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華兒女》李玲
編輯|陳晰
2021年6月25日上午,在雄壯嘹亮的國歌聲中,中國海油“深海一號”超深水大氣田投產儀式在北京和南海氣田現場隆重舉行。北京會場、氣田現場以影片連線方式召開,氣氛熱烈。當“深海一號”超深水大氣田火炬熊熊燃起,全場響起熱烈掌聲。
擁有1500米水深、兩艘“遼寧艦”的排水量、三項世界首創、十三項“國內首次”的全球首座十萬噸級深水半潛式生產儲油平臺“深海一號”傲立南海,一座24萬個零部件的大國重器面世。就此,儲量超千億方,年產天然氣超30億方,我國首個自營超深水大氣田揭開神秘面紗。
這一天,我國海洋石油勘探開發能力進入“超深水時代”,並把開啟南海深海能源寶藏的“鑰匙”握在手中。怒海爭鋒,中國人第一次在1500米深的浩瀚南海站穩腳跟。
七年磨一劍。挺進深海,是夢想與勇氣的征途,是智慧與奮鬥的篇章。當見證這個迄今為止中國油氣開發史上第一個完整意義的巨型深水專案,在經歷了百折千回的攻堅克難,一步步從藍圖變為現實的這一刻,中海油研究總院工程研究設計院院長朱海山不禁熱淚盈眶。
李達(左三)在向朱海山(左二)和賈魯生(左一)等人講解立柱內開發凝析油艙的創新思路
這一次向海洋深處的衝鋒號角,映照中華民族向海圖強的時代印記,再次激盪他作為老海油人的民族自豪感,這一刻,朱海山的思緒被拉回到七年前的那次會議。
“青年科技工作者要敢於直面質疑,不畏權威”
2015年5月的北京,草長鶯飛,陵水17-2氣田開發大思路研討會在這裡召開。相較室外的春光明媚,會議室的氣氛卻頗有幾分黑雲壓城的意味。中海油研究總院“深海一號”氣田開發專案經理朱海山放下手中的紙筆,將各攻關小組的專題研究成果連點成線,侃侃而談。結合一張張幻燈片的播放,在“深海一號”大氣田就近部署一座深水浮式儲油生產平臺進行氣田開發的思路呈現在與會人員面前。迎接他的卻是接二連三的質疑。
“何必另起爐灶,為何不直接採用荔灣模式?”
“難度係數這麼高,這個風險我們承擔得起嗎?”
自南海勘探發現“深海一號”大氣田這些年,朱海山所面對的類似質疑就沒有斷過。
2014年,在距離海南島150公里的瓊東南盆地勘探發現“深海一號”大氣田,探明儲量超千億方,所在海域水深約1200至1500米,屬於超深水。深水開發不只是“水深”,其對技術、裝備能力、關鍵設計指標要求極高,所在海域颱風頻發、地質災害複雜,投資費用高昂,如何實現深水油氣田經濟開發一直是項世界級難題。國際上只有少數幾家大型石油公司具備深水開發技術能力。
難度大、任務重,如何將深水油氣開採出來?總體規劃和設計任務落到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下屬的中海油研究總院有限責任公司。彼時,中國海油集團已經掌握300米水深油氣田開發,但對於深水氣田涉足未深,由“淺”入“深”,從開發模式到規劃設計,從作業資源到人才隊伍,從技術到管理思路,幾乎沒有實踐經驗。
為完成進軍深水開發的使命,專案經理朱海山唯才是舉,調集60多名以28至35歲青年為核心的青年攻關隊伍,組建“深海一號”能源站研發設計團隊。“深水專案就得解放思想,跳出條條框框,用創新思維來推動!”朱海山說,青年人才是科技創新的新生力量,青年科技工作者要有不斷攻堅克難向科技創新要答案的執著和堅持。他鼓勵青年科技工作者要有敢於打破陳規,敢於挑戰權威的精神。
“沒有先例,就開創先例。沒有標準,就建立標準”
“您放心,深水這一步,我一定帶著大家邁出去!”朱海山清楚地記得,2014年秋,他向時任研究總院海洋工程總師李新仲的承諾。
組建專案團隊時,朱海山看重的不是職級、資歷,而是創新精神和拼勁兒。他大膽啟用一批當時尚且“名不見經傳”的年輕人,並鼓勵他們放手去做。當時還是普通工程師的李達(現任中海油研究總院工程研究設計院結構總師)就是其中之一。
李達(左一)向朱海山提出國內第一個深水半潛儲油平臺方案並進行驗證
“中海油的深水氣田要開發,有啥想法嗎?”
