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打形意劈拳起鑽時,不要一隻手向前鑽出很遠了,另一隻手還放在肚子下邊,應該前手一起鑽,後手就緊緊跟在前手腕後面,在臉前合抱蓄力,然後發抖炸勁向前劈出,這是當年南京國術館定的架子。
1993年,曾在南京國術館工作過的裴錫榮老先生秘密地對他的弟子殷慶珠說:“我的形意跟別人都一樣,只有一點不同,就是起鑽跟手,這一點是南京國術館定的”。裴老先生一生寫過不少書,也許上帝召走一個生命來得太突然,也許家藏寶貝不願與人分享,他的著作裡從未提及此事。我與殷慶珠先生商量,還是把它貼到網上,與朋友們“資源共享”。為此我還做了個影片傳上去。
在搏擊時後手放置的位置非常重要,不論拳擊、散打,後手都在臉前眉側,八卦掌後手在前臂的肘內側,強調兩手的合抱勁,形成一道弧形防線。據姜容樵老先生說,當年郭雲深與董海川切磋武技後,決定把形意拳的後手提高,放到前肘附近。但是今天看來,這個位置還是過於低。人體最要害部位莫過於頭,而搏擊時頭又必須處在前沿陣地,因此必須有重兵把守這個“司令部”。我進攻的目標也首選對手的頭,從我的頭到他的頭距離最近,因此,把兩手放在頭附近,不論防守還是進攻,都是最佳選擇。(關注形意拳公眾號,每天分享更多專業資訊)
形意早有“虎抱頭”之說,食肉動物搏鬥時,它的倆“手”就放在頭附近並迅速向對手的臉、眼叨去。老虎捕獵,一下子抱住獵物的頭,一口咬斷它的脖子。可見“虎抱頭”不但要抱(保護)自己的頭,還要抱(擊打)對手的頭。前些年有些武術家還討論過究竟是“虎抱頭”還是“虎豹頭”,那還用說嗎,“虎豹頭”是個名詞,只是嚇唬人的花架子,“虎抱頭”才是技擊。
古拳譜交手要訣說;“凡與人交手,兩手務要抱住,慎勿散亂,如行兵與紀律”。這是鐵的紀律,不管中國拳還是外國拳,都不能違反。實在累了,放下一小會,還得抱起來。實在抱不起來了,裁判就會終止比賽,你輸了,再打就會出危險。
把後手還放在肚子下邊,據說是為了“護襠”,這就把自己各“部隊”的防區弄亂了。手護頭、護心,肘護肋,膝護襠。形意步子一站,前腳內扣15度,後腳橫開不超過45度,這樣,雙膝都是內扣的,他的腳即使在我兩腿中間向上踢也會被膝擋住,根本踢不到襠。如果覺得不保險,可以向裡合一下膝,抬一下腳,自可破解彈踢,“五行本十五道關,無人把守自遮攔”,何須用手?泰拳教程把人分為三段,上段用手防守,中段用手、肘膝相連防守,下段用膝、腿防守,因為用手防下段則頭部空虛,很容易被擊倒。
不但兩手不能遠離頭,兩手本身也不能遠離。用兵佈陣都講究“緊縮兵力”,兵力分散就會被各個擊破。兩個兵團必成“犄角之勢”,一手出擊,一手看家。防守則互為救應,進攻則互相配合。一隻手已經鑽出去老遠,與敵人接上了火,另一隻手還在肚子底下按兵不動,這是不可思議的。所以一手鑽出,另一手必須緊緊相隨,前手是偵察兵,後手是埋伏的大部隊,前手是“驚手”,後手是重拳,前手破壞敵人的防守,後手就是致命的一擊,瞬息萬變,間不容髮,兩手距離稍遠就失去戰機。形意拳任何一個招法的實際運用都離不開兩手緊緊相隨,一隻手擊打時另一隻手也不能閒著,不是控制敵手就是守護中門。形意拳諺早就說了“出洞入洞緊相隨”,就是說的兩手緊緊相隨。
起鑽並不是要把手鑽得離頭很遠,而是兩手在臉前擰鑽裹抱,是身子主動向前貼近自己的雙手,透過“人追手”,實現“縮”。在後腳向前與前腳踝相摩的一剎那,雙拳擰抱收縮蓄力。形意拳講究“一存、二踐、三就、四鑽”,“存”就是把腿弓起來,“就”就是向一塊收縮。就是“全身百骸一齊收”。手向上起,身必向下縮,這是矛盾勁,矛盾勁是短打拳的理論基礎,說來話長,不說了。有收縮才有彈發,任何動物在準備發起進攻前都要先“縮”,人也不例外,起鑽就是劈擊前的一縮,叫做“就如蛋,去如箭”。所以起鑽的要領是:腰向後弓,命門吸丹田,尾閭下垂,向前兜。全身象壓緊了的彈簧,只要意念一動,就會吐氣發力,脊尾抖顫,像箭一樣彈發出去。(關注形意拳公眾號,每天分享更多專業資訊)兩手在嘴前擰旋合抱具有橫豎二勁,合抱是一個橫勁,這個合抱勁催著兩手螺旋前鑽,就是用橫勁把豎勁擠出來,在前鑽時小臂的斜面在遇到豎勁時也會分離出一個橫勁,於是,起鑽就具備橫豎二勁,像抱著一杆槍,見橫破橫,見豎破豎,把敵人的防守陣地撕開一道口子,“落翻”劈擊就順理成章了。
