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12月25日,克里姆林宮中記者雲集,戈爾巴喬夫表情凝重地發表了辭職演講,正式將“核按鈕”交由俄羅斯第一任總統-葉利欽這個克里姆林宮的新主人。一個曾經轟動世界、左右世界命運的超級大國就這樣畫上了句號。今天,在蘇聯解體整整三十年後,我們重新回顧蘇聯從誕生到解體的過程,對於理解全球發展的歷史格局、認識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面臨的複雜環境、堅定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蘇俄的建立
沙俄又稱俄羅斯帝國(俄語為Российская империя),自稱“第三羅馬”,於十八世紀不斷擴張勢力,國土面積超過二千多萬平方公里,長期充當“歐洲憲兵”的角色。但從19世紀後半葉開始,其農奴制改革緩慢,同時遭受了克里米亞戰略和日俄戰爭的失敗,導致民生凋敝,怨聲載道。
1917年3月,俄羅斯帝國爆發二月革命。在布林什維克黨(後改稱俄國共產黨)領導下,首都各大工廠舉行30萬人參加的聯合總罷工,遭到沙皇尼古拉二世瘋狂鎮壓,布林什維克領導人和其他一百多名革命積極分子被逮捕,因此領導罷工的維堡區黨委決定將總罷工轉變為武裝起義,推翻沙皇政府。工人們立即行動起來,攻佔軍火庫,奪取槍支彈藥,築起街壘,與反動軍警展開戰鬥。同時在工人們的宣傳、感召下,有數萬名士兵公開站到革命一邊,同起義工人一起佔領了沙皇的巢穴冬宮和政府各部,逮捕了沙皇的大臣和將軍,起義獲得勝利,推翻了羅曼諾夫王朝,結束了君主專制。但之後出現了兩個政權並立的局面,即由資產階級投機者組成的俄國臨時政府(俄羅斯共和國)和蘇維埃政權。
二月革命形成既有蘇維埃又有臨時政府兩個政權並存的局面,其主要原因在於俄國是中小資產階級最多的國家,大批小資產階級捲入革命浪潮中,但表現出極大的動搖性和不穩定性。二月革命期間,革命領袖列寧及其他一些著名的布林什維克尚在國外,許多國內布林什維克尚被關在監獄或在遠離革命中心的流放地,革命的領導力量相對薄弱。而資產階級在經濟上佔有重要地位,擁有地方自治機關、國民教育機關、各種全國性代表大會、杜馬、軍事工業委員會等合法陣地,並利用報紙、刊物等輿論工具進行宣傳。這些優勢使資產階級能夠隨著沙皇傾覆便接著上臺。
二月革命為俄國人民爭取社會主義的鬥爭創造了有利的條件,以列寧為首的布林什維克黨在聖彼得堡發動起義,俄歷1917年10月從臨時政府手中奪取政權,建立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俄國十月革命建立了人類歷史上第二個無產階級政權(第一個是巴黎公社無產階級政權)和由馬克思主義政黨領導的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簡稱蘇俄,為1918年—1920年的蘇俄內戰和1922年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的成立奠定開端。
二、蘇聯的成立
經歷十月革命之後,迎接蘇維埃政府的並不是成功的喜悅,而是鋪天蓋地的各類敵人,新生的蘇俄實時面臨著夭亡的威脅,這就是蘇俄內戰。內戰爆發時,各種各樣的叛亂白軍和外國干涉軍相互勾結、遍及全國,數量多、範圍廣,不僅佔據了全俄大部分領土,而且從各個方向包圍了蘇維埃政權控制的核心地區。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舊貴族都是工人階級的死敵。彼時,所有的商人、投機分子、投資者、地主、軍官、政客、教師、學生(那時能上得起學的都是富人家庭)、職業人士、店主、職員和掮客(中間人、投機者)們都反對布林什維克。大部分軍官和尚有組織和戰鬥力的部隊投向了新政權的對立面,由於缺少受過專門教育和訓練的軍官指揮和組織,紅軍部隊無力鎮壓由軍官、軍校士官生、哥薩克軍人這樣的職業軍人為骨幹組成的白軍。英、法、日、美等協約國為扼殺新生的蘇維埃政權,乘機進行武裝干涉,扶植俄國反革命勢力發動武裝叛亂。1918年3月6日起,英、法、美干涉軍先後在摩爾曼斯克登陸。4月5日起,日、英、美干涉軍在符拉迪沃斯託克(海參崴)登陸。此外,協約國軍隊還侵入俄屬中亞和南高加索。4~5月,德國和處於瓦解前夕的奧斯曼帝國違背《佈列斯特和約》,侵佔克里木和南高加索。
蘇維埃政權在以往的革命中破壞和廢除了軍隊中舊有的制度,但是卻沒有建立起一套新的制度來替代,因此在紅軍內部建立起正規有效的組織、指揮和政工制度,這為戰勝國內外反革命勢力奠定了基礎。1918年是蘇維埃歷史上必須銘記的一年,人民委員會於年初頒佈組建工農紅軍和工農紅海軍的法令;3月4日成立最高軍事委員會,統一指揮全國武裝力量;4月成立地方軍事機構,在全國實行普及軍訓制;5月29日,全俄中央執行委員會透過關於實行普遍兵役制的法令。俄共(布)中央和蘇維埃政府還決定動員全國的人力、物力,將全部工作轉入戰時軌道。為統一領導在東線作戰的部隊,6月13日成立東方面軍;9月2日宣佈國家為統一軍營,併成立由列夫·托洛茨基任主席的共和國革命軍事委員會。9月11日,共和國革命軍事委員會下令擴充部隊編制,除東方面軍外,組建南方面軍、北方面軍及西部防區(次年2月改編為西方面軍),同年12月又組建裡海-高加索方面軍。11月30日成立以列寧為主席的工農國防委員會,協調和領導軍事機關和民政機關的活動,確保前線和後方的統一。所有這些措施,保證了蘇維埃紅軍的建設及其在各條戰線的初步勝利。