“我可以試試!”有人看來是望而生畏的難題,對於李達來說卻是激發鬥志的良藥。“作為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背景工程師,開發中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深水浮式生產平臺,是我長久以來的夢想”。
2005年到中海油研究總院,比起院裡深耕幾十年的老專家,李達在深水浮式生產平臺研發領域經驗算不上豐富,但多年來,他和同伴們積累的FPSO(浮式生產儲油裝置)設計經驗,以及對南海海域的瞭解,給了他迎難而上的底氣。為此,他擔任了專案副總經理,浮體組負責人。
2015年,國際油價斷崖式滑落,國內海洋工程行業狀態也比較低迷。面對這個不利因素,到底何種浮式平臺才是中國第一個深水自營氣田的最優解?
“安全標準和環境保護標準這兩道紅線不能逾越,標準都不能降低,其他放開手腳創新。”朱海山鼓勵技術人員充分解放思想,不拘泥於經驗,不侷限於常規,從技術創新上敲開降本之門。
然而,“第一次吃螃蟹”是有一定風險的,推動專案摒舊立新不僅需要強烈的擔當精神,也需要大量的自主研究和技術攻關。
李達經過一番深思熟慮,開始工作安排:“小白,你先研究一下半潛式平臺;易叢,你先研究SPAR和圓筒形FPSO;李剛,你研究FLNG。”
年輕的團隊經驗相對欠缺,而且陵水17-2氣田周邊只有幹氣輸送管線可依託,油藏複雜、環境條件惡劣、水深大,再加上國內船廠碼頭水深有限、建造能力有限……雖然大家工作熱情高漲,但一個一個技術難題接踵而來。
“達哥,FLNG用在1500米水深,這個單點方案該如何設計?”
“達哥,SPAR對國內船廠要求挺高的,這個安裝怎麼辦?”
“達哥……”
一群懷揣著深水夢想的青年科研工作者,面對“深海一號”這一我國首個自營超深水專案,沒有標準可循,沒有經驗參考,一切都是摸著石頭過河。
“沒有先例,就開創先例。沒有標準,就建立標準!”
為克服設計經驗不足的短板,團隊每人主動將自己每週工作時間提高到72小時以上。專案組一方面全面對標國際上25個典型深水氣田的開發模式、技術方案、建設實踐經驗與教訓,另一方面充分調研、瞭解國內建造資源進行定製化設計,以期大幅降低工程投資。
“新建一根油管線,需要增加8億元人民幣的投入,嚴重影響專案效益”,朱海山在一次專案討論會上說,“如果不方便管輸,能不能試著將凝析油儲存在立柱裡?立柱裡儲油沒有先例,安全問題能不能解決?”
