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秦軍渡過黃河,浩浩蕩蕩開進趙國地面。
面對來勢兇猛秦軍,張耳、陳餘頭腦冷靜,迅速派出軍隊,“憑藉地勢,設定陣地,奮起抗擊”。
趙軍在多處設定阻擊陣地,努力抵擋秦軍。然而,不在一個等量級上較量,所有阻擊戰,全部被章邯指揮秦軍打得大敗。
秦軍一路挺進,不久就打下邯鄲城下。
邯鄲城守軍,仍然不是秦軍對手。
拿下邯鄲,章邯發出命令,“官員、富商、百姓全城遷移,整體遷到河內地區”,“ 毀壞城牆、建築物,將這座城池,夷為平地”。
在章邯屠刀下,繁華城市變成廢棄物。
邯鄲城破之前,趙王趙歇、丞相張耳帶著大部分人馬先行一步逃出去。這些逃出來人馬隨即又躲進鉅鹿城中(今河北平鄉縣西南)。這座城池沒有邯鄲那樣有名氣,軍事上地勢險要,易守難攻,而且城池四周有又高又厚城牆作保護。
得到訊息,章邯隨即派出部將王離、涉間,率領人馬追過去。
“如何攻下鉅鹿城?”,章邯信心十足,一個方案迅速制定出來,“梯隊攻城方案”。
“攻城隊,負責攻打城池;保障梯隊,負責做好物資保障工作”。“在鉅鹿城外圍,設立物資保障基地;在基地與攻城部隊之間,建立一條大甬道;在甬道兩旁設定防禦工事;透過這條甬道,為攻城秦軍運送糧食”。
“攻城部隊專心攻城,吃好喝好住好。哈哈,你趙王躲在城中死守吧,總有吃盡喝光那一天”。
章邯率部分秦軍駐紮在鉅鹿南面棘原(今河北平鄉縣南),既是戰場形勢研判中心,又是戰場整體指揮中心,同時又是前方物資保障基地,為攻城部隊隨時提供人力、物力保障和智力支援。
“梯隊攻城法,無論進攻還是撤退,都能從容自如,零風險,還能隨時在外圍機動,打擊外地來的援軍”。
陳餘非常清楚眼前軍事形勢,帶著一批人提前跑到趙國北部,“動用一切可能資源,收集人手,招兵買馬”。經過努力,臨時收攏三萬人馬。
陳餘將人馬開拔到鉅鹿北面,駐紮起來。“現在,我們就跟秦軍打對抗戰,不求勝利,只求得拖延秦軍攻破城池時間。只要贏得時間,就有等待其它起義軍來救援可能”。這三萬人馬,稱河北軍。
陳餘一而再再而三派出使者,向楚懷王、齊王求援,“咱們都是起義部隊,在這樣大敵當前之際,我們應該拋棄內部各種矛盾,拋棄前嫌,一齊向最大也是真正敵人,向大秦帝國大軍幹仗。什麼叫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現在就正是這樣一個緊急危難關頭。如果我們趙國被秦帝國大軍滅亡,接下來,你們會有好日子過嗎?”
接到求救信,各地起義軍領導,在大敵當前形勢下,紛紛派出援軍,來到鉅鹿戰場。在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前前後後,在這裡最終形成一個巨大戰場。這也是自陳勝起義以來,以秦軍主力為一方,以趙國以及各路起義軍力量為另一方,形成最為龐大、最為複雜對峙局面。
秦軍咄咄逼人,章邯勢在必得。無論白天還是黑夜,章邯反覆部署軍隊,不停向鉅鹿城發起進攻。
“攻佔城池時間拖得越長,風險就越大。起義軍援軍將一定必定會越聚越多。”
章邯力求速戰速決,張耳、陳餘拚盡老本也要拖延再拖延。時間,已經變成比黃金還貴重籌碼。
章邯一天比一天加重進攻頻率和強度,趙軍面臨形勢一天比一天嚴峻。
救城如救火
兩軍對比,秦軍優勢明顯,兵多糧足,攻城兇猛;得勝之軍,信心滿滿。鉅鹿城中趙軍劣勢明顯,糧盡兵少、 危在旦夕。
“該如何辦?”住在城中,丞相張耳想來想去,想出來辦法,都是一樣,一次、再次派出使者。這些使者傳達訴求有且只有一個,“陳餘大將,請趕緊率軍出擊城下秦軍”。就如溺水之中快要淹死之人,看到一根似乎能救命水草,不停地伸手,拚命去抓住。
“我手上這點軍隊,決不是強大秦軍對手。昨天不是,今天也不是”。“ 我方軍隊,在秦軍面前,每打必敗。對手是得勝之軍,咄咄逼人,我手中這點人馬,豈能出擊?”
