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潛在的疾病,名字聽起來也許很陌生,但實際上卻很常見,發病率很廣泛,如果不加以提早防範,它們很有可能直接威脅到我們的生命健康。這就需要我們及時敲響警鐘,發現身體不適儘早治療,為自己的生命負責,不要留下遺憾。
比如說我們熟悉的主持人及播音員趙忠祥,就曾因為一種名字很陌生但卻很常見的疾病而奪去生命,讓這個帶給我們無數敬重的老師永遠地離開了我們。這種疾病就是鱗狀細胞癌。
一、鱗狀細胞癌究竟是什麼呢?
可能很多人聽到鱗狀細胞癌這個名字,都感覺十分陌生,究竟什麼是鱗狀細胞癌呢?鱗狀細胞癌簡稱鱗癌,顧名思義,如同魚鱗一般,是一種主要發生於表皮細胞的疾病,屬於惡性腫瘤的一種。所以,凡是有鱗狀表皮細胞的部位,都有可能是癌變的發病區,比如面板、口腔、唇部等。
但是,大家需要警惕的是:除了以上這些鱗狀細胞癌發生的直接部位以外,我們身體的其他部位雖然不是由鱗狀上皮細胞覆蓋的,但卻也可能間接引發癌症,比如膀胱、支氣管等。這是因為那些鱗狀上皮細胞不斷分化導致的。
鱗狀細胞癌只是一個泛稱。由於不同的部位的鱗狀細胞不同,所以就會衍生出各種各樣的口腔鱗狀細胞癌、面板鱗狀細胞癌、唇部鱗狀細胞癌等。不同的部位,就要有不同的解決辦法。
即使是同一個部位的鱗狀細胞癌,它的治療也不能簡單地按照既定的方法模版進行,沒有具體的措施,需要找到癌症的原發部位,不斷分析病情的發展情況,才能對症下藥。這也是鱗狀細胞癌治療最大的難點所在,是目前困擾醫學界的一大難題。
二、鱗狀細胞癌的高發部位
上述簡單介紹了鱗狀細胞癌的可能發病部位,但是它也有幾個高發的部位,需要我們引起足夠的重視。在瞭解這些高發部位之前,我們首先來區分一下鱗癌和腺癌,避免混淆。
首先,二者的發病來源不同。鱗癌主要是由上皮細胞惡化導致的惡性腫瘤,而腺癌的發病來源則是腺細胞。所以,身體體表外部一般引發鱗癌,而腺癌則在體內較多。
其次是生長速度不同。鱗癌細胞的生長速度較慢,且較晚出現擴散,而腺癌則相反,它的癌細胞生長速度較快,且在發病初期就會出現轉移擴散的症狀;另外,由於是不同的細胞癌變,它們的治療方法也有所不同。
但是,儘管鱗癌和腺癌有區別,但在分析整個人體的器官部位時,它們又是密不可分、相互聯絡的。有的部位較易產生鱗癌,而有的部位則是腺癌喜歡潛伏的區域。一旦搞混了它們,就達不到應有的治療效果。
按照我們人體的器官分佈,鱗癌主要分佈在最上部和最下部,中間部位則有所減少。從上到下,口腔、鼻腔分佈有較多的鱗狀上皮細胞,所以是鱗癌的高發區;再往下走,到達食道之後,就不單純是鱗癌了,從這裡開始出現腺癌;再往下走,到達胃腸部,腺癌居多,鱗癌較少;而到了直腸和肛門、宮頸部位,則是鱗癌的高發區。
三、導致鱗狀細胞癌產生的因素
知道了什麼是鱗狀細胞癌以及它的高發部位以外,很多人會納悶:“究竟什麼原因會導致鱗狀細胞癌的發生呢?”這就需要我們來了解一下導致鱗狀細胞癌產生的因素,方便我們及時檢查自身,進行預防,防止患病。
1、遺傳因素。
遺傳因素在癌症、腫瘤方面的發生起到非常決定性的作用。也就是說,如果患者的直系家庭成員有鱗狀細胞癌的發病史,那麼,將有極大的機率這位患者也是一個潛在的鱗癌患者。
這種發病率並不是絕對的,但是明顯高於身邊其他沒有發病史直系親屬的正常人。除此之外,家族中如果有白化病史,也會大大加重鱗狀細胞癌的發病率。好訊息是這種致病基因也一直在科學家們的努力探索中,相信很快就會有所發現,給這些患者和尚未發病的人帶來生機與希望。
2、病毒感染因素。
人體的基因序列並不是一成不變的,當受到其他外界因素的刺激之後,人體的基因序列就會發生改變。比如,人體在感染乳頭瘤病毒之後,基因的功能就會改變,這是導致宮頸鱗狀細胞癌的直接罪魁禍首。還有其他的例子也能說明這種現象。
總之,一旦遭受病毒的侵襲,人體的細胞就很有可能發生程度大小不同的癌變,後果將不堪設想。所以,要及時進行體檢,儘早接種疫苗,就能減少病毒感染的機會,也能將癌症扼殺在搖籃之中。