面對著連珠炮似地將問題丟擲來的朱海山,李達沒有慌亂,而是用實際行動回答了這些問題——他帶領團隊借鑑“保溫瓶內膽”的理念,創新地在平臺的每個立柱內開發5000方的凝析油艙,成功地解決了凝析油儲存的問題。
“海底生產的油氣水透過東西跨度約60公里的管線輸送至‘深海一號’能源站上處理,處理合格後將凝析油直接儲存在“深海一號”能源站立柱上”, 讓 “深海一號”佇立在海上的這四根巨型柱子成了“深海一號”的儲油裝置。這成為世界上首個以“半潛式生產儲油平臺+水下生產系統”模式開發的大型深水油氣田,開創了半潛式平臺立柱儲油的先例。
這一創新開拓的“中國模式”,不但能使氣田增產近30億方,使得專案開發成本和建設週期相比國外同體量專案雙雙降低1/3,還將在未來30年的持續開發中,為粵港瓊三地貢獻清潔天然氣560億立方米。
團隊邊研究、邊設計、邊創新,從技術方案的可行性到對每一個細節的把握,都“錙銖必較”,小心驗證。無數次的工程方案最佳化,逾百次的技術交流,多次赴企業實地調研,都化為實實在在的技術成果。在積極推進“深海一號”能源站建設過程中,自主船型及設計技術體系、設計軟體開發、測試裝置及試驗技術、在位監測智慧化等6項關鍵核心技術逐一實現突破。
青年科研人員勇敢挑起建立中國深水標準的使命,制定了各專業領域設計規程、指南等20餘項深水平臺及立管技術標準,構建了基於商業程式和自主開發軟體的深水工程設計軟體技術體系,建立了1500米水深油氣田開發技術的“中國標準”。未來,隨著中國南海深水油氣開發步伐進一步加快,一整套深水工程設計體系將會迎來更大的推廣應用空間,助力我國深水油氣開發再上新臺階。
“堅持到感動自己,拼搏到竭盡全力”
2015年初春,浮體工程師白雪平拿著調研出來的船廠資料,鬱悶地說,“我調研出來的國內船廠水深都在9米左右,這對我們主尺度設計太難了”。
“這個水深確實比較有挑戰,那我們換個角度,試著將浮箱的寬度和高度在工業界常規做法基礎上增加一點,哪怕突破工業界的天花板2.0,我們也要嘗試”,李達說。一番話讓易叢茅塞頓開,立馬“滿血復活”,繼續投入工作。
在團隊青年眼中,李達總是雷厲風行,成竹在胸,面對各類難題,從沒有過退縮,見招拆招。在辦公室裡,經常能看到他在翻閱各種資料。他自己動手編制半潛式生產平臺主尺度規劃軟體,一版一版地試錯,從中找出最優的主尺度。
2018年1月上旬,陵水17-2FEED設計順利透過審查,他在講臺上全面介紹半潛式儲油生產平臺總體方案,這距離他父親離開不到1個月。
“每個人都像河中的水滴,忙碌而易逝。只有把短暫生命交付到社會使命中,水滴才能變成河流、匯入深海,小我才能成就大我,生命才會博大、美好、深邃”,對於“深海一號”這個專案,李達沒有想過任何退路,“無論面臨多大挑戰,都要拼盡全力”。
晚上7點多,辦公樓裡總是燈火通明。賈魯生拿起電話,撥通他再熟悉不過的座機號碼。“師傅,您還沒下班吧,我上去找您一下”。放下電話,他趕緊乘電梯趕往賈旭的樓層。 賈魯生已經記不清這是第多少次在下班後“騷擾”師傅賈旭了。
賈姓師徒“二人組”在中海油研究總院已傳為美談。賈魯生參與“深海一號”專案開發時僅27歲,徒弟“小賈”跟著師傅“老賈”在立管研究領域邊學邊悟,不斷前行與成長。在現在已是海管室主任的賈魯生眼中,師傅賈旭一直是他科研路上的標杆與旗幟。
賈旭(中)和李達(右一)、賈魯生(左二)、易叢(右二)等青年探討深水半潛式生產儲油平臺“深海一號”模型
