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研內容如下:
1.公司未來的業務方向有哪些亮點?
汽車電動化和網聯化是行業發展的趨勢,也是公司未來發展的戰略規劃目標。在2015、2016年前後乘用車GDI發動機的趨勢就逐漸顯現,公司在2014年開始大力在GDI發動機上開展研發工作,2018年技術平臺完善,目前已經有客戶的兩款車型在標定階段。在汽車電動化方面,公司在混合動力汽車和純電動汽車兩個領域都有所佈局。公司在2016年就確定了混動方向,一直堅定不移地走混動路徑,我們預測明年會是在混合動力汽車領域大量擴張的一年。在網聯化領域我們初步推出的產品是T-BOX,同時也想借助我們在動力系統控制領域的優勢,做一些有特色的網聯化產品,將網路與動力系統連結。
2.公司在純電動車市場的未來佈局?
相較而言,純電動車控制系統的競爭對手眾多、行業格局較差。在如此激烈的行業競爭之下,進入整車廠的供應體系主要依靠成本和服務的優勢。我們的主要策略是先進入市場格局更好一點的VCU領域:VCU涉及到整車控制技術,技術更加複雜,能更好地發揮公司的技術優勢,同時相比MCU產品而言毛利率會更高。目前公司在VCU領域已經取得了較大進展,業務已經覆蓋了大部分的商用車企業,也印證了公司在電動化方面的戰略佈局。
3.汽油車未來是否會被淘汰,預計是多長時間的過程?未來純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哪一個會佔據主流?
從油耗法規和技術路徑判斷,2025年左右傳統汽油車基本會被新能源汽車替代,預計2025年不會有新的純汽油車公告,此前獲得公告的車型可以繼續銷售,但新的測試工況的實施可能會導致此前獲得公告的車型也不得不重新上公告。公司在2016年就確定了混動方向。當時公佈的油耗指引為乘用車油耗的2020年達到5L/百公里、2025年4L/百公里、2030年3.2L/百公里目標。從技術路徑判斷,純汽油車無法滿足法規要求,混合動力技術是必然的技術解決方案。從碳減排的角度,僅從使用環節來說,純電動汽車未必比混合動力汽車的減排效果更好。把電池生產環節加進來,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更減排。考慮到電池技術很難在短期取得突破,安全問題會是影響未來電動車的發展的關鍵因素。我們認為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混合動力車型是一個切合實際的解決方案。
4.針對商用車和乘用車的產品的技術差別大嗎?
對於動力控制系統的開發和使用來說,其實沒有商用車和乘用車的區分。從汽車行業排放法規的要求,分類的標準是輕型車和重型車,而非商用車和乘用車;在行業的油耗法規上,商用車和乘用車略有區別,總體而言在逐步趨嚴的大趨勢下商用車較為緩和一點,乘用車的要求比商用車的要早幾年。目前行業商用車發動機全部為PFI發動機;乘用車大部分用GDI發動機,小部分用PFI發動機;GDI發動機比PFI發動機更節油但成本更高,但混動方案比發動機技術節油效果更明顯,所以也存在混動方案重新使用PFI發動機的可能,比如比亞迪的DMI混動用的PFI發動機。總體而言,商用車和乘用車並沒有技術差異,PFI發動機和GDI發動機存在技術差異,公司兩類技術均已經掌握。
5.公司怎麼看待未來商用車的市場潛力?商用車市場的整體形勢是增長還是萎縮的?
未來商用車還有非常大的市場空間。一方面2021年7月1日開始在全國執行柴油車國六排放標準,鑑於升級為國六排放標準後柴油車後處理成本大幅增加以及國家治理藍牌輕卡“大噸小標”的影響,4.5噸以下的藍牌輕卡存在從柴油發動機轉向汽油發動機的趨勢,成為商用車一個比較大的增長點。另外商用車市場的一個重大增長點來自混動化,2022年即將頒佈商用車第四階段油耗,應對第四階段油耗的主要手段也是混動化。
6.公司如何解釋財報中現金流低的現象?
經營活動現金流量為負對我們這種公司應該是比較好的現象。因為我們收到的票據都是6個月的,不計入現金流量表正表,只有持有到期後才計入現金流量表正表,為負意味著銷售收入在快速增長,為正則意味銷售收入增長陷入停滯。雖然現金流量表正表不好看,但公司即使扣掉募集資金後也不缺現金等價物,因為6個月的票據對公司而言相對於現金等價物,可以隨時使用。所以要更多關注現金流量表附表和資產負債表中的應收票據和應收款項融資兩個科目,這兩個科目金額較大表示公司的資金比較充裕。
7.公司的人才梯隊建設是怎樣的策略?
一方面公司廣泛吸收經驗豐富的業內人才,透過新鮮血液為公司原有的技術團隊帶來更加國際化的視野,專案管理也得到提升;同時,研發團隊的實力成為了公司爭取客戶的有力背書。另一方面公司也注重培養人才,讓員工在工作中得到長期的積澱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