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的無聊,想寫下我這個平凡人的平凡人生。可是,剛退休不幾年,離老去尚早,就擔心現在寫是不是太早。
仔細想想,其實也沒有早或不早的關係,因為人生難以預料,說不定什麼時候就走了,就再也不可能去寫了。還是趁早吧。
一、大難不死的幼年
聽長輩們說起過,我的父親年輕時就是一個不安分的人。十七八歲了,爺爺奶奶已經給他定下親事,他卻把要了我爺爺的一部分財產,再把這部分財產作價賣給我爺爺變現,並揣著這些現大洋考進了中華民國的“國立三中”,成了一箇中學生。後來因為抗日戰爭爆發,學校隨國民政府去了大西南。
兒時曾經聽父親談起那段經歷,還是很艱苦的。!
因為戰爭,父親與他的父親失去了聯絡,於是就沒有了經費來源。儘管政府在他們在校吃住,但是,幾年不添衣物也是很艱苦的。聽他說,那時候冬天也只能穿單衣,草鞋。短褲是買一塊布自己縫的。即使學校放假了,也不敢離開學校,離開了就沒有飯吃。
學校還經常轉移。於是他們挑著書輾轉四川、重慶、雲南、貴州。一心想上大學,但是私立大學考上了讀不起,官辦大學又考不上。嚐遍了生活的甜酸苦辣。一直到抗戰結束,才回到了浙江。
回到浙江後,他在杭州、嘉興的大戶人家做過家庭教師。回當時的壽昌縣當過師範老師,還擔任過祠堂學校的校長兼教員。
新中國成立後,他有幸進了“浙江省新聞幹校”,畢業後去浙江湖州吳興縣岱西區公所做了秘書。在那裡認識了一小學女教師。後來就有了我姐姐和我。我出生時,我父親已經四十歲,我母親也已經是三十了。
我爸爸告訴我,我剛出生時,因為我父親是當地機關文化水平最高的,工資待遇也不錯(我曾經在整理我父親遺物時看到,他五八年的工資就有毛六十元人民幣),所以我出生前母親享受著不錯的營養,我出生後盡然享受著媽媽與奶媽兩個人的母乳餵養。我見過我那時候的照片,真的是白白胖胖,健康的很。
後來,因為母親要下鄉參加“社會主義教育工作”,就把我交給了奶媽一個人餵養,奶媽就把我帶到了她的家南潯。
奶媽家庭成分不好,回家後就被當地政府管制勞動,她家裡還有一個與我差不多大的孩子與我一起吃奶媽的奶。因為辛苦勞動又吃的差,出奶少了還兩個孩子分著吃,所以一段時間後,我父母找到奶媽家要接回我時,發現我的脖子都承受不起腦袋了。
父母親把我送回老家,交給我伯母,她不敢接受,深怕不能把我養活,遭我父母怨言。幸好年邁的奶奶,收留了我,抱著我在村子裡討奶吃(又幸好那時候正好提倡光榮媽媽,農村裡產婦多)才大難不死活了下來。我長大以後,在生產隊當農民,就經常遇到那些同齡人的媽媽說,這個孩子小時候吃過我的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