“這個難題,在眼前,除往後拖時間,完全無解”,陳餘念起拖字訣。
拖呀拖,戰局整整拖兩個月。
熬呀熬,張耳在城中,在死神面前,整整煎熬兩個月。
時間就這樣一天天在風口浪尖上推移,張耳一個感覺越來越強,“這樣熬下去,城中這幫人一定會落入強大秦軍虎口”。張耳不由得大怒,派出手下最厲害說客張黶、陳澤,“你們倆一同前去,前去責問陳餘,就問他一句話”,“ 當初,我與你結為生死之交,現如今,趙王和我遲早得死,你呢,擁兵數萬,卻不肯出手相救,這難道還談得上生死與共麼?如果你是一個言必信、信必果之人,那麼,現在你就率軍衝過去,衝向秦軍。只有這樣,或許我們會有十分之二人活著出來”。
“你現在就給我衝向秦軍,衝也得衝,不衝也得衝。衝是死,但是我們城裡人多少能少死一點;不衝,我們這些住在城裡人,就一定必定是全部死光光”。
陳餘認真地聽,向著張耳說客張黶、陳澤,大聲說道:“我現在就是出擊,衝向秦軍,最終結果一定是不能解城池之圍,最終結果必定是把人肉投餓虎,除全軍覆沒,啥益處都莫得。那麼,我現在不衝向秦軍,保留這點實力,目的就是為趙王、為張耳死後向秦軍報仇洩恨。”
兩方話都說到這個份上,還有什麼可說呢?說客張黶說,我還有一句話要說:“現在事情確是緊急得不能再緊急,既然你已答應跟張耳同死,那就要信守誓言,哪裡管得以後報仇洩恨事情呢?”
張黶是什麼人?天下一等說客。陳餘知道自己在嘴皮上一定不是他對手,做出一個決定,“我這就交給你5000 人,由你張黶、陳澤去指揮調配,我說不過你們,那你們倆帶著這5000人親自去秦軍面前試一試吧,希望你們好運,能活著回來”。
5000人出去,結果當即就出來,只有張黶、陳澤兩人活著回來,所有人都死光光。這兩人之所以撿回來兩條命,是因為他們倆事先各人為自己準備一匹快馬,在逃跑路上快人一步。這下子,連一流說客張黶也閉嘴。
就在這時,張敖帶著一萬多人,從北邊趕過來。在陳餘駐軍壁壘旁邊,張敖兵馬築起工事,住進去。
楚懷王接到趙王求救信。
“救還是不救?”楚懷王召集部將討論。有大將站出來說道,“如果不去援救趙國,那麼,章邯攻下鉅鹿之後,接下來一定必定率領大軍南渡圍攻楚軍,到那時其它諸侯也不會救楚國,楚軍將來勢必孤軍與秦軍作戰”,“ 反正遲早要跟秦軍決戰,現在出戰,還能聯合其它各路諸侯”。
楚懷王說道,“這一次不但要救趙國,而且要出動主力;不能只是給老虎搔癢癢,要打,就要把秦軍徹底地給打爬下去,把秦軍徹底給滅掉”。楚懷王做出決定,“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次將、范增為末將。調派各路人馬,全部隸屬宋義指揮。楚軍人馬立即北上,消滅秦軍”。
怒奪軍權
楚軍行軍到達安陽(今山東曹縣東南),宋義突然下令,“軍隊停止前進”。不是下雨之類天氣原因,不是河道漲水之類地理原因,到底是什麼原因,宋義沒有說,所有人都不知道。
整整46天過去,大軍沒有挪動一步。
項羽心中急啊。
“秦軍仇敵就在眼前,叔父項梁就死在他們手上”。“當年,我跟著叔父起兵,跟著叔父一步一個腳印走過來,此仇此恨,豈能不報?”。
