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邪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發病的臨床表現
《黃帝內經》中已經指出,“風”可為咳嗽的病因或誘因。“風為百病之長”,風邪具有相兼性,可兼他邪合而傷人,為外邪致病的先導;而且四季均可見風邪,故可與寒、溼、暑、火、燥邪等結合傷人。肺脹的發生與風邪存在聯絡。《諸病源候論》雲:“一曰風咳,欲語因咳,言不得竟是也。”與肺脹之咳嗽有相似之處。
《金匱要略》認為肺脹的病機為外邪閉肺,風遏水停,肺失宣肅,通調失常。“上氣喘而躁者,屬肺脹,欲作風水,發汗則愈。”根據發病過程中的內外合邪,熱重飲輕及飲重熱輕之不同。依據條文“咳而上氣,此為肺脹,其人喘,目如脫狀,脈浮大者,越婢加半夏湯主之。”“肺脹,咳而上氣,煩躁而喘,脈浮者,心下有水,小青龍加石膏湯主之。”
可知《金匱要略》對於風邪夾雜其他邪氣外感致肺脹的表現主要包括越婢加半夏湯證及小青龍加石膏湯證。越婢加半夏湯證浮脈主表,脈大有熱,為風熱夾飲熱上逆。其為外感風熱之邪,飲停於胸,飲熱互結,熱甚於飲,肺脹的主要病因機制為肺氣脹滿。小青龍加石膏湯證中脈浮亦主表,“心下有水”說明內有水飲,煩躁為裡有熱邪。即為表有風寒,裡有水飲,中夾熱邪,且飲甚於熱是肺脹主要的發病機制。
臨床常見肺脹與風相關的證型主要包括:風寒束肺證、風熱犯肺證。風寒束肺證在臨床上表現為喘咳胸悶,咳嗽痰多,痰液清晰,伴有惡寒發熱、頭痛等症狀,舌苔薄白,脈浮緊。風熱犯肺證表現為喘促氣粗,咳嗽痰黃而黏稠,心胸煩悶,口乾而渴,可有發熱惡風,舌紅,苔薄黃。
從“風”論治的治療原則
《黃帝內經》中亦有記載治療法則,《靈樞•脹論》曰:“黃帝問於岐伯曰:脹論無問虛實,工在疾瀉,近者一下,遠者三下。今有其三而不下者,其過焉在?岐伯對曰:此言陷於肉肓而中氣穴者也。不中氣穴則氣內閉……當瀉則瀉,當補則補,如鼓應桴,惡有不下者乎?”即《黃帝內經》認為,對於包括肺經在內的所有的脹病,都需要急用針灸瀉法及觀其寒熱虛實以辨證施治,然而此章主要講述的是針灸,藥物治療的最早記載在《金匱要略》可以體現,張仲景應用越婢加半夏湯、小青龍加石膏湯治療風邪夾雜其他邪氣外感致肺脹。
治療肺脹的基本治則為標本兼治,肺脹之病總屬本虛標實,臨床上與風邪相關的常見證型包括風寒束肺證及風熱犯肺,故遣方用藥上多選用麻黃、荊芥、防風、地龍、殭蠶、紫蘇等解表散寒或疏散風熱等藥物。
肺脹患者外感風寒或風熱之邪,往往是其症狀加重之病因。風邪外襲,或夾寒,或夾熱,則肺氣不利,氣道壅滯,肺失宣肅,上氣而喘咳。明確其病機,故在治療方面,主要在補肺健脾益腎基礎上給予疏風清熱或疏風散寒之品。
再根據其具體表現,若屬肺衛虧虛,則多用防風、黃芪等中藥或合用玉屏風散以益氣固表;若喘促較重,考慮腎不納氣,則合用山萸肉、五味子、淫羊藿、沉香等溫腎納氣;若肺陰虧虛表現較為明顯,表現有乾咳、氣短、舌紅、苔少或無苔之患者,則多合用麥冬、沙參等養陰生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