效應,中長期都不會消退,且當下主要原因是消費升級,原來一家3口住30平,後來家裡寬裕了,改善成3口人住了80平了,所以不論看短期還是中長期,供給還是不足的,再說政策原因,廉租房、公租房大批建設,可能會滿足一部分需求,同時也穩定租房市場,但穩定的意思是少漲和不漲,不是讓價格跌,如果廉租房、公租房價格大幅低於市場價,有兩個壞處,一是加大了權利尋租的利益空間,二是打擊公租房和廉租房投資方積極性,那樣的話普通人反而更難獲得真正的實惠,就適得其反了。所以,公租房、廉租房不會用白菜價來打壓市場租房價格,綜上房租只看漲不看跌。
所以,那些房價瘋長年代,勸大家買房子的人,真是用心良苦。即便是現在看,如果是為了居住,買房仍是比租房更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