只要望到秦軍旗幟,項羽心就在流血。想到秦軍章邯囂張氣焰,項羽極為蔑視,“秦軍可恨”。仇恨能毀滅一個人,同樣,仇恨也能成功一個人。
“四十多天,為什麼按兵不動,為什麼一等再等?”項羽跑來,找宋義理論,“秦兵將趙軍圍在鉅鹿。我方如果急行軍,在對方還沒有反應過來時,就快速渡過漳河,從外圍向秦軍發起進攻,城裡趙軍從城內發起響應,裡應外合,必定打敗秦軍”。
宋義聽了,緩緩說道,“叮牛牛虻豈可吃掉蝨子,我們是牛虻,如何能直接搞定又蹦又跳蝨子?秦軍必會攻打那些駐紮在四周趙軍,秦趙兩軍之間,無論誰勝誰負,秦軍都會疲憊。到那時,我們趁秦軍疲憊之機,狠狠地給他一下子。哈哈,先讓秦、趙相互爭奪,我們坐等撿現棉花就是。身披堅執銳,我不如你;運籌帷帳,怕是你不如我”。( 撿現棉花: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說完這一通理論,宋義向全軍下達命令:“倔強而不聽從命令者,一律斬首”。這就側面告訴項羽,“好好回去坐著,聽我命令就是,別還在想著你什麼渡漳河攻秦方案。”
宋義輕輕彈彈身上灰塵,外出辦事去了。眼下,有一件緊要而重大家事等著他去辦理,送兒子宋襄去齊國上班,去輔佐齊王。雖然路途遙遠,作為父親,雖然身在戰場一線,擔任最高指揮官,宋義還是堅持親自送兒子去工作單位。
一直送到無鹽城(今山東省東平縣東南),宋義在城裡大擺酒席,宴會八方來賓。
這個時候已經天寒地凍。天不作美,連續下雨。從江南來計程車卒,到北方地面,感覺非常不適應。軍中存糧不多,士卒們只好以芋頭、豆子為主食。南方人吃慣大米,適應不了這種又冷又餓生活。
這些問題一一反映到項羽案頭。
項羽越想越氣。“你領導大魚大肉開宴會,我手下士兵啃芋頭、嚼豆子?”“年歲饑荒,百姓貧困,軍中沒有存糧,豈能坐等自困?”“面對眼前秦軍,你不發起進攻,卻坐在安陽死等對方疲勞?對方會疲勞嗎?你這不是自欺欺人麼?”“憑著他們強大秦軍,進攻剛剛立國不久趙國,這不就是大人打小孩子,哪裡會有什麼疲憊供你宋義利用?”“趙國一旦沒了,得勝之師秦軍只會變得更加強大,更加盛氣凌人,哪有疲勞影子?”。
項羽越想,心裡越是憋不住。天剛黑下不,項羽又跑去跟宋義理論。
兩人一見面,項羽就說:“我們楚國軍隊也是新近被秦軍戰敗,楚國國王已經在那裡坐不安席,這才把全國軍隊集中起來交到將軍你手上。你倒好,不體恤士兵不說,在這樣重要時刻,反倒去給自己兒子謀一已私利,你這做法,還算得上國家棟梁之臣嗎?”
說完這些話,也沒有聽宋領導批評他,項羽轉身回去睡覺。
這一夜,項羽無論如何睡不安枕。第二天一大清早,項羽又踏進上將軍宋義軍帳,這一次,在懷裡偷偷地帶一樣東西,一把砍刀。走進軍賬,二話不說,手起刀落,直接砍下熟睡中宋義人頭。然後,拎著宋義頭大踏步走出軍帳。
“二把手拎著一把手人頭”,所有看到的人,全都驚呆。能不驚呆嗎?毫無徵兆,突然而來大變故,全都不知所措,不知如何反應,“是趕緊跑開還是趕緊圍觀,還是趕緊拿起武器來應對突然發生怪事?”
