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各種原因,很多戴氏家譜已經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但對自己從何而來,族人還是很關心,因此,尋找家譜成為各地宗親會的重要任務。筆者在近幾年的工作中,認為還可以有這麼幾個方法尋找家族資訊,乃至續上家譜。
一、讀譜。目前仍有很多家譜存世,這裡面有很多資訊。4年前,我和戴佐軍宗長讀句容家譜,從晚清開讀,發現有一處提到,有位先人在清末從句容去淮安為官,並定居在淮安南門外十里之地、一個叫桃花莊的地方,這個譜中寫明,這一支後來在淮安開枝散葉,並不再記載這一支資訊。因為筆者還在職,沒空去查當地的地名和情況,但作為一條資訊是有價值的。
二、讀碑。中國很多歷史在有考古新發現後,改寫歷史,戴氏也是,如果網路有上碑文資訊或者在實地挖出碑,可以仔細考辨,看有無資訊。
三、讀志。各地的地方誌,記載比較詳細,但凡族人有在當時做了影響力大的事或者有功名地方誌都會記錄,現在很多地方誌都資訊化,在網上可以直接搜尋。
四、讀史。國家的通史當然戴氏記載不多,但分類的史還是有很多記載的,如交通史、鹽運史、文學史等,這裡面有資訊。這個可以用搜索引擎,事半功倍。
五、讀傳。既可讀我們戴氏自己的傳記,也可以讀與戴氏相關人員的傳記或者文章。筆者讀冒闢疆的相關文章時,發現他和我們戴氏有交往。再搜尋,發現這個戴氏是安徽和縣人,就在南京的邊上,父子三人是抗清英雄和文學家、畫家,後代有人移居如皋,這樣如皋戴氏就可以依此查詢。
六、讀文。明末清初有三大學問家,有位黃宗羲,他曾為淮安戴氏家譜作序。筆者在網上發現資訊後,又幾番尋找,找到了黃宗羲的這本書,並細讀全文,知道了淮安河下戴氏來自皖南,到續譜時已經在淮安7代,按20歲一代,約有140年,往前推,就知道是成化年間移居淮安,這篇文章後面還有其孫輩的姓名,在網上繼續搜尋,在乾隆年間曾作善事被表彰。我在群裡公開這個資訊後,很快有鹽城阜寧宗親電話我,說他們是其後代,經過比對,確實是淮安戴氏後代。
七、讀地。我們去外地遊玩時,常會發現有“戴莊”“戴浦”等地名,那就要留心,並在網上搜尋,看為什麼叫這個名,有時間,可以與當地人交流。我有次在揚州東關街邊上一個小巷裡,意外發現掛有“戴名世故居”的牌子,就和房主交流,房主當然不姓戴,但瞭解了戴名世在揚州沒有後代,原來戴名世因文字獄被斬後,家人也被流放。另外,有的地方,還有族人居住,就可留下聯絡方式。
當然,尋找家譜和資訊,還有很多方法,這是筆者在這幾年工作中的心得,發出來和宗親共享,所謂拋磚引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