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如何應對寒冷的冬季,如何禦寒?
在缺乏暖氣、空調的古代,冬季的禦寒可是關乎生命的大事,近代以來全球變暖嚴重,大多數地區的人們都無法感受到古時冬季的寒冷,更別提在明朝時期還經歷過人類歷史上為數不多的小冰河期,古代人們與寒冬鬥智鬥勇的經歷,一點也不比我們現代人差。
又不同於現代生產力的高速發展、工業產值肉眼可見的飛速增長,在那個農耕經濟為主的時代中,古人裡面穿著的保暖衣物,外面使用的烤火工具,無一不是親自動手、一針一線、一斧一錘地打造的。
如果我們想從小說中穿越到古代社會,想要有點什麼故事,不要說遇到宮鬥、戰亂、瘟疫這些事故,單單是在物資相對匱乏的世間去面對氣溫相對較低的冬天,要是找不到什麼有效的保暖手段,估計都活不過三集。
即便是再惡劣的生存環境,我們的祖先們也憑藉著他們的勤勞和智慧,克服了重重困難,才使得我們繁衍至今。那麼,如果我們在古代社會,面對寒冷的冬季,究竟該採用什麼樣的保暖手段呢?
你知道古人最常用的禦寒物品是什麼嗎?
“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白居易的這首《賣炭翁》是家喻戶曉的名詩,如果我們身處古代社會,第一個要想到的就是燒炭取暖。
炭火盆、火爐、熱水壺都是古人驅寒的良藥,這都需要木炭、煤、柴火等燃料,在房內放置這樣一個小熱源,能夠有效地使得密閉空間迅速變暖。
但是,是藥三分毒,火爐取暖搞不好就會變成一氧化碳中毒,那為什麼古人幾乎沒有發生過這樣的事情呢?
一氧化碳中毒除了碳,還有一個必須條件就是密閉空間,以古代大多數時期人均茅草屋、土屋等,密閉效果非常差,家徒四壁都是形容有錢人的。大多數家庭沒有足夠封閉的空間,大戶人家的房屋又比較大,因此鮮有一氧化碳中毒的事情發生。
再者,以當時的醫療水平,是不具備發現一氧化碳中毒條件的,大多一氧化碳中毒的人,可能就以被詛咒、被下毒等等具有“時代特色”的名義給安排了。
貼身的衣物,是保暖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了。遠古時期,人們使用狩獵得到的動物皮毛做成衣物,最典型的就是“裘”,比如耳熟能詳的“錦帽貂裘”“狐裘”等。
但隨著社會轉型從狩獵時代進入農業時代,以及人口的持續增長,沒有那麼多動物的皮毛供人類使用了,後來就誕生了葛麻、棉絮甚至是紙質的衣物。
中國的飲食文化也體現了古人的保暖智慧,飲酒、吃肉、吃火鍋等等,在今天看來是我們的娛樂社交方式,在古代可就多了一層保命的意義,不僅僅意味著填飽肚子那麼簡單,還是人們驅寒的主要方式之一。
飲酒後,酒精會帶著體內的熱量向外散發,讓人可以感覺到短暫的變暖,但單純地依靠飲酒來保暖,無異於飲鴆止渴。吃肉變暖最典型的就是吃羊肉,據現代研究者發現,可能是因為羊肉中含有大量的短鏈脂肪酸,能夠在消化吸收時產生熱量。
綜上所述,這樣看來古人的保暖方式也不少,且形式與我們今天見到的保暖措施大同小異,那麼他們的保暖神器究竟是什麼呢?以及上述的保暖方式,是古代每個人都能享受到的嗎?
為什麼古人缺少保暖措施依然能較好地禦寒?原來它才是神器!
“何不食肉糜?”晉惠帝司馬衷給大家留下了這樣一句喜聞樂見的言論,簡直是先於馬克思著作一千多年的“偉大預言”,一語道破了古代地主階級剝削人民的本質。
碳、皮草、棉裝、酒水、肉食等等,在今天看來依然價格不菲,普通人家仍不能每天頻繁使用他們來禦寒,更何況處於生產力更低下的古代封建社會呢?
王公貴族們使用的保暖方式,顯然是不適用於最廣大的窮苦人民的,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很少有皇帝能意識到“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大多數統治者對人民禦寒的關心都只是說說而已。
在這種情況下,廣大的古代勞動人民又是怎樣運用自己的智慧來保暖的呢?答案就蘊含在“勞動”二字之間,那就是運動。
法國伏爾泰說過一句名言:“生命在於運動。”這條格言雖然傳入中國的時間不早,但其中蘊含的道理卻早已深入人心,因為學者們不運動會變得不健康,而勞苦大眾們不運動真的可能會死。
中國古代長期處於小農社會,人們以家庭為生活單位,這就要求人們日常生活中所需的每一個物品幾乎都需要透過自己親手來製作,沒有多少剩餘的物品可供交換。
這樣一來,古代男女老少都長期處於運動狀態之中,而運動會燃燒身體內的熱量,雖然加速了人們所需食物的速度,但能保證人們在冬天不會被輕易凍死凍傷。
除此之外,運動還有著強身健體、驅除焦慮等等優點,不僅僅有利於古代人民熬過冬季,還有利於現在的我們的身心健康,每天保持著充足的運動,好過一切的保健品調養,大家又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