對著圍攏過來滿臉驚異將士,項羽當眾說:“宋義與齊王密謀反叛楚國,楚王密令我將他誅殺”。項羽捕風捉影、無中生有招,一下子把圍攏過來眾人唬住。
這樣看來,昨夜一夜未睡,項羽確是開動自己腦細胞,想出一個絕好對策。
看到一把手被二把手斬首,木已成舟,生米已煮成熟飯,將領們個個都是聰明人,再多說那就僅僅是自己跟自己腦袋過不去。現在留給將領們,有且只有兩件事可做,一畏懼,二服從。
有人站出來大聲說話,“最早擁立楚王,是且僅是將軍一家;現在誅殺亂臣賊子,又是將軍你,唯有你,才是我們真正要擁立上將軍”。
項羽立即將這裡發生情況寫成材料,派桓楚急速向楚王彙報。
沒有因為大事成功而暈頭腦,項羽頭腦清醒,派出人手追趕宋義兒子宋襄。這支人馬一直追到齊國,直到將宋襄殺死,這才完成重大任務。斬草除根,防止禍生。
接到報告後,楚懷王順應時勢,正式任命項羽為上將軍,同時發出軍隊調令,“調派當陽君黥布、蒲將軍兩人,統率他們手下軍隊,一同開往抗擊秦軍前線,全部軍隊歸項羽指揮”。
破釜沉舟
項羽迅速發招,“黥布、蒲將軍率先行動,率2萬士卒渡過漳河,救援鉅鹿趙軍”。
兩萬軍隊與秦軍交戰,略有小勝。
得到訊息,項羽隨即發出第二招,全軍渡過漳河。
全軍成功渡河,項羽發出第三招,“沉掉全部船隻,砸毀鍋甑,焚燒營壘,只攜帶三日干糧”。這做法,成就後來成語:破釜沉舟。
現在,全軍只有向前,沒有向後退路。
有同學提問,不這樣做不行嘛?
答案是,這支秦軍打起義軍,幾乎沒有失敗,在楚軍眼中,是一支戰無不勝神軍;就連章邯本人,也成楚軍戰士心中戰神。秦軍20多萬,隊伍龐大。與如此強大軍隊打仗,楚軍心裡陰影十分沉重。
項羽用破釜沉舟之策,達到置之死地而後生心理境界,激發楚軍將士鬥志,克服對秦軍恐懼心理。
大軍到達鉅鹿,立即把王離攻城部隊包圍起來。
項羽組織人手,對守衛甬道秦軍,首先發起進攻,斷絕攻城秦軍糧道。
守衛甬道兵士不多,也不強勁,項羽迅速得手。勝利訊息,鼓舞楚軍士氣,挫傷秦軍銳氣。
項羽隨即發起第二波攻勢作戰。對秦軍攻城部隊發起猛烈進攻。
進攻中,楚軍大破秦軍,殺死秦將蘇角,俘虜秦將王離。秦將涉間無論如何不願意投降,最後放一把大火,把自己活活燒死。
被長期圍困的鉅鹿城,因為楚軍大獲全勝而宣告成功解除困境,圍城秦軍全軍潰敗。
作壁上觀
聽講提問:“那些來援救趙軍起義軍軍隊,這個時候咋沒見蹤影?”
鉅鹿城下,各路援軍紮下十幾處營寨。楚軍同秦軍激戰正酣時,他們全都沒有出寨與秦兵交戰。
楚軍向秦軍發起攻擊整個過程中,他們全部作壁上觀,躲在壁壘裡,就象我們今天人看戰鬥電視劇、看戰鬥故事片一樣,靜靜地觀看楚秦兩軍之間空前激烈廝殺。
那感覺就如古代義大利羅馬角鬥場,坐在觀眾席上觀眾,趣味盎然地觀看眼前角鬥士們血淋淋廝殺場面。不同是,角鬥場上觀眾觀看時狂呼連天,各路起義軍將士看到楚軍戰士“無不以一當十,楚兵呼聲動天”時,他們卻屏住呼吸。
或許是被驚心動魄、血肉橫飛場面所震懾。他們沒有當現場啦啦隊,卻全部當評委。最終給出評定結果,“無不人人惴恐”。
散場時,角鬥場上觀眾滿意而歸,有人要吃肉喝酒以歡慶今天大飽眼福,而這裡觀眾大不一樣。項羽擊潰鉅鹿城下秦軍後,召見各路諸侯將領。這些被召見將領,一進入項羽軍營轅門,發出同一個動作,“無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視”。弱者匍匐在強者面前,徹底地被強者牛力折服。
在項羽面前,各路起義軍領軍人,做出同一個決定,“你是這個時代牛人,我們誰也不跟,就跟在你後面混飯吃”。結果,項羽成各路起義軍領導,從此,他們歸屬項羽旗下,聽從項羽領導指揮。項羽一舉而兩得。既打敗對手,還贏得聯合陣線完全支援。
本文選摘於我已出版的作品《秦亡漢興》(作者千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