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證券首席宏觀經濟學家高瑞東、分析師楊康釋出研報稱,全球氣候議題推動了一場全球能源革命,新一輪能源革命下,全球各國的利益爭奪點或集中在關鍵礦物、對關鍵技術、關鍵人才這三個領域。
研報提出,隨著太陽能、風能、電動汽車和其他低碳技術的蓬勃發展,全球正在出現新能源經濟。新能源經濟將朝著電氣化、高效化、互聯化和清潔化的方向繼續發展。政策支援和技術創新的良性迴圈,帶動了新能源經濟的崛起,而成本的降低則進一步推動其發展。
清潔技術市場前景如何?研報指出,在新能源經濟下,清潔技術的巨大市場機遇成為國際競爭的重要新領域。各國都爭相在新能源經濟的全球供應鏈中爭奪位置。根據IEA估計,如果到2050年全球實現碳中和,那麼風力渦輪機、太陽能電池板、鋰離子電池、電解槽和燃料電池製造商創造的市場機會將累計增長10倍,創造的收入有望達到1.2萬億美元,單單這五個因素就足以超過今天的石油行業及其相關收入。
新能源使得一些關鍵礦產地位凸顯
歷史上的資源衝突表現為石油、天然氣等燃料礦物之爭。研報認為,新世紀以來,新興產業的興起和新一代資訊科技的廣泛應用以及全球綠色轉型的加速,使得一些非燃料礦產如鋰、鈷、錳、稀土等地位凸顯。世界銀行預計,到2050年全球對這些礦產的需求可能會增長500%。
研報指出,鋰、鈷和鎳使電池具有更高的充電效能和更高的能量密度。利用某些稀土元素(例如釹)會能生產出強大的磁鐵,這對於風力渦輪機和電動汽車至關重要。
研報稱,根據IEA估計,一輛典型的電動汽車需要的礦物投入是傳統汽車的六倍,而陸上風力發電廠需要的礦物資源是類似規模的燃氣發電廠的九倍。隨著全球氣候目標的戰略實施,各國加速對關鍵礦產資源的部署和定價權掌握,其中最關鍵的是鎳、鋰和銅礦。
儲能、制氫、碳捕捉等技術是未來投資重點
哪些技術處於新能源經濟下的關鍵地位?研報提出,在這場全新的技術革命下,清潔能源關鍵技術的爭奪也將成為未來全球的競爭著力點。低碳技術創新已經開始重塑全球的能源格局。得益於成本的快速降低,包括太陽能光伏和風能在內的可再生能源大規模部署已經顯著降低了電力部門的碳排放強度,電動汽車的普及也為交通運輸行業的去碳化提供了技術路線。然而,根據IEA研究,只有少數能源技術的發展速度能夠匹配全球的可持續發展目標。
儲能技術。儲能技術是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發展的重要支撐,是電力系統低碳發展的保障,在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場景下儲能價值及重要性將進一步凸顯。儲能行業仍處於多種儲能技術路線並存的階段,抽水蓄能仍然是當前最成熟、裝機最多的主流儲能技術。
制氫以及儲運氫技術。氫能作為一種清潔高效的二次能源,對於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能源體系具有重大的意義。根據中國氫能聯盟的預測,在2030年碳達峰下,我國氫氣的年需求量預期達到3715萬噸,在終端能源消費中佔比約為5%;在2060年碳中和下,我國氫氣的年需求量將增至1.3億噸左右,在終端能源消費中佔比約為20%。
碳捕捉技術(CCUS)。CCUS技術可實現化石燃料利用過程的二氧化碳近零排放,可以在為經濟發展保障能源安全穩定供應的前提下,既降低碳排放總量,同時顯著控制總減排成本。目前,我國在碳捕集技術各環節進展較快。從捕集環節來看,部分技術已達到或接近達到商業化應用階段;從運輸環節來看,二氧化碳陸路車載運輸和內陸船舶運輸技術已成熟;從利用環節來看,化工利用取得較大進展,整體處於中試階段;從封存環節來看,中國已完成了全國二氧化碳理論封存潛力評估。
清潔能源領域就業或成為勞動力市場重要增長點
談及清潔能源領域就業機會,高瑞東表示,新能源經濟除了在可再生能源領域創造就業機會,還會增加建築部門(改造和節能建築)和製造業(高效能電器和電動汽車)等相關行業的就業機會。根據IEA的估計,到2030年,在各國承諾碳減排情境下,清潔能源及相關行業將創造1300萬的就業機會,而在全球碳中和情境下,這下數字可能翻倍。
本文源自V觀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