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格上,請記得時刻把你的孩子直接當成一個平等對待的成人。
——薩姐
作者:暖心
最近看了一期《愛情保衛戰》,一對母子的相處模式重新整理了三觀。
節目中,27歲的男嘉賓被女友提分手,原因是“他和媽媽的關係太親密了”。
據女友說:
男嘉賓27歲了還和媽媽睡在同一張床上;
洗澡時媽媽還會幫他搓澡;
每次出門前都會給對方飛吻。
有一次女友幫他收拾衣服,他的媽媽看到後立馬吼她:
“你不準收拾我兒子衣物,放著我來收拾。”
女友覺得他和媽媽的關係不正常,就說:“如果不保持距離就分手。”
結果男嘉賓反駁她:“我和我媽媽感情好有什麼不對,你連感恩都沒有,太不可理喻了。”
男嘉賓的態度驚呆了所有人。
很顯然,他們的親子關係已經超越了彼此的界限,才會呈現出“病態”的心理。
心理學上有一個“邊界模糊效應”:
指的是父母與孩子形成一種情感共生的關係,孩子與父母之間保持高度的依賴,這時候孩子的親子邊界被人為地進行模糊處理。
許多父母就是和孩子關係過度親密,讓孩子對父母的依賴感太重,對自身的獨立性被選擇忽視。
這樣的孩子永遠都像“未斷奶”的孩子。
親子之間毫無界限感的親密,只會“廢掉”他。
01
沒有邊界的親密,
破壞孩子的身體界限
一位網友分享了火車上一對父女的互動,引起了很多網友的議論。
一個七八歲的女孩坐著看動畫片,爸爸就躺在她的腿上休息。她一邊看動畫片,還一邊幫爸爸按摩頭部。
沒過一會爸爸就醒了,女孩立馬親了親爸爸的臉,當爸爸把頭轉過來時她又對著爸爸的嘴親了一下。
而爸爸的反應卻是很淡定。
這樣的行為引起了很多網友的不滿:
女兒都這麼大了,還和爸爸這麼親密,性無知真的很可怕。
父母與孩子之間,永遠都該保持一條邊界線。
顯然,這對父女的關係已經“越界”。
親子之間毫無底線地親密,不僅毀掉孩子的界限感,還會給孩子帶來“性無知”。
美國學者約翰·佈雷蕭在《家庭會傷人》一書中提到了一個詞叫“隱性性虐待”:
如果成人在無主觀意識的情況下,破壞了兒童的身體界限感和兒童的性心理正常發展軌跡,隱性性侵害就發生了。
父母經常用親吻、擁抱甚至撫摸的方式來向孩子表達愛意,會誤導孩子分不清“愛”與“傷害”的區別。
一旦面臨傷害想到的就是“爸爸媽媽也是這樣對我的”,因此會毫無抵抗之力。
愛一旦過了界,很容易讓女孩成為受害者,男孩成為施暴者。
·對女孩而言:
爸爸和女兒過於親密,會造成性教育的缺失,女孩永遠不會知道“我要保護自己”。
一旦少了“身體界限”的認知,她就會降低自我保護意識,潛意識裡認為“別人和我親密,是很正常的”。
有一個10歲左右的女孩,在公交車上被一箇中年大叔抱在腿上撫摸。
旁邊的乘客覺得可疑就報了警。
結果發現這名男子與女孩並無親戚關係,所以構成了猥褻。
但女孩對這一切發展卻一無所知,在男子被帶走時,還主動求情說“是好朋友”。
·對男孩而言:
媽媽和兒子過度親密,容易誤導男孩“和別人親密接觸不用負責任”。
Huozun與母親的關係非常“親密”。
小時候媽媽走到哪裡都帶著他;
還曾經母親拍婚紗照,照片裡母親爬在他的大腿上、互餵食物。
他們的關係親密得彼此之間容不下第三個人。
Huozun也在母親的影響下,成了一個情感氾濫的人。
他經常用“玩”來形容他的歷任女友,還說:能和她們在一起,就是對她們的恩賜。
過度的親密,永遠不會讓男孩明白“我不能傷害別人”,最後可能因為缺乏責任感,而變成一個施暴者。
02
邊界模糊的父母,最容易“廢掉”孩子
電影《黑天鵝》講述了一段令人窒息的母女關係。
妮娜的媽媽因為意外懷孕而放棄了舞蹈事業,於是就將女兒當成了生命和夢想的延續。
她事無鉅細地照顧著女兒:
幫女兒檢查身體,幫她剪指甲,為她穿衣服,每天睡覺前幫她開啟天鵝湖的音樂盒提醒她的“夢想”。
但也嚴格地約束著女兒:
她不允許女兒有隱私,妮娜的房間門不能上鎖;
不允許她交朋友,一切都要按照她的意願來。
她總是對女兒說:我因為生下了你,才結束了舞臺生涯。
女兒在她的影響下,也覺得自己應該成為一個舞者,努力訓練,非常乖巧懂事。
