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些年滑鼠內卷得厲害。效能是首當其衝,很早就捲到過剩了,像樓主這種CS時代的遺老當年都是開口閉口表面相容性,如今哪還論兼不相容呢,軌跡、實際DPI稍有偏差都是大問題;後來流行輕量化,便卷出各種極限減重方案、無孔輕量化設計,恨不得手裡只抓塊電路板;還有線材束縛手感,連線夾都成累贅了,各種雙模、三模走起,有線的至少得是個傘繩吧;玩燈也是老捲了,要麼悶騷點綴,要麼燈位燈條拉出派頭,得發光還不能惡俗... 不管大牌子小牌子,一通內卷下來,活著的都是個頂個的出類拔萃。國產新銳——因科特(Ironcat)就是這麼一個滑鼠界的奮鬥比,哦不,倖存者。
初識因科特是去年的Infinity One系列,那時候輕量化正大熱,但第一眼它並未給樓主留下多深的印象,當時心裡的想法大概是:哦,又是一支看起來有點噱頭(可替換外殼)的打孔鼠。時隔一年多,業內的好友向樓主推薦了因科特的Two(有線)系列,樓主這才認真研究了下:可拆式按鍵板+上殼、輕量化機身、原相PMW3389引擎、最高16000DPI、3區RGB、1.8m傘繩線以及那個怎麼看握起來都很舒服的外形。可以說細微處瞭解地越多,對它的興趣便越濃厚,看下來感覺因科特的滑鼠,尤其是這個Two系列,簡直是在細節上堆疊妙處的高手。
真實開箱
因為拆包後發現包裝盒有一次性封口設計,所以楞是憋到拍開箱照的時候才動手拆封。原本以為盒子就是這麼硬核,直接摺疊式雙層牛皮瓦楞紙盒裝搭配極簡印刷,頂上“新國貨”三個字大方表明身份和態度。
實際上那只是個發貨專用的外包裝,裡面有正式的包裝,白色天地蓋結構的貼面硬紙盒。印刷更加簡約,只留了鐳射燙印的品牌標識“Ironcat”和型號名稱“TWO”。
盒子內部使用海綿防震。
配件陣容豪華,老卷王了,真希望個別牌子多學學。雙份腳貼、防滑貼片、配重模組、矽膠紮線帶,甚至連按鍵擊柱貼片都有,當然還有替換用的無孔上殼。
整體熊貓配色,白色機身搭配黑色滾輪、按鍵和傘繩線,樓主不是很吃這風格,但是觀感還不錯。尺寸120mm×63.5mm×39mm,規格上屬於中型鼠。
國際慣例六檢視,頂視。六按鍵佈局,側鍵只有左邊有,屬對稱人工學設計的右手鼠。分體按鍵,按鍵板平整寬大,對不同按擊習慣的自由度較高。上殼蜂窩狀開孔減重設計,可以透過它大致看到艙內的樣子。
底盤。前後大腳貼,視角左側是U口回報率無驅調節撥片,腰線內收比頂視的幅度更大。
前臉。按鍵水平位較低——這個大概是隻有樓主才會注意的點,主按鍵輕微內凹增加手指定位感,按鍵板與中殼的縫隙很均勻;兩側前端內收明顯,屬於增加控制性的設計;滾輪有點偏這個估計是哥們躺在盒子裡落枕,後期使用的時候樓主給正過來了,只要別用手強行掰扯,位置還是正常的;合模線、出線口的接縫這些地方稍有些粗獷。
尾部。看起來非常飽滿,雙肩比較寬,握持時掌心和兩側的感覺應該是很充實的。上殼尾端和底盤之間是燈帶,這也算是家族特徵了,有一說一挺好看。
側視。背部曲線制高點明顯後移,帶來最大的改變是掌心的握感進一步加大,獲得更好的尾部承託性。不過,本身120mm的鼠身長度也不算小,“翹臀”勢必導致對小手使用者更加不友好。左側鍵經典形狀,邊緣圓潤,也給拇指留下了足夠的空間。側裙表面與按鍵板、上殼的工藝目測一致,都是裸塑膠的細磨砂表面,觸感很棒,防滑能力一般,不過由於側裙內收幅度到位,因此幾乎不影響提拉,何況附件裡面還送了專用的防滑貼。
原裝包含兩個上殼,一個打孔一個無孔,可拆卸替換,這個在One系列就已經成為主要特色的設計繼續沿用了下來。不過側裙這次沒有再開孔,樓主估計是為了保證兩側的握感,畢竟——不會真的有人喜歡捏蜂窩表面的手感吧,不會吧不會吧。
替換非常方便,都是上面兩個卡榫、下面兩個磁吸的構造,從燈帶的凹槽輕輕一提拉殼子就下來了,這個必須好評。
按鍵根部採用相似的卡榫和磁吸結構,也能拆卸。只不過包裝裡沒有附帶額外的按鍵板,需要的話得單獨購買按鍵板+上殼的套件,倒還有蒂芙尼藍和橙色等多種配色選擇。
按鍵擊柱的墊片,配件裡有送備用的。雖然這玩意很難磨損到影響使用的程度(過度磨損會導致按鍵出現空鍵程),但原則上也屬於耗材,保持更換能獲得更好的按擊手感——在這種細節上卷就很漲好感。
