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立陶宛、烏克蘭,三個不自量力的國家。
1991年的聖誕節,比以往時候都熱鬧了一些。因為就在這一天,西方世界收到了來自蘇聯的禮物——蘇聯解體。
在反覆確認這個紅色帝國土崩瓦解後,西方國家沸騰了,它們唱著跳著,為蘇聯燃燒自己,照亮西方的精神所感染,蘇聯領導人戈爾巴喬夫更成為“感動西方”唯一獲獎者。
從今天的角度來看,蘇聯解體可能只是世界歷史課本中的一個章節,但對於相關國家而言,蘇聯解體帶來的影響是前所未有的,除了脫胎於蘇聯的加盟國,冷戰時代被蘇聯嚴密控制的東歐各國也不得不面臨從頭再來的尷尬局面,事實上“東歐劇變”與“蘇聯解體”是相伴相隨的,它們的發生,標誌著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遭受了史無前例的巨大挫折。
蘇聯解體後,經過各加盟國協商,作為蘇聯主體的俄羅斯繼承了蘇聯的大部分遺產,除了國土人口及核武器等“硬體”,還有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席位等“軟體”。而因為權利和義務具有平等性和一致性,所以俄羅斯也不得不接過蘇聯的“義務”,比如641億美元的債務以及難解難分的仇恨。
作為世界上國土面積最廣闊的國家,俄羅斯對領土有著極端的偏愛,從1480年掙脫金帳汗國統治自立門戶以來,繼承蒙古“噬土成性”基因的俄羅斯便開始了一發不可收拾的大國崛起,領土在400多年時間裡更是猛增400多倍,成為地跨亞歐美三大洲的龐大帝國。
猛烈的領土擴張,帶來的是周邊國家的哀鴻遍野,除了被生吞活剝的西伯利亞汗國、克里木汗國等,其餘倖存者無不遍體鱗傷甚至元氣大傷。
而在咄咄逼人的擴張中,俄羅斯還逐漸形成了唯我獨尊的“大俄羅斯”主義思想,這讓非俄羅斯鄰國也對俄羅斯深惡痛絕。
對於俄羅斯而言,融入西方一直是幾百年來矢志不移的奮鬥目標,所以西方國家對俄羅斯尤其不爽。
所以儘管蘇聯解體後的俄羅斯長期一蹶不振,採取“休克療法”後甚至一度半死不活,但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圍追堵截卻從未缺席。
為了確保俄羅斯死得徹底、涼得通透,讓俄羅斯徹底失去東山再起的可能,西方國家在加班加點窮追猛打的同時,也在大力發展“反俄統一戰線”,北約和歐盟紛紛出動、大力東擴,將西日的蘇聯衛星國波蘭、捷克等甚至蘇聯加盟國立陶宛、愛沙尼亞等收入囊中。
透過對這些東歐國家的拉攏,俄羅斯對抗西方國家的陣線從冷戰時期的易北河畔一路東退到佈列斯特,莫斯科甚至不得不“天子守國門”。
為了確保這些東歐國家的向心力,美歐西方國家不斷強化俄羅斯的“狼外婆”角色,而退無可退的俄羅斯也終於忍無可忍。
當年蘇聯能夠解體,西方國家的作用居功至偉,葉利欽作為西方國家的老朋友,自然願意帶領俄羅斯與西方國家稱兄道弟,但美歐各國一再表示我們沒有你這樣的兄弟,並第一時間進行了猛烈的打擊,所以葉利欽很傷心,最終選擇將機會留給年輕人,在20世紀的最後一天將權杖交給了普京。
而普京也繼承了葉利欽的遺志,甚至主張與西歐建立一個從里斯本到符拉迪沃斯託克的“大歐洲”,但這樣的宏偉藍圖毫無疑問再度被西方國家打入冷宮,於是普京最終丟掉幻想、準備戰鬥。
因為東歐依然是西方國家絞殺俄羅斯的最前沿,所以俄羅斯也在這裡與西方國家針鋒相對。
夾在中間的東歐各國一下子就慌了,畢竟投靠西方本就為了一口飯吃,但如果因為一口飯最後被東西方撕扯到衣不蔽體甚至遍體鱗傷,那就是真正的得不償失。
