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胡天姣 北京報道
土耳其里拉縮水約50%,11月CPI又上漲21%,食品價格更是同比上漲近30%,官方釋出的資料與機構給出的預測資料有理有據,但個體的經歷卻更為直觀。
華人張麗生活在土耳其已經有30來年了,目前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開設了一家中餐廳。她告訴記者,生活在這裡以來,土耳其通脹的頻率差不多就是四年一次或五年一次。
頻繁通脹已被“習慣”
“我們都習慣了通脹。” 她說,埃爾多安還是總理的那段時間,她個人記憶是,通脹出現的情況較少,但當他成了土耳其總統後,通脹出現就越來越頻繁,也格外厲害。
資料顯示,2014年以來,土耳其每年的廣義貨幣供應量以幾乎接近20%的速度增長。而物價漲幅一般會略高於工資漲幅。
張麗稱,通脹確實對日常生活影響很大,而在土耳其政府宣佈提高工資後,身邊的人也基本上沒有太大的反應。“反正這麼多年來,我們也都習慣了,也就這樣子了,這麼多年來都是這樣經歷的,我們也就逐漸接受了。”
即便此輪通脹自9月便已升溫,但從張麗自己的感受出發,她認為最近這兩個星期漲幅尤為明顯。“此前新冠疫情最為嚴重的封鎖時期中,土耳其物價基本穩定。從9月到11月,漲幅也還算在正常範圍,勉強可以接受。但從12月初開始,里拉貶值太厲害了,我們對通脹的感受明顯增強。”
她稱,拋開奢侈品不談,從基本生活用品來看,柴米油鹽等基本生活食品從今年9月至今約有20%的漲幅。“衣服的價格上漲更多,但它不屬於每天都需要買的,我們也早已將衣服歸為可買可不買的類目。”
通脹常年兩位數,里拉大幅度搖擺。但根據張麗的所見所感,目前抱怨最多的並非土耳其普通民眾,而是眾多從事服務業的小商家,通脹疊加不斷高企的油價,他們的利潤空間急劇壓縮。
張麗也面臨同樣的難處。因物價上漲,張麗的中餐館不得已必須要漲價。“物價接連上漲,若再不漲價,生意就沒法做了。” 她解釋說,漲完價後,慢慢的、慢慢的,隨工資上漲,大家又都會重新習慣這種狀態,生意也會逐漸好起來。
利好外國人消費
不過,像張麗這樣的小商家,招不到員工,可能比漲價更為尷尬。
“新冠疫情期間大家前前後後關門有一年,如今都在招人,土耳其很多服務行業都招不到人。”張麗說,但因政府每月1000多里拉的補助,不少土耳其人寧願在家歇著,也不出來工作。“招工是我們目前的最大障礙,因新冠疫情限制,很難在中國國內招廚師,且若外國人來土耳其工作,我們需要支付價格並不低廉的保險。”
事實上,作為近期匯率大跌的對沖手段之一,埃爾多安已表示,將在2022年工人最低工資將由今年的2826里拉上調至4250里拉。據估計,土耳其約有40%的工人待遇屬於最低工資水平。而這,也是招工難的一個主要原因。
不過,本地通脹加上里拉大幅貶值,卻是利好了外國人在土耳其的消費。
張麗表示,安卡拉的中餐館,本地人消費本來就很少,顧客大多為外國人。“通脹對外國人消費者有利,如外國使館的工作人員用美元或歐元來消費,按照匯率,還較以前便宜不少。尤其是在通脹期間,居住在土耳其的外國客人會明顯增多。”
此外,張麗補充稱,在如今人民幣硬挺的情況下,若用人民幣兌換與支付,就會覺得什麼都特別合適。“在土耳其這裡掙美元、歐元工資的外國人是不受影響的,里拉的貶值與通脹就是苦了當地普通老百姓。”
對於當地人而言,普通老百姓雖然知道美元相比里拉更好,但卻因無法預測的匯率而遲遲不知何時兌換更為划算。
“根據我在土耳其這麼多年的經驗,拿著美元或人民幣,還是讓人安心。” 張麗對記者說,但她其實並不知道安卡拉哪裡能找到換匯的黑市。
而就在這幾日,張麗已聽說當地將要管控私人兌換外匯的傳言。“之前,外國人換匯無需護照,如今需要了。”當被問及影響時,她說,“你知道,政策有時是模糊的。”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