白軍的政治信仰和目標千差萬別,存在著無法調和的矛盾,決定了他們在軍事行動上無法協調一致,最終被內線作戰的紅軍各個擊破;實際上外國干涉軍也各懷鬼胎:德意志第二帝國是為了徹底解除俄國繼續與其作戰的能力,消除兩線作戰的威脅,同時以俄國的資源補充本國原材料和農產品的不足與損失;英國是為了恢復和維護一個對本國和協約國集團既依賴又合作的俄國政權;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是為了防止德意志第二帝國利用俄國的資源和協約國援助俄國的武器物資繼續戰鬥,並企圖在由沙俄統治下恢復獨立的民族國家中擴充套件自己的影響;大日本帝國是為了攫取俄國在遠東地區的領土和權益;美國純粹是為了和其他協約國成員在行動上保持一致。蘇俄紅軍善於選擇主要戰線並在主突方向上集中使用兵力兵器,利用騎兵集團軍實施快速機動作戰,正規軍和游擊隊密切配合,因此紅軍經頑強拼搏浴血奮戰下,至1922年冬季基本取得了全面勝利。
1922年12月30日晚,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首次蘇維埃代表大會在莫斯科召開。斯大林在會上作關於成立蘇聯的報告。列寧因病未出席大會,被推為大會的名譽主席。大會通過了蘇聯成立宣言。當時加入蘇聯的有俄羅斯、南高加索、烏克蘭和白俄羅斯等4個加盟共和國。大會透過的聯盟條約規定,聯盟蘇維埃代表大會為國家最高權力機關,聯盟人民委員會為執行機關。條約還特別規定,每個加盟共和國都保留有自由退出聯盟的權利。
三、蘇聯的發展
蘇聯成立後開啟了社會化大生產,在短短二十年時間裡實現了高速發展,到二戰前躍居全球第二工業大國,僅次於美國。然而蘇聯實現高速發展的背後付出了沉重代價。
事實上在19世紀末,沙俄已落後於歐洲列強,第一次世界大戰又嚴重消耗了國力,蘇聯誕生之時基本上面臨著一窮二白的面貌,儘快發展工業成為蘇共當時壓倒一切的選擇。1920年代,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技術剛剛成熟,蘇聯面臨著發展工業的絕佳機遇,然而工業化的啟動十分艱難,此時蘇聯極度缺乏資金、技術和裝置。1929年席捲全球的資本主義大危機,又恰恰為蘇聯在全球獲取廉價工業資源提供了機會。1928年至1932年,斯大林推行第一個五年計劃,將市場經濟變成計劃經濟,強行透過工業化政策與農業集體化,幾乎所有農民失去了自由支配土地的權力。蘇聯政府透過集中全國糧食資源且向國外出口獲取了大量外匯,從而購買了大量工業發達國家的工業資源。1931年,蘇聯購買的機器裝置佔全世界機器裝置出口總額的三分之一,1932年達到了50%,這一年美國出口機器的50%、英國出口機器的90%被蘇聯買走。蘇聯透過抄底資本主義國家工業資源,不僅彌補了之前的差距,而且對大部分工業國實現了反超。但在這個過程中蘇聯政權未能充分顧及民生,再加上自然災害的影響,一度造成大範圍的饑荒,特別是烏克蘭地區尤為嚴重,事後根據披露的星星點點資料推測,1932-1933年的蘇聯大饑荒造成了幾百萬甚至上千萬人的死亡。
1941年蘇聯捲入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當中,蘇軍從莫斯科城郊反攻德軍,爾後獲得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勝利後掌握了戰場主導權,成為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中堅力量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戰加深了蘇聯人民的苦難,但同時令這個國家的人們在抵抗法西斯的過程中變得空前團結。二戰結束後,蘇聯對戰後安排保持非常強硬的態度,這導致蘇聯與西方列強之間迅速出現對抗。1946年3月5日,丘吉爾在演說中宣稱“從波羅的海的什切青到亞得里亞海邊的裡雅斯特,一幅橫貫歐洲大陸的鐵幕已經降落下來”,和平鴿無法穿越這道鐵幕,世界被劃分為東方和西方。”丘吉爾號召英語民族聯合起來,制止蘇聯的“侵略”。之後斯大林發表談話,嚴厲譴責丘吉爾的演說是英美的“冷戰”宣言。為了遏制蘇聯,實現稱霸世界的目標,美國從1947年開始推行“杜魯門主義”(杜魯門主義是以“遏制共產主義”作為國家政治意識形態和對外政策的指導思想)、“馬歇爾計劃”(又稱歐洲復興計劃(European Recovery Program),從1947年7月開始持續了4年,西歐各國總共接受了美國包括金融、技術、裝置等各種形式的援助合計131.5億美元,其中90%是贈予,10%為貸款)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從政治、經濟、軍事上對蘇聯實行政治上的孤立打擊、經濟上的封鎖和軍事上的包圍。1955年蘇聯成立了與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相對而立的華沙條約組織,冷戰局面正式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