更可怕的是,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雖然反俄的心矢志不移,但對盟友兄弟卻從來都是薄情寡義,畢竟炮灰的死活從來就不在其考慮範圍之內。所以東歐各國在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後,創造性地提出了“抱團取暖”的思想。
畢竟當年為了避免被美蘇徹底邊緣化,西歐各國就開始了前所未有的一體化程序,歐盟也最終成為世界上最成功的國家聯盟組織。既然西歐能行,為何東歐不可以?所以東歐各國應時而動,最終誕生了震撼東歐的“盧布林三角”。
“盧布林三角”,顧名思義,就是盧布林的三個角。2020年8月,波蘭、立陶宛和烏克蘭三國外長齊聚波蘭盧布林市,簽署了成立政治、經濟、社會合作平臺的共同宣言,標誌著“盧布林三角”的誕生。
俗話說“團結起來力量大,眾人拾柴火焰高”,作為致力於加強三國間安全合作與軍事聯絡的區域組織,共同的敵人俄羅斯讓三國情比金堅。
雖然從外表來看,三國怎麼看都不是一路人,比如波蘭是西斯拉夫人,信仰天主教;立陶宛雖然也信仰天主教,但地理上位於東歐的立陶宛民族卻更親近北歐;烏克蘭作為東斯拉夫人信仰東正教,可以說三國根本就不是一路人。
但就是這樣三個風格迥異的國家,卻結成了牢不可破的聯合體,並進行了“盧布林三結義”。在靜夜史看來,三國之所以能情比金堅,首先在於三國在歷史上一度曾屬於同一個國家,那就是波蘭-立陶宛聯邦。
作為東斯拉夫人的文明起源,9世紀崛起的基輔羅斯極盛一時,烏克蘭就是基輔羅斯的核心。基輔羅斯盛極而衰後,東歐在13世紀中葉被蒙古帝國橫掃,莫斯科淪陷,從此蒙古“噬土成性”的基因注入俄羅斯血液,俄羅斯也成為所謂的“白皮韃靼人”。
而在之前的10世紀,波蘭開始建立國家。12世紀因神聖羅馬帝國的威脅,波蘭不得不離開中歐開始向東進軍,開始了與東歐各民族數百年的激烈對抗。
立陶宛則在11世紀見諸史書後,在1240年成立了統一的立陶宛大公國。
1370年波蘭王室絕嗣後,波蘭公主海德維希在1386年嫁給立陶宛大公約蓋拉,標誌著波蘭和立陶宛的首次合體,最後兩國在1569年依據《盧布林條約》正式合併,成立波蘭-立陶宛聯邦,一躍成為歐洲最大的國家之一。
波蘭和立陶宛的合體,一個重要原因在於應對異軍突起的俄羅斯。
1472年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迎娶了拜占庭末代公主索菲亞後,隨即以拜占庭帝國正統皇位繼承人自居,莫斯科公國也自號“第三羅馬”。
1478年,莫斯科大公國吞併諾夫哥羅德共和國,邁出了大國崛起的第一步,隨後俄羅斯開始了一發不可收拾的擴張,尤其是1558年伊凡雷帝發動利沃尼亞戰爭,試圖向波羅的海擴張,引起波蘭和立陶宛等國的恐慌,於是兩國加速合體。
波蘭-立陶宛聯邦成立後,很快反殺俄國,甚至在1610年佔領莫斯科,令俄國蒙受了奇恥大辱。
極盛時期的波蘭-立陶宛聯邦作為歐洲列強,疆域囊括了今天的拉脫維亞、立陶宛、白俄羅斯全部,波蘭、愛沙尼亞、烏克蘭大部以及俄羅斯一部。
但四戰之地的環境,加上窮兵黷武的現實,導致聯邦很快盛極而衰。1648年,烏克蘭哥薩克首領赫梅爾尼茨基發動哥薩克起義,俄羅斯隨即干涉,並推動東烏克蘭在1654年與俄羅斯“合併”。
隨後,聯邦遭受瑞典王國入侵,並與奧斯曼帝國發生戰爭,國力進一步衰落。再加上國內“貴族民主制”的弊端不斷顯現,波蘭-立陶宛聯邦在1768年淪為俄羅斯帝國的附庸國,並從1772年開始,先後三次被周邊國家瓜分,最終在1795年徹底亡國。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行將就木的沙俄帝國節節敗退,俄國則在波蘭和立陶宛故土上建立了傀儡政權。
