徹底魔怔了!韓媒叫囂稱為“阻止中國海軍東進”,須打造韓版東風-21D/26反艦彈道導彈。據環球網報道,韓國Naver網站12月19日報道稱,鑑於中國海軍在西海(即黃海)地區活動頻率的日漸提升,標誌著中國謀求將西海變為內海的企圖愈發強烈。為應對這一局面,韓軍須採用“非對稱戰略”,來阻止中國海軍在半島地區的東進。
緊接著隸屬韓國防部國防科學研究所在近期舉行的研討會上提出,應開發作戰用途與東風-21D/26類似的反艦彈道導彈,以此反制中國海軍。
在東海方向,中日兩國存在著釣魚島爭端,而在黃海方向上,中韓兩國則存在著蘇岩礁(韓稱“離於島”)爭端。釣魚島爭端關乎領土主權完整,因此中國政府在此問題上絕不可退,加之日本態度囂張,動作頻頻,“擱置爭議,共同開發”這一提議也被否決。蘇岩礁爭端則關乎海洋權益開發。
蘇岩礁距中國領海基點海礁247千米、距韓國濟州島149千米。距離雖近,但不論是該礁的發現命名,後續利用、以及勘探偵測,中國均領先韓國一步。而按照《聯合國海洋公約》來看,蘇岩礁處在中韓兩國專屬經濟區重疊區域內,黃海地區不僅擁有豐富的漁業資源,還蘊藏著一定規模油氣資源,因此,誰擁有蘇岩礁主權,就能在此地佔得經濟開發利用的先機。
韓國於1952年1月,由時任總統李承晚釋出所謂的“韓國水域保護宣言”,單方面宣佈蘇岩礁歸屬韓國管轄範圍內,所頒佈界線被稱為“李承晚線”,但國際社會對此不予承認。
由於蘇岩礁重要的戰略地位及附近海域豐富的油氣資源,韓國對蘇岩礁產生了不切實際的想法從上世紀80年代起,韓國又在蘇岩礁地區動作頻繁,建設所謂“海洋科學基地”、分佈有直升機停機坪、衛星雷達、燈塔、碼頭等建築物,想以此進一步確立其對蘇岩礁的主權範圍。對此,中國政府強烈反對,並與韓國展開磋商談判,依照目前進展而言,若想取得突破性成果,歷程將漫長無比。
韓媒提到的“非對稱戰略”,即非對稱作戰手段、而縱觀世界,中國在此領域內可謂是祖師爺的存在,而像伊朗、半島等國,則屬於學生輩。韓媒認為,在現有打擊武器譜系中,玄武-2系列彈道導彈最有希望升級為反艦彈道導彈的母體。玄武-2A/B,前者射程達300千米、戰鬥部載荷達500千克、2008年進入韓軍服役;後者射程達500千米、戰鬥部載荷不變,2015年6月初韓軍進行首次試射取得成功。
玄武-2A/B導彈外觀與俄製“伊斯坎德爾”戰術導彈類似,彈體尾部至中部平緩過渡、此外尾部還佈設有4副對稱截尖尾翼、戰鬥部呈兩級椎體設計。彈長約7米、彈徑0.8米~0.9米、採用固體燃料火箭發動機、戰鬥部為頭體不分離設計、有子母、爆破等多種型別。採用4軸機動發射車、導彈裝載至儲運發射一體的矩形箱內。
而於2017年6月下旬,進行首次試射並取得成功的玄武-2C彈道導彈,彈長約8米、彈徑約1米,射程提升至800千米、戰鬥部載荷提升至1噸左右。採用可分離彈頭設計、並在彈頭裙部佈設有4副截尖三角形空氣舵、與尾翼呈直線排列。發射車由4軸改為5軸重型越野卡車,制導系統採用慣性制導+衛星導航+雷達區域相關制導末端修正等多種,使得該彈在提升射程及戰鬥部載荷的情況下,擁有較高精度。
此外,還有於2020年7月取得首次試射成功,射程達800千米、戰鬥部有效載荷達2噸的玄武-4彈道導彈。除玄武-4處於測試階段外,以上三款玄武-2已進入韓軍中服役,並積極謀求多基部署發射能力(如玄武-2C搭載至“安昌浩”號常規潛艇上,並取得發射測試成功)。
儘管韓國雄心壯志,但要想借此為基礎,發展出同東風-21D/26一般的反艦彈道導彈,並不是那麼簡單。如果韓國謀求韓版東風反艦彈道導彈的射程超過1500千米的話,首先須建立起戰略戰術偵察系統。該系統需將目標探測、通道組織與目標指示功能涵蓋其中。為此,就要利用天基衛星、天波超視距雷達、戰略偵察機/預警機、無人機及偵察船等裝置而服務。
其次則是遠端通訊系統、當戰略戰術偵查系統發現打擊目標後,就需藉助衛星通訊、短波/超短波/長波無線通訊、資料鏈等通訊平臺傳輸至武器平臺、實現持續性、不間斷的指揮。但由於目標較遠,此時低軌衛星、預警機/無人機、警戒艦艇/偵察船等裝置,無法與作戰平臺進行通訊傳輸。此時就需藉助通訊衛星與中繼衛星進行資料傳輸,還需與地面測控站進行通訊傳輸,由此構成天基探測傳輸體系,才能實現對反艦彈道導彈的全程遙控、從而確保命中精度。
再者就是建設一體化指揮系統,反艦彈道導彈遂行作戰,一定是以體系化方式出動執行的。而一體化指揮決策則由預警探測、資料融合/分發、指揮決策、目標分配和火力分配等環節所組成,可謂是缺一不可,如一環不穩,則功虧一簣。
最後則是反艦彈道導彈本身,這裡面門道非常多,比如導彈總體設計、動態控制技術、導引頭技術、隔熱與天線罩技術等。在高空高速飛行狀態下,如何保持導彈外形及結構完整,以及氣動最最佳化;打擊階段內能否透過動態控制,從而提高導彈精確制導能力;導引頭則關於目標探測並準確識別、抗干擾及高速資料處理能力;隔熱技術自不必說,而天線罩則關乎導引頭資料接收、是否能在大熱流狀態保持結構完整等。
以上便是研製出一款成熟高效,能在關鍵時刻發揮決定作用的反艦彈道導彈的必需技術,可這對於韓國而言,無異於是四座大山,況且從外援階段而言,根本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得到並消化吸收。以歐洲軍工實力而言,夠嗆;以美國軍工實力而言,不賣,抑或者是小幅度多門檻輸出;以韓國自身軍工實力而言,想都別想!所以韓媒的狂妄叫囂、以及韓國軍方有關機構的研討會結論,對於現階段韓國而言,不亞於是天方夜譚。
再者,不論是“乾爸爸”美國,還是世仇日本,目前都沒有絕對把握,聲稱自己能有效阻止“中國海軍東進”。那就要試問韓媒,到底是何人給的勇氣,能在一個擁有反艦彈道導彈打擊體系健全、威力超然的大國面前,如此信心十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