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新能源汽車真正走入公眾視野的一年,11月國內新能源車零售滲透率達20.8%,超出市場預期。
而特斯拉、蔚來等國內外造車新勢力則掀起了汽車輕量化趨勢的潮流,接連落地的大型一體化車身車型也不斷向市場釋放出突破傳統技術和觀念的“黑科技”:減輕重量、減少部件、降低成本,將電動車革命推向了又一個新高度。
財華社認為,當前汽車輕量化正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中的下一個風口逐漸成型,造車新勢力在未來數年內還難以在材料、工藝和模具等技術方面能實現突破和產品自給,將會留給汽車輕量化產品相關供應商一條廣闊的新賽道。
財華社統計的幾家有代表性汽車輕量化概念股,股價在近半年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漲。其中,文燦股份(603348.SH)累計漲幅超過80%,廣東鴻圖(002101.SZ)、豪美新材(002988.SZ)和旭升股份(603305.SH)等股也都獲得雙位數增幅。
顯然,在汽車輕量化概念股中,市場資金更青睞文燦股份。那麼,在電動車領航的輕量化市場潮流中,文燦股份未來能否成為輕量化領域的另一個“寧德時代”?
輕量化產品佈局最早的企業
1998年,文燦股份在中國鋁材之都——佛山成立。鋁材產業發達的佛山南海地區,也為文燦股份日後涉足鋁合金壓鑄件帶來了環境基礎。
成立伊始,文燦股份只是一家小作坊,給小型家用電器廠做低檔零件的壓鑄加工,同時也生產汽車後視鏡。
2011年,正值國內汽車市場蓬勃發展的階段,有壓鑄經驗的文燦股份不滿足於低檔汽車零部件壓鑄件的“一分三畝地”中,開始加大投入做車身結構件、汽車變速箱、底盤系統等附加值更高的高等壓鑄件。為此,文燦股份還赴江蘇南通開設了8000噸的壓鑄生產線,為訂單做準備。後來又在長三角和京津冀地區佈局多個生產基地。
2013年,文燦股份成功為賓士試製汽車輕量化結構件,加入了賓士的“朋友圈”,同時公司還開發了大眾、長城汽車等整車廠商,成為這些車企的一級供應商。
2014年,對於文燦股份來說是大轉折的一年。當年,文燦股份研發的車身輕量化結構件成功批次生產並向特斯拉和賓士供應,成為國內最早進入車身輕量化結構件領域的企業,比廣東鴻圖還早了兩年。而當前,國內真正在車身結構件方面具有鑄件生產能力的只有文燦股份、拓普集團(601689.SH)和宜安科技(300328.SZ)。
此外,文燦股份還為大眾、邦奇(PUNCH)等車企和零部件廠商供應變速箱系統零件、發動機系統零件等產品。
在2020年完成收購法國百鍊集團後,文燦股份的鋁合金壓鑄件產品組合也更加完善,包括髮動機系統、變速箱系統、底盤系統、制動系統、車身結構件及其他汽車零部件。除了未涉及內飾產品,文燦股份的產品囊括了所有的汽車輕量化品種,這也讓文燦股份成為A股汽車零部件市場中輕量化產品最為豐富的企業。
汽車輕量化產品具有較高的技術壁壘,需要在材料、設計和工藝方面有成熟的技術積累。特別是文燦股份的優勢產品車身結構件方面,對強度、延伸率、可焊接性都有著極高要求,材料製備、壓鑄難度非常大。尤其是文燦股份具有的高真空壓鑄工藝,在國內有該工藝的企業不多,所以該產品毛利率也較高。
搶灘電動車市場蛋糕,涉足一體化車身技術
在2014年電動車汽車市場還未爆發時,文燦股份就已在汽車輕量化產品領域有所佈局。無論公司當時是為了拓展傳統燃油車市場還是為後來電動車市場打下基礎,當下輕量化產品因電動車而誕生出的新賽道,對於文燦股份來說至少具備了“天時”、“地利”以及自身的先發優勢。
除了一些傳統燃油車型需要用到輕量化產品外,輕量化同樣對電動車(包括插電式混合動力車)有良好的節能效果。資料顯示,減重10%和15%分別可以達到6.3%和9.5%的電能消耗,意味著輕量化對提升電動車續航有重要意義。
目前,在汽車輕量化領域引領行業主要是特斯拉和蔚來這兩家造車新勢力。此外,比亞迪、廣汽、吉利等傳統車企亦紛紛加碼輕量化佈局,不斷推出含有輕量化設計的車型。