3、炎症因素。
除了病毒感染這種強勁直接地改變基因功能以外,還有另一種因素也在悄無聲息地改變基因功能,為日後誘發癌症埋下罪惡的種子,它就是各種慢性炎症。
各種慢性炎症包括慢性食道炎、慢性支氣管炎、慢性肺炎、慢性腸炎等。這些炎症雖然不嚴重,但是如果不盡早根治,那它們就會透過長期的慢性刺激不斷地改變正常基因的序列及功能,最終導致癌變的發生。
總之,這給大家敲響警鐘:慢性的炎症也會誘發癌症。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密切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有炎症別大意,恰恰是慢性疾病才是潛在的“殺手”。
4、理化因素。
理化因素包含的方面很多,比如紫外線刺激、化學物質刺激還有放射線的輻射等都是理化因素的範疇之內。面板癌和鱗狀細胞癌密切相關。
所以,如果面板長時間暴露在陽光之下,接受紫外線的刺激而沒有加以任何防範措施,面板就會受到損傷,加重面板癌的發生,從而引發鱗狀細胞癌。
(紫外線照射)
相比較來說,黝黑的膚色在其中充當了保護傘的作用。黑色素可以保護面板不受到損傷,而白種人沒有黑色素的保護,則更容易患上面板癌和鱗狀細胞癌。
化學物質和放射線的刺激主要與患者的工作性質有關。一般,長時間從事放射工作或者藥物研究的工作人員,更容易在長期的刺激影響下患上癌症。
所以,如果不得已必須在這種環境下工作的人群,一定要比普通人更加註重自己的身體健康,給自己採取一些保護措施,讓輻射和化學物質對自己的損傷降到最低,並定期進行體檢,明確自己的健康狀況。
四、鱗狀細胞癌患者的特徵
雖然我們已經知道了鱗狀細胞癌產生的因素,但是還是有很多人不幸地患上了鱗狀細胞癌。那患病之後有什麼表現能夠暗示自己已經患病了呢?我們就需要了解一下鱗狀細胞癌的發病症狀。
首先,前文提到,鱗狀細胞癌的患者中白種人明顯高於非白種人,這與膚色有關。此外,鱗狀細胞癌的發病年齡在50歲左右居多,年齡越大,患病的機率越高。
由於鱗狀細胞癌有很多分支癌症,所以,根據不同的部位,有不同的症狀表現,不能從一而論,通常早期有小結節出現,後期出現異味,還伴有出血的症狀。
後期,出血部位會逐漸變成一個個紅斑塊,並伴有一些碎屑出現,逐漸形成潰瘍,這些潰瘍還會不斷向內深入,形成堅硬的紅腫塊,有明顯的疼痛感,還可能會化膿。
五、生活中我們怎樣預防鱗狀細胞癌
一旦查出癌症,再後悔已經晚了。應對癌症的最好方法就是及時發現,及時治療。鱗狀細胞癌雖然可怕,但是提早預防,還是可以大大地降低患病的機率的。針對鱗狀細胞癌的產生因素,我們可以採取相應的措施。
首先是養成定期體檢的好習慣。定期體檢對我們健康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但是很少有人能夠做到定期體檢,對檢查身體懷有恐懼和牴觸心理。
(定期體檢)
其實這樣做只會讓病情矇在鼓裡,得不到解決。定期體檢能夠及時發現我們身體存在的問題,及時進行治療。不僅是鱗狀細胞癌,對其他癌症的防治亦是如此。
其次是要避免長時間的紫外線照射,減少面板的損傷。如果有從事放射儀器以及化學藥品工作的人員,也要採取一定的保護措施,將風險降到最低。
總結:
趙忠祥先生的去世,讓我們感到非常悲痛和遺憾,同時也讓我們認識到了鱗狀細胞癌這種疾病。鱗狀細胞癌多發於50歲左右及以上的男性患者;發病部位主要集中在口腔、唇部、食道、肺部以及陰部等地方。
早期的發病症狀是出現一些結節或者潰瘍,並伴有出血和化膿;一般受遺傳因素和病毒感染引發癌變的機率很高,也會受到日曬或理化因素的影響。
面對鱗狀細胞癌,我們要做的便是定期體檢,養成良好的生活和衛生習慣,及時注射疫苗,做到這些措施就可以有效地降低患上鱗狀細胞癌的機率,提升自己的生命健康質量。希望我們每個人都對癌症持理性態度,對生命和家人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