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軍事領域,一直有部隊戰鬥減員30%必須撤退,戰鬥減員50%將失去戰鬥力的一道“鐵律”。但這條鐵律在中國軍人身上失效了。在抗美援朝戰場上,志願軍面對敵人的飛機大炮死戰不退,甚至在上甘嶺戰役中,我軍15軍45師134團8連出現了 多次增兵、陣亡率達500%的情況。所以戰鬥減員30%必須撤退的鐵律,為何在中國軍人身上失效了?
現代軍隊的建制
其實之所以有這種“鐵律”,是大眾對於現代部隊的誤解。戰鬥減員30%必須撤退說的是以師、軍級及以上建制單位,而並非連排級單位。像一個步兵班十來個人,死個五、六人照樣有戰鬥力,死到只剩一個人仍舊繼續戰鬥的例子比比皆是。
但這種情況放到師、軍及以上建制就不行了,因為大型單位並不是所有人都是一線部隊。一個集團軍有大量炊事班,有運輸部隊,有勤務連,有通訊連,加上指揮機關這些雜七雜八的單位,一個集團軍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人都是“非戰鬥人員”。
因此以美國為首的很多國家提出過陣亡30%必須撤退,甚至是可以投降的戰鬥條例,因為當一個大型單位減員30%時,它的戰鬥人員已經犧牲過半。當一個大型單位減員50%以上時,它的戰鬥人員已經犧牲得差不多了,剩下的人很難再集合起來並對敵人發起有效突擊。
其實即使是志願軍的大型單位,除非是執行極具戰略價值的任務,不然在部隊戰鬥減員30%時也會尋機撤退。因為大型單位在短時間內失去大量戰鬥人員後會出現戰鬥力斷崖式下跌的情況,但部隊經過重組,將非戰鬥人員編為戰鬥人員又可以讓戰鬥力恢復到一定程度。像抗美援朝時期的第38軍112師335團在松骨峰阻擊戰之前就經歷了大量戰鬥減員,但他們在短暫修整重組後,在松骨峰阻擊戰中打出了非常強的戰績。
志願軍的求戰意志
當然,相較於其它國家的軍隊,志願軍的戰鬥意志高了不止一個量級。當他們執行極具戰略價值的任務時基本是不計傷亡的,否則也不會出現血戰長津湖、15軍45師134團8連在上甘嶺戰役中陣亡500%的案例了。
不過部隊戰鬥減員30%必須撤退,戰鬥減員50%失去戰鬥力的“鐵律”之所以在我軍身上失效,不單單是我軍戰鬥意志過人的原因。從古至今,有著志願軍這種求戰意志的軍隊雖然少但並不是沒有,像滑鐵盧戰爭中,拿破崙手下的部隊有不少戰至最後一人的例子。我軍之所以打破這種鐵律,還因為我軍有著遠超任何一支人類軍隊的組織能力。
志願軍的組織度來源於何處
從工農紅軍開始,新兵入伍的第一件事就是做思想政治,讓他知道為何而戰。做思想政治之餘,基層士兵也得學習戰略戰術。到了抗美援朝時期,我軍基層士兵也會有機會知道整個朝鮮戰場的戰略大方向。在這種背景下,戰士們知道自己執行的任務是出於什麼樣的戰略,然後能非常靈活得完成戰略。即使整個旅,整個師被打散了,剩下的人也能拼成一支步兵連、坦克營等單位繼續執行某一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