中殼打孔減重。滑鼠樓主就不拆解了,從中殼開孔可以看到微動採用了俗稱黑曼巴的凱華GM8.0,樓主也是第一次用,手感待會細嗦。
中殼下方是配重倉,配重籠直接推入固定,最多可容納12顆配重。
加上全部4片防滑貼,不帶線稱重,裝開孔殼約69g;裝無孔殼約72g,配重籠滿載約19g。去掉防滑貼的最輕方案約66g,輕量化設計還是很到位的。
驅動
UI還不錯,配置可以儲存5組;DPI可選1-7檔,支援多檔禁用,支援XY單獨調節;燈光設定有7組預設模式,包括自定義呼吸燈,可關閉燈光,但是不支援3區獨立設定;引數介面除了滑鼠的系統選項外,還可以調節按鍵去抖、修正角度和靜默高度。
使用體驗
先說一下背光方面,通電後燈效主要集中在尾部,滾輪部分因為兩側霧件透明度的關係,燈光很弱。安裝打孔上殼的話,除了底盤後半部分的U形燈條,艙內也巧妙地借用燈條的光形成了氛圍燈效,觀感很有菲林。
翻看底盤還有驚喜。同樣是帶開孔結構的減重底盤正好能將背光透射出來,真是妙蛙種子吃著妙脆角妙進了米奇妙妙屋啊。
安裝無孔上殼的話,背光就內斂了許多。
效能和相容性
效能方面,樓主未作拆解,但印刷品上明確標註了因科特Two有線採用原相PMW3389光學感測器,最高支援16000DPI,紙面資料大家都很熟了,目前依然位列旗艦級。相容性是作為古早玩家的一種儀式感走個過場,測試表面:虎符青髓2、虎符宗師黑、虎符青髓2PRO、虎符凌雲、QPAD CD-45、QPAD CT、虎符金烏2、某鋁墊、Func 1030,涵蓋了高密、超纖、提花、尼龍、塗層、硫化等布面和鋁製、樹脂表面,實測未發現明顯丟幀、不穩定現象,不同表面LOD差異性較低,表現良好。附一張在因科特自家布墊上測試的X軸位移-時間Plot和軌跡圖。
手感。握持方面,規格上來說是對稱人工學中型鼠,但是握感偏大一些。設計上糅合了部分經典元素,首重是萬物起源之巨硬IO,也能找到一點狗屁王、FK系列的外觀特點,而制高點偏後的背部曲線、挺拔的肩部線條和充分內收的側裙則是因科特的獨到提煉,加上壓低的按鍵板、圓潤隆起的上殼、優秀的輕量化設計,造就了Two充盈飽滿的握感和極致貼手的控制力,且捏握、趴握都可圈可點,十分萬金油。樓主握之甚爽,感覺找到了一直在尋找的辣個手感。
按擊方面,有線版使用的是凱華GM8.0,標稱8000萬次壽命,動作力約65gf,較之歐姆龍國白稍低,各段行程資料差異不大,但因為沒有歐姆龍的那種緩衝感,反而顯得更加硬脆,有這麼一點當年DG2 T85的感覺。Two的按鍵板也值得稱道,擊柱、微動觸鈕、限位槽結合得紋絲不動,完美的精準度,搭配經典的分體結構,將微動手感還原得非常到位。實測按擊時,單點確認感很強,回彈有些生硬因此快速連點會稍顯不跟手。FPS、TPS裡半自動、潑水錶現都不錯;ARPG、MOBA也可以用,只是時間一長可能會有點累手。最主要還是看玩家手感偏好,樓主作為T85古早鐵粉還是能get到“凱華黑曼巴”的妙處的,唯一略感不適的地方在於這玩意動靜實在太大了,按起來“啪啪啪”的擱這抽耳光似的。
總結
優秀的外形設計、成熟的輕量化方案,將因科特Two舒適的握感與趁手的操控性平衡得相當好;PMW3389旗艦級光學感測器、凱華GM8.0微動、經典分體按鍵和1.8m傘繩線,保證了強勁的效能、穩定耐用的按擊感和輕鬆自由的上手體驗;開孔、無孔上殼替換、同樣能拆卸的按鍵板、豪華的附件陣容以及官方支援的替換套件,帶來了更豐富的選擇和可玩性;酷炫燈條、艙內氛圍光則為這支看起來更顯硬核而稍遜騷氣的遊戲滑鼠補完了最後一塊短板。可以說因科特Two幾乎每個細微處都寫著一個“卷”字,對於喜愛這種外形、能適應它規格的玩家來說,基本上是無可挑剔的退燒鼠。價位方面,有線版單鼠首發價格299+,另外還有搭配各種色彩套件的套裝買,套件包裡包括可拆卸的按鍵板和兩種上殼,價格貴50左右,總的來說價格不算親民,但是綜合考慮效能、配置、功能和工藝,還是值回票價的,並且感覺加套件包更實惠的亞子。不足之處一是上面說的價位不夠親民,依賴電商活動會更好剁一些;二是寬肩、翹臀的設計,導致握感偏大,樓主19cm手尚有餘地,小手使用者可能就比較吃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