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歷山大港,一個令人驚歎的城市!這裡有著巍峨的西拉比阿木宮曾經是亞歷山大圖書館的所在,美麗的凱撒神廟,更有著古代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的亞歷山大燈塔,它是古代埃及文明的精華,尼羅河上的明珠! 在那個時代的西方世界,除了君士坦丁堡再也找不到比它更美麗更雄偉的城市了。
在丟失了敘利亞之後埃及就成了拜占庭帝國最富庶的省份了,在那個時代亞歷山大港是拜占庭帝國在埃及的統治中心,這座雄城有著高大的城牆駐紮的拜占庭軍隊有五萬人之多,還有來自海上的拜占庭海軍的全力支援。雖然阿穆爾的軍隊也得到了支援人數達到了兩萬,但是他們沒有任何的攻城器械,也沒有任何的補給,更沒有一隻船可供使用,即使阿拉伯人以悍不畏死,驍勇善戰而聞名,但在這座雄城之前他們沒有任何成功的可能!阿穆爾曾經嘗試過攻城,但在弩炮的攻擊下損失慘重,所以他放棄了。他留下了一個分隊繼續攻城,然後率領其餘的部隊返回了巴比倫堡,在此期間他組織了幾次遠征洗劫了上埃及的其他地區。
如果事情到此為止,那麼可以說阿穆爾的埃及遠征計劃就徹底的失敗了,然而命運再度讓人見識了它的無常。戲劇性的事情發生了,公元641年2月雄才大略的希拉剋略一世逝世了,即使他在敘利亞戰爭失敗了,但他依然配得上雄才大略這個詞,有興趣的同學可以查一下希拉剋略這個人。
亞歷山大燈塔想象還原圖,燈塔1332年毀於地震,2015年埃及宣佈重建燈塔
在這位偉大的東羅馬皇帝死了之後他幼稚的兒子君士坦斯二世(641-668)繼位,曾經被希拉剋略放逐了的居魯士居然又重新得寵,新皇帝又把他任命成了埃及總督。居魯士再度返回亞歷山大港以後,他迫切的想和阿拉比亞人達成合約,他的真實想法是把埃及從拜占庭領土之內獨立出來然後由他統治這個古老的國度,為阿拉伯人管理這片土地。
我第一次看到這裡的時候驚歎於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兩百年後的東方有個叫石敬瑭的人做了和居魯士一模一樣的事情,被人稱之為“兒皇帝”。人性都是相通的,歷史再度證明了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公元641年11月8日,在巴比倫堡居魯士與阿穆爾簽下了讓拜占庭人感到無比屈辱的條約,拜占庭的軍隊必須全部撤離埃及,埃及的每個成年人都必須繳納兩個第納爾和一定的實物當做人丁稅。要知道在其他被阿拉伯征服的地區的人們只需繳納一個第納爾和一袋小麥即可!然而無論多麼屈辱的條件居魯士都答應了,因為在居魯士和石敬瑭這種人眼裡,這個世界除了他們自己的榮華富貴還有什麼值得他們在乎的呢?正如路易十五所說的那樣,我死之後哪管他洪水滔天!(注①)
今天的我們已經無從得知居魯士是怎麼勸說拜占庭帝國的掌權者的,但最終結果是君士坦斯二世答應了這個喪權辱國的條約。公元642年9月最後一批羅馬士兵撤離了亞歷山大港,也就是說拜占庭自己主動的在沒有任何威脅的情況下放棄了自己最為富饒的省份,把它拱手送給了穆斯林。就這樣阿穆爾不費一兵一卒輕而易舉地佔領了這座古埃及最璀璨的明珠。亞歷山大港的輝煌讓來自不毛之地的阿拉伯人手足無措,就像中國古代鄉下的乞丐到了北京的紫禁城一樣。
穆斯林們是以朝聖的心情進入這個城市的,狂喜的阿穆爾甚至無法組織自己的語言,他在給哈里發的信裡是這樣描述的“我已奪取了一座城市,我不加描繪,我這樣說就夠了。這座城市有四千座別墅,四千個澡堂,四萬個納稅的猶太人,四百個皇家娛樂場所。”
每當我讀到這段歷史,總是扼腕嘆息,心中鬱結,只覺須飲酒三杯,把劍狂舞方能一洩胸中憤憤之氣。何也,只因為想起了因石敬瑭而丟失的燕雲十六州,自此之後中原王朝失去了北方屏障而先天不足,北宋一代幾乎都是在北方少數民族的陰影之下,這個古代中國科技最為璀璨的朝代用一種最慘烈的方式迎來了死亡。歷史不能重演,但我總在想假如再來一次會如何呢?
契丹人的狗——五代十國中後晉的開國皇帝,因其把燕雲十六州獻給契丹而遺臭萬年
注①:這話其實是路易十五的情婦蓬巴杜夫人所說,此女是法國上流社會著名交際花,仗著和路易十五的關係揮霍無度,一人的花費居然超過整個法國的軍費。但她卻十分的有自知之明,曾對人說過“我們死後,洪水滔天”,這才是這句話的真正來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