30年前,賈旭與海底管道結下了不解之緣,攻關足跡遍佈淺灘、陸地高寒地區到1500m深水海域。30年潛心研究的堅守,對立管科技領域的執著精神深深打動著年輕的小賈。在“深海一號”專案中,時任研究總院工程研究設計院結構總師賈旭,負責浮體、繫泊、立管的技術把關,這次難得的學習機會,他決心跟隨著師傅幹到底。
“鋼懸鏈立管在南海根本就不能用,荔灣3-1氣田當年就讓外方評估過……”
這句話賈魯生在不同場合多次聽到,而師傅賈旭總是微笑著,並不多做辯駁。賈旭告訴他,評價立管能用不能用,要綜合考慮浮體形式、繫泊和環境因素,不能因為既往專案特定情形下的分析結論就把一種好的立管系統“一棍子打死”。“立管和浮式平臺一定要綁在一起做設計!不要輕易地說不合適”。
技術上的攻關和突破總會伴隨著各種各樣質疑的聲音,潛心專注於自己的研究,秉承嚴謹縝密的科學作風,堅守求真務實的初心使命,是賈魯生跟師傅學到科研攻關路上最受用的品質,也是他在無數個忙碌的日日夜夜裡堅持下去的動力。
在賈旭的帶領下,在對鋼懸鏈立管在南海區域應用可行性的不斷討論和質疑聲中,迴圈最佳化,科學研判,賈魯生和團隊青年一道,打破了南海惡劣環境不適用鋼懸鏈立管的論斷,逐步夯實深水立管自主工程設計的根基。
2021年2月28日,隨著柔性接頭緩緩放置在“深海一號”半潛式生產平臺浮箱外側的託籃,國內首根深水鋼懸鏈立管成功在“深海一號”大氣田就位,“深海一號”半潛式生產平臺和鋼懸鏈立管完美結合,將在未來30年內經受驚濤駭浪的考驗。
而就在此時的南海,身著紅色工作服,頭戴白色安全帽的侯靜在海上作業平臺已經兩百多天。
11月23日,當記者聯絡到她時,由於海上起風,不得不回到錨地。即使這樣,她仍然吐得昏天黑地,不得不躺在床上休息,“吐完了喝水,然後再吐,反正不能讓胃空著”。晚上,她索性把被子鋪地上睡。
2015年侯靜參與“深海一號”設計工作,於2018年4月調至外地專案組參與陸地設計和建造,2020年5月轉移至海上施工,“深海一號”大氣田建設的各個工作地點,都留下了她的身影。在塘沽設計現場,侯靜和設計人員討論設計和施工方案;在青島建造場地,她爬上平臺進行立管的清管試壓工作;在煙臺大合龍場地,在凌冽的寒風中,侯靜和男同事一起在零下十幾度的大雪天,在平臺上測試立管提拉裝置;在鋪管船和工程作業船上,各個作業站點認真檢查施工質量;在嚴重的疫情期間,連續兩次在外籍鋪管船上工作68天,監控施工質量,最佳化施工工序,共計節省18個船天、6000多萬元船舶費用。
2020年在海上連續奮戰105天。2021年春節前接到出航通知,她沒有多餘的話語,背起行囊,在海上連續奮戰接近200天。她每天第一時間更新每條船的關鍵作業資料,實時調整作業計劃,最終海上作業較計劃提前16天完成所有的工作,節約費用上億元,併為投產打下堅實基礎。
為了更好、更主動地把控細節,掌握每條船的作業內容和流程,及時解決現場出現的問題,作為專案組“深水管纜部”經理,侯靜一直是大家的主心骨,大家都說“看到侯姐我們就覺得安心”。自2020年開始海上作業兩年來,侯靜一直堅守在一線現場,她說“最怕晚上接到電話,心裡想會不會有什麼事情發生”。
2021年1月,煙臺半潛平臺建造場地,即將拖航前侯靜與專案組船體部經理吳堯增合影
“堅持到感動自己,拼搏到竭盡全力,”,成為“深海一號”團隊的工作信條。就是在這樣的種種挑戰中,肩負中國海油挺進深海的情懷和使命,李達、賈魯生、侯靜、易叢等青年工程師以及千萬海油人共同奮鬥並努力著。七年磨一劍,無數個“中國深水”紀錄的背後是他們辛勤的汗水和數不盡的不眠不休之夜。
“為掌握深水自主設計能力,我們一起拼一把”
“總院也要花錢請外方設計吧?”