在這種背景下,以鋁合金壓鑄車身結構件和底盤輕量化件為主的輕量化市場需求也持續旺盛。國際鋁業協會資料顯示,目前鋁合金車身結構件在純電動汽車中滲透率僅為8%,相比於動力系統高達90%的鋁滲透率,很明顯車身結構件產品面對的是一片藍海市場。
文燦股份2013年和2014年先後拿下賓士和特斯拉的訂單後,在傳統燃油車和電動車領域具有標杆效應的兩大車企也讓文燦股份後續拓展電動車客戶順暢了許多。
2016年開始,文燦股份與蔚來合作,2018年向蔚來批次供應車身結構件;
2020年,供應小鵬汽車(09868.HK)的鋁合金車身結構件產品開始量產,同年也為廣汽新能源供應相關產品;
2021年,成功向理想汽車(02015.HK)提供車身結構件等產品。
不難看出,文燦股份的客戶結構近兩年來發生了很大的轉變,由傳統燃油車廠商逐漸向造車新勢力靠攏。對於這些新能源汽車客戶,文燦股份的訂單主要是車身結構件,變速箱系統和底盤系統也有少許,而發動機系統、制動系統則主要還是靠老客戶的訂單維持增長。
文燦股份搭上了電動車輕量化快車後,客戶結構也日益朝著電動車客戶方向轉變。2014年剛進入文燦股份的特斯拉,在2015年就成為了文燦股份的第二大客戶;2017年,特斯拉和蔚來位列文燦股份前五大客戶名單,兩者為文燦股份帶來的收入比重為7.59%。
2021年上半年,文燦股份來自新能源汽車客戶的收入比重進一步提升至13.33%,收入同比增幅高達166%。除了汽車市場“缺芯”情況緩解帶來的訂單復甦,新能源汽車客戶的擴充也是不可忽視的一環。
文燦股份對電動車客戶銷售的產品主要是車身結構件,那該產品的收益情況如何?
上圖所示,2016年以來,得益於電動車客戶的持續擴充,文燦股份來自車身結構件的收入呈飆升態勢,佔總營收比重也加速提升。2021年上半年,來自車身結構件的收入為2.43億元,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為12.06%,同比增長82.54%。
而從近期的動作看,文燦股份並不滿足於此。文燦股份的野心是:緊隨特斯拉的腳步,探索市場空缺但空間龐大的大型一體化車身結構件市場。
在2020年下半年,文燦股份開始研發材料、模具、裝置等方面進行大型一體化車身結構件產品。同時,文燦股份還盯上了壓鑄機龍頭企業力勁科技(00558.HK)。
力勁科技也是特斯拉的供應商,為特斯拉和蔚來等造車新勢力提供壓鑄機產品,近年來乘上新能源之風后股價也開啟了上升通道。今年5月,文燦股份向力勁科技採購了包括6000T在內的7臺大型壓鑄機,用於研發及生產車身結構件、一體化電池盒托盤、電機殼、變速箱殼體等。
那什麼是一體化壓鑄車身?
一體化壓鑄車身是輕量化技術的升級,將多個零件的複雜結構變為只使用一個零件,從而使得車身結構大幅簡化,同時實現汽車組裝效率大幅提升。目前特斯拉在一體化壓鑄上走在前列,Model3的後車身結構從70個部件變為ModelY的2個部件,最終將變為1個部件。
無獨有偶,蔚來也對一體化車身情有獨鍾。近日,蔚來發布了旗下最便宜車型“電動轎跑eT5”,該車型採用了四活塞鋁合金一體式鑄造卡鉗,其中就涉及到一體壓鑄。
另外有訊息稱,目前已經有包括小鵬在內的六家中國車企打算採用類似的鑄造裝置來生產自家車型。
特斯拉採用一體貨壓鑄法生產的Model3車體已初步驗證了一體化壓鑄的可行性,長期來看具備了成本優勢和為汽車減重的優勢,一體化壓鑄有望成為未來發展趨勢。
除了文燦股份外,華達科技(603358.SH)也正對該技術虎視眈眈,正在與業內一體化壓鑄工藝廠商進行接觸洽談,目前也尚未有其他汽車零部件廠商有相關的業務佈局。所以在汽車零部件市場中,具備技術和產業資源優勢的文燦股份目前還算是走在一體化壓鑄技術最前沿的企業。
特斯拉的一體化壓鑄儘管是嘗試,但已經有一種顛覆傳統汽車製造工藝的氣勢。未來的新能源汽車時代,特斯拉和蔚來等造車新勢力帶頭能否加速一體化壓鑄的普及度,對文燦股份來說是一次賭注,也是值得嘗試的二次創業。
本文源自財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