但是媽媽對女兒的“控制”越來越嚴重,只要女兒有一點點反抗,她就認為女兒不愛她。
妮娜因為胃不舒服不想吃蛋糕,她就要將蛋糕倒掉,直到女兒吃了幾口,她才高興起來;
女兒因為焦慮而將手臂抓傷,她立馬拽著女兒手指將指甲通通剪掉。
妮娜一直被媽媽的“佔有慾”壓抑著,活得痛苦又麻木。
社會心理學上有一個詞叫“粘連性親子關係”:
指的是當父母對孩子愛到極致,就會演變成佔有慾,他會從感情到內心深處要緊密粘連,無法忍受孩子有任何的反抗。
這樣的父母會把自己與孩子當成“共生”的存在,無法區分“你是你,我是我”。
這種父母往往會在孩子的身上尋找自我價值,會毫無意識地將孩子視作自己的一部分來看待,內心有一種聲音是“你要滿足我,才值得被我愛”。
殊不知,父母對孩子的粘性越大,越容易“廢掉”孩子。
《媽媽悔過書》的作者李柳南原本有一對優秀的兒女,但是她卻親手毀掉了他們的未來。
為了讓兒女上名校,她給孩子規劃了一條“完美路線”。
她給孩子報很多補習班,逼著孩子去演講,讓孩子進入學生會。
不斷剝奪孩子的愛好:逼孩子讀書、阻止兒子學街舞、不關心女兒交不到朋友。
總是在給孩子灌輸“你們必須聽我的”,從來不在乎孩子願不願意。
孩子在她專制教育下,患上了嚴重的社交障礙,不僅輟學,還整天沉迷於網路。
當父母過多的把自己的價值投身到孩子的身上,所表現出來的形態就變成了“控制”。
內心始終覺得“我的孩子,就該給我期待”。
但是這種越位的親子關係,在孩子的眼裡愛就變成了傷害。
03
好的親子關係,愛都不會越界
心理學家海靈格在“家庭系統排列”中指出:
每個家庭成員都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角色混亂,家庭就會隱藏危機。
很多父母之所以很容易跨入孩子的界限,就是因為角色混亂,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
其實這世界只有三件事,自己的事、別人的事、老天的事。
父母要明白“孩子的事,是他的事”,我們不能侵犯他的界限,要把孩子當成獨立的人,才是父母應該做的事情。
因此,好的親子關係,都要“守住”這兩條界限。
1)保持身體的界限,讓孩子學會自我保護
3歲是孩子性別意識的分水嶺,孩子對性別意識的逐漸敏感,分得清男孩和女孩,這時候性教育已經啟蒙。
父母要隨時記住一句話“兒大避母,女大避父”,這是幫孩子樹立身體界限的起點。
洗澡時:女兒要讓媽媽幫忙、兒子要讓爸爸幫忙;
不要當著孩子的面脫衣服,上廁所要關門;
不和孩子過度親密接觸,比如親吻,同時引導孩子“自己的隱私,別人不能隨便觸碰”。
美國的一位媽媽,想要3歲的孩子做某事件事情時,都會輕聲徵求孩子的意見,哪怕是擁抱都不例外。
只有父母與孩子保持身體界限,孩子才會與他人保持界限。
2)“退出”孩子的生活,心理上要保持距離
李玫瑾教授說:
孩子12歲以後,父母要減少對孩子生活的干預,因為他長大了,需要用對待大人的方式對待他們。
有些事不適合父母親力親為,就需要讓孩子自己去做,孩子才會在體驗中明白“我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
父母只需要尊重和接納就好。
暢銷書《大學之路》的作者吳軍曾說:
我從不限制孩子做什麼,找什麼樣的男朋友;
對於孩子的生活,他總是說“隨他去”,管多了只會添亂,只需要在孩子需要的時候給意見就可以了。
父母要記住兩個關鍵詞“不插手”和“旁觀者”。
用傾聽和尊重來維持親子關係,才能讓孩子有主動接近父母的機會。
04
好的親子關係,要相處到一定的舒適度,就能在分寸感中找到“親密銜接”。
傳遞“我愛你”的方式不是身體的接觸,而是用邊界告訴孩子“我尊重你”,身體上的距離拉近心的親密;
對待孩子像成人那樣去愛,讓他明白自己與他人都是獨立的,未來才能在脫離父母之後保持自我獨立的人格。
信任、放手和尊重是支撐親子關係的核心;父母的退出才是維持“親密”最好的潤滑劑。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