面對當時外界的質疑,專案經理朱海山決心要爭口氣,透過自己的隊伍做出可靠的深水開發方案,真正把技術掌握在中國人自己手裡。
“這個專案的設計挑戰肯定是空前的,但深水立管自主設計的主基調不能改,不能走回頭路”。“國外優秀公司都有內部設計工具和前後處理軟體。咱們不能奢望別人把現成的東西送上門,編制自研軟體這件事宜早不宜晚。”專案副經理賈旭向科研人員強調。
“如果自己沒有深入研究,沒有過硬的資料,就無法做到真正的高手過招,技術交流就只能浮於表面,也就失去了其能達到的深度。”專案副經理李清平說,只有自己親自動手,才會主動將所有可能的方案以及每個細節都考慮到,從而做出決策,並從中發現可能存在的方案最佳化空間。
2016年8月15日,團隊在美國Technip公司調研國外深水開發模式
自主設計既要實現自我突破創新,降本增效,也需要獲得他人的認可,證明可行,與國外有經驗的專家交流就成為必選之路。而技術交流是一種無聲的較量。手中有牌,才有話語權。
2017年7月,“深海一號”大氣田開發專案進入前端設計階段,研究總院的年輕工程師即將奔赴休斯敦與SBM公司(SINGLE BUOY MOORING)共同開展設計工作。
在聯合設計伊始,李達就給船體分專案組的成員提出了要求:裝載計算驗證分艙、聚酯纜繫泊力篩選、臍帶纜形態校核、船體結構尺寸校核這些設計報告,外方完成後一定要再驗證。
很快就傳出了不解的聲音:“這些設計檔案按理不屬於我們總院的設計檔案,若要驗證一遍,工作量會很大,有必要嗎?”
“有必要!”李達的回答十分乾脆,“這些都屬於非常重要的設計工作,我們要把這次聯合設計當成一次寶貴的學習機會,為掌握深水自主設計能力,我們一起拼一把”。
深海油氣開發之“難”,難在關鍵核心技術掌握在國際少數公司手中。為了讓團隊成員快速掌握技術上的難題,李達組織各類設計技術培訓,讓團隊成員掌握了耦合分析軟體應用技巧、氣隙修正方法、聚酯纜繫泊設計、模型試驗資料處理方法等,組織17場在外方假期進行的內部培訓,讓大家快速掌握聚酯纜動態剛度模擬、鋼懸鏈立管分析方法。
當團隊在休斯頓宣講“深海一號”能源站設計方案時,國際著名深水公司對中國海油的技術方案大為驚歎,“深海一號”能源站的“路演”大獲成功,取得了國際權威機構頒發的《半潛式生產儲卸油平臺型式認可證書》,技術創新實現了最終落地,節省凝析油外輸管線工程投資。
2016年8月16日,團隊朱海山(左四)、李達(左二)等人在休斯頓向EXMAR公司宣講“深海一號”大氣田開發方案
“掌握核心技術才能掌握主動權、話語權”,年輕的工程師們深知這個道理,誓將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裡。按照“研究-創新-驗證-轉化”的工作思路,團隊完成了2項世界首創、7項國內首創的關鍵技術創新,所有研究成果都在氣田開發專案中得以轉化,打破了常規“先科研、再生產”、成果轉化平均需要5-10年的慣例。完成半潛式平臺立柱儲油技術等10多項國際或國內首創技術,申請發明專利20餘項,為打造“大國重器”貢獻了“中國設計”的智慧力量。
用不到10年時間培養了一批年輕的深水浮體、繫泊、立管、結構技術專家,改變了國外深水工程專家培養需要20年的慣例,這支深水青年人才隊伍,團隊執行力強,協作好,衝勁足,已成為中國深水工程技術的領頭雁、 “國家隊”。
目前,“深海一號”能源站研發設計團隊成員已經在更重要的崗位上,他們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囑託,繼續踐行“開發藍色國土、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使命,圍繞實現深水油氣開發科技自立自強這一目標,瞄準“國際深水工程一流研發設計能力”,深入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在深水工程領域持續創新,為實現深水開發能力全面突破而持續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