十月革命後,為捍衛革命成果,蘇俄同德國簽訂了屈辱的《佈列斯特和約》,在鉅額賠款的同時,承認波蘭、立陶宛、烏克蘭等國的獨立。
一戰結束後,波蘭復國並迅速反擊蘇俄,爆發了慘烈的蘇波戰爭,立陶宛在經歷了紅軍和白軍的激烈爭奪後
,最終捍衛了獨立地位,烏克蘭則在波蘭佔據西烏克蘭後,東烏克蘭作為蘇聯創始國加入蘇聯。
1939年8月23日,蘇聯與德國在莫斯科秘密簽訂《蘇德互不侵犯協定》,秘密劃定了兩國在東歐的勢力範圍。二戰爆發後,蘇聯隨即出兵波蘭東部,配合德國導致波蘭再度亡國。
瓜分波蘭後,德國揮師西進,蘇聯則為了應對即將到來的蘇德戰爭,大力構築“東方戰線”,具體來說就是拼命向前推進,增加蘇聯縱深,於是波蘭和立陶宛首當其衝。
1940年3月,蘇軍開進波羅的海三國,隨即要求立陶宛等國“自願”加入蘇聯,從此蘇聯加盟國又增加3個新成員,烏克蘭則在瓜分波蘭後實現了統一。
由於二戰本質上幫助蘇聯實現了無產階級革命的輸出,所以蘇聯鐵蹄所至,大量蘇維埃國家如雨後春筍,波蘭就是典型,這也註定了冷戰時期波蘭不得不唯蘇聯馬首是瞻。
但三國的反俄之心從未停止,尤其是烏克蘭在經歷了1932年烏克蘭大危機和1986年的切爾諾貝利核事故後,對蘇聯再也沒有了留戀。
波蘭除了“卡廷慘案”的解密,“波匈事件”也是導致蘇波關係若即若離的重要因素;而立陶宛和烏克蘭一樣,因為二戰期間簞食壺漿以迎德軍,所以蘇聯在戰後的報復異常猛烈。
所以,當蘇聯解體,俄羅斯接過大旗,三國自然情不自禁地將矛頭指向俄羅斯。
但問題是,抱團雖然可以取暖,但卻帶不來真正的安全。相比於人多勢眾的歐盟,“盧布林三角”首先是勢單力薄,即便是挑大樑的波蘭在大國眼中也是不值一提的三流貨色。
另外,歐盟作為冷戰的產物,是被美國默許甚至豢養的寵物,除了反蘇更有便於美國割韭菜的作用。那麼“盧布林三角”作為丐幫的“理事會”,連韭菜都不是,單靠似有若無的歷史認同有什麼用?
更重要的是,冷戰的大環境是資本主義陣營與社會主義陣營的分庭抗禮,雙方實力的“對等”帶來歐盟的安全與穩定。但蘇聯解體後,俄羅斯面對西方國家的窮追猛打奮起反擊,雙方實力嚴重不對等,這也決定了雙方的陣線必然會在東歐,也就是波立烏三國國土上劇烈擺動、頻繁拉鋸,這也註定了三國的聯手,就是為了灰飛煙滅時的整整齊齊。
但應該肯定,三個臭皮匠,賽個諸葛亮,三弱雖然無法“強強聯合”,但卻能集思廣益。尤其是在俄羅斯常年醒在臥榻之側,隨時可以來一熊掌的情況下,它們再度頭腦風暴,將矛頭對準了萬里之外的中國。
之所以如此“捨近求遠”,一方面是因為面對西方國家的圍追堵截,中俄在蘇聯解體後“背對背擁抱”,強強聯手早已形成了同仇敵愾的默契。
所以,將仇恨的怒火噴洩到中國身上,以恨屋及烏的手段“斷俄羅斯一臂”,自然讓俄羅斯更加“勢單力薄”;
另一方面,在仇俄的“初心”基礎上加入“反華”元素,能在擴大打擊面的同時提升自身的價值,以期獲得美國更多的關注和支援。
於是在這一思想的指導下,“中歐班列”在烏克蘭受阻滯留。與此同時,波蘭和立陶宛還支援烏克蘭加入北約和歐盟,三國將共同應對來自白俄羅斯的威脅及移民危機,並共同應對俄羅斯可能的侵略。
可以說,三國不僅匯聚一堂,而且動了真格。但俄羅斯這頭毛熊會不會被三隻松鼠給嚇倒,答案不言而喻。而立陶宛挑起的反華表演,不管是不是歐盟默許甚至受益,本質上都已經起到了作法自斃的效果,如今拉上波蘭和烏克蘭大搞“三個小丑一臺戲”,也註定會貽笑大方。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