起鑽的過程是“縮”、是“吞”,落翻劈擊那才是“發”是“吐”。不論是對手來攻,還是我進攻遇到對手的抵抗,都不要硬頂硬抗,第一反應該是把力點“吞”進來。
物理學告訴我們,外力對剛體轉動的影響,不僅跟力的大小有關,而且跟力的作用點位置和力的方向有關。力矩M=力的大小F和力臂d的乘積。當我們推門的時候,力的作用點離門軸越遠越省力,離門軸越近越費力。“手是兩扇門”,我的手伸得越遠,人家推起來越省勁,我的手離自己軸心越近,他推起來越費勁,我把力的作用點“吞”進來,使力點離我的軸心儘量近一點,離他的軸心儘量遠一點,我就可以用小力勝他的大力。人的力主要在腰身,發大力時必然使手臂貼近腰而不是把手伸出去。比如擰一個小藥瓶蓋伸著手擰就行了,擰一個很緊的酒瓶蓋就得把手臂貼近自身。起鑽時把一隻手伸出老遠,先不說它鬆散不嚴密,僅在力學上就先輸一籌。
擊打是一種“親密接觸”,形意拳主張“腳要過人,身要欺人,力在身後”。“過人”就是一種“負接觸”,步法和力道是一種“穿透”。必須透過“起鑽”把身子貼上去,企圖用“起鑽”把對手裹截頂走或架開,距離就會越來越遠,達不到貼身的戰略部署。
怎樣把力點“吞”進來?他向我衝過來時我把力點吸進來,他進行防守,甚至抓住我手向後拉時我就主動把身子貼上去,不論“吸”或“貼”都是追著手走。叫做“人追手”。可知“起鑽”並不是挺著拳頭往前頂,而是身向前貼,手向後吸,努力使口接近手。形意拳諺說“三口並一口,打人如同走”。三口者,兩隻手的虎口加上嘴也,三個口併成一個口,就是三個口成一條線或品字形,向前走,吞進力點,撕開口子,重手出擊。
“形意形意”,不能光說“形”不說“意”。前面是從“形”的角度說“起鑽”,那麼怎麼從“意”的角度理解“起鑽”?古人把“意”分為四種:來意、去意、防意、打意。那麼“起鑽”屬於來意,“落翻”屬於去意,“起鑽”屬於防意,“落翻”屬於打意。(關注形意拳公眾號,每天分享更多專業資訊)
不要輕視來意、防意。有來才有去,又防才有攻,有縮才有伸,有拉弓才有放箭。形意拳譜上明明寫著:此拳“尚守不尚攻”,“尚柔不尚剛”。形意拳初級功夫是“明勁”,二層功夫是“暗勁”,高層功夫是“化勁”。
當然,來、去、攻、守都是可以相互轉化的,驚手也可以變實手,“起鑽”也可能變成直接打擊,這要根據對方的反應而定,但是不管作為“驚手”還是作為“實手”,兩隻手都得緊密配合,如影相隨。一隻手起鑽,另一隻手不動是不行的。
至於“落翻”劈擊的練法,開始時可以邁大步走“長勁”,所謂“後腳如推車,前腳如犁地”。但是,這種“推車勁”是不能打人的。要逐步提高,追求鞭子勁抖炸勁。我在起鑽時已經貼住敵身,制住敵手,劈擊就在方寸之間,要在快、準、狠、脆、穿透力,何須上大步。
姬隆豐創的形意拳是什麼樣子無從考證,但決不會是一隻手前鑽另一隻手還放在肚子下面的狀態。如果說姬隆豐根據“嶽武穆拳譜”創形意拳,那麼岳家散手“單邊待敵式”雙拳在臉前相抱,跟拳擊差不多。如果說形意拳脫胎於大槍,那麼大槍的扎槍就是“起鑽”,劈槍就是“落翻”,扎槍的動作正好是兩手在臉前相抱三口成一線,絕不可能一隻手端著槍往前鑽。
我們再來看看比較古老的形意拳,叫做“四拳八式”,翻開寶鼎1931年的遺著《形意拳譜》,覺得一點都不像形意拳,可是,那才是形意拳的“中國猿人”。老形意四拳八式,雖然只有八個動作,卻是式式從實戰出發,都可以在岳家散手裡找到它的影子。要說他是從嶽武穆那裡悟出來的,我信。
四拳八式一開始叫“頭拳”,就是左手撫在右腕內側抱勁,全身縮得像一個“蛋”,然後像箭一樣鑽打出去。技擊意義十分明確,這個就是岳家“通天錘”“纏鑽手”。再如山西戴家心意拳,也保持著傳統的擰鑽裹抱的“小架子”。所以,南京國術館定下來的這個起鑽時後手附在前手腕內的跟手動作,並不是違背傳統,而恰恰是向形意拳老傳統的迴歸。是向技擊的迴歸。
形意拳是一個重視技擊的拳種,在這個問題上值得多費一些口舌,如果是穿著白大褂在公園打太極拳的老太太,怎麼打怎麼對,說也沒用。有人說,練時這樣練,用時不這樣用。差矣,當兵的有一句話:“練為戰”,見過部隊練刺殺耍花槍的麼?習慣成自然,練就按實戰練,打起來才能信手拈來。平時練花架子,打起來突然嚴密了,哪有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