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社群團購想必大家都不會陌生。社群團購的做法其實很簡單,就是小區裡面的人組團買菜。聽起來一點也不新鮮,但是某寶、某多等資本巨頭爭先恐後地往裡砸錢,以至於去年官方都放話,嚴厲打壓社群團購,但也沒能完全阻止資本的繼續投入。反過來一想,資本們這麼煞費苦心去投資的事情,那麼肯定就是有的賺的。
首先來說,社群團購這個模式本身肯定會帶來一些好處。以前買菜從菜地到你家價格平均要漲150%,根據國家發改委價格成本調查中心的資料顯示,部分綠葉菜零售價能比菜地價格翻三倍,再加上蔬菜25%的報損,你花在買菜上的錢一大半給了賣菜的人,而不是真正種菜的人。社群團購模式,直接砍掉一兩個中間環節,可以省出了很多的交通費、人工和房租,最重要的還節省了庫存。理論上如果能做成功。普通人吃到的菜應該會更便宜和更新鮮。
但是我們國家為什麼不讓發展社群團購呢?
有人說是怕等資本做起來後就會開始漲價,比如滴滴打車就漲價了。確實,現在滴滴的價格是漲了,但是價格漲得比房價和菜價慢多了,你也不能拿現在的價格跟10年前的比。十年前計程車司機脾氣臭,喜歡繞路,而且車裡多髒大家還記得吧。還有一個例子,我們大家熟知的外賣行業,同樣的燒錢補貼最後形成巨頭,劇本都完全一樣,為什麼國家沒有叫停外賣,甚至外賣騎手還上了國慶閱兵式。
這麼看來,好像國家是專門挑社群團購來打壓,這裡小編給大家細細分析。
國家的做法看似矛盾但是其實目的很一致,說白了一切為了就業。這些幾乎沒有門檻的大規模就業崗位是所有國家最可靠的定海神針,有這些行業在社會就會更穩定。送外賣,既不要求學歷也不要求工作經驗,只要看誰願意出力氣就能賺到錢,而且收入還不錯。外賣銷售額六千多億裡面的配送費就1/10,也就是說送外賣一個600億的生意帶動了700多萬人的就業,帶來了700多萬家庭的基本穩定。這一群人一旦失業了,那就不止是700多萬張吃不飽飯的嘴在等待政府救置。所以別說打壓了,政府就算貼錢也要保證快遞行業的穩定發展。而賣菜就不一樣了,賣菜是城市窮人最後的退路。假如哪天意外來臨,生活崩塌了,他能讓你餓不死。去年就業不行地攤經濟就活躍起來就是這個道理。現在巨頭去搶這些菜販子的生意,看似我們買菜少了幾個錢,卻讓很多人沒了退路。相信大家都知道某資本被反壟斷法罰款百億的事件吧。我們國家政府其實根本就不缺錢,但是這些福利性質的就業事關社會穩定。
隨著科技的發展低階勞動力被取代這個趨勢不可避免。在未來財富是由一小部分人創造,而剩下的大多數人只需要老老實實的活著和消費。例如在國外,很多高福利國家就是靠幾個高附加值的產業來賺錢,大部分老百姓能活的很好。那裡的普通人幹了簡單的工作卻拿著其他國家好幾倍的工資,他們創作的價值其實沒有他們消費的多,或者說他們最大的貢獻就是花錢消費,比如網際網路行業佔了我們國家10%的GDP,卻只有大約1,000萬的就業崗位,也就是說1%的人創造了10%的GDP。在未來這個比例還會繼續擴大,從整體上說技術進步會帶來財富的總量增加,但是這些新增加的財務本就不是平均分配。如打車軟體賺了以前全國計程車公司的錢。
假如放開資本,我們買菜的人買到新鮮和便利,但是也有人要付出代價,菜販子就沒飯吃了。資本考慮區域性,但是國家肯定要考慮整體。政府需要關懷弱者有的時候寧願減緩發展,也要把收益平衡做好。再舉個更直接一點的例子,中國為什麼不推進農業機械化,是不能嗎?表面上是田地歸屬分散,但是要統一管理其實也不難,而農業技術上面更是毫無障礙。比如華北,東北新疆等糧食產區早就實現了綜合的機械化。可是一旦全國都這樣做,農民怎麼辦,沒地種了,進城務工現在還能吸收得下這麼多農民工嘛。所以很多明明機器能幹的事現階段也必須要人來幹。農村農業的機械化,一定要等到人口慢慢進入城市之後,農業只是最簡單的一個例子。再說一個前兩年大熱的無人貨櫃、無人便利店,現在都已經涼透了。
然後就有人說了,被替代了大不了就轉行。實際上,在未來越來越多的崗位會被機器代替呢。這就涉及到我們延伸的話題,對於我們普通人,該如何應對這種變化呢。
最後我們簡單聊一聊什麼樣的崗位最容易被替代。其實很簡單,越規範的崗位越容易被替代跟難易程度關係不大。規則越清晰,人工智慧就越強。比如下棋電腦早就超越了人來,因為下棋的規則特別清晰。再來看身邊一個簡單的例子:電話客服。電話客服有特別明確的手冊,遇到什麼問題給什麼回答都是標準的,不需要你思考,所以現在我們所遇到的電話客服基本都被智慧電腦替代,這也是第一批人工智慧替代的崗位。還有一些看似高階的工作,比如醫院放射科的醫生,8年的學習,專門研究那些拍出來的片子,規則非常明確,電腦學得很快。有一個有趣的說法是,如果你做的事需要思考在五秒以上,就表明這個事情沒有明確的規則,需要你在規則之外思考,那麼你的崗位是安全的。而如果你不需要費腦筋,一下就能想到做出來的角色,那機器一定比你更合適。
既然說到行業替代,再和大家探討一下怎麼做才能在未來有更好的前景。那我自己來說,現在我自己同時在做三個行業,說得通俗點就是一個主業兩個副業。相信很多人對跨行業這個詞是非常敏感的。其實每個行業裡大多數人都不具備主動思考的能力,也許他幹了一輩子也只是很熟練而已。在未來最強的競爭力是一個對其他行業保持一顆好奇心。跨行業看起來很困難,實際上大多數行業的壁壘最多就是一年的業餘時間,你花一年的業餘時間好好琢磨,就足夠讓你勝任另一個行業的工作,而且這個進度會不斷加快,因為思考的本質是聯絡,你腦子裡的資訊越多,能跨越的領域就越大。比如說,小學生得花六年時間學基礎數學,可是大學四年就得學會高數,這就是因為你掌握的背景知識越多,思考的維度和思考結果就越全面。任何學習的開端都會很慢,沒關係,記住兩個成語:笨鳥先飛和龜兔賽跑。還有,大部分人都比你想象的要笨。
由社群團購到行業替代,話題跑的有點遠,這次就先聊到這裡。如果大家感興趣,下次再和大家聊一聊我目前涉及的行業和我遇到的問題。謝謝大家的點贊關注。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