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仲景命人把嬌耳分給難民,凍傷的難民,吃著經藥煮的羊肉餃子,喝著羊肉湯,感到身體非常暖和,有凍瘡的部位微微發熱,沒幾天凍瘡就好了。
張仲景
醫聖張仲景,名機,字仲景,漢末著名醫學家,著有《傷寒雜病論》等。
曾擔任長沙太守,但他厭惡官場,輕視仕途。在擔任太守期間,每月初一和十五兩天,大開衙門,不問政事,讓有病的百姓進來,他挨個地仔細為群眾診治。後來人們就把坐在藥鋪裡給人看病的醫生,通稱為“坐堂醫生”,用來紀念張仲景。
《傷寒雜病論》
《傷寒雜病論》系統地概括了“辨證施治”的理論,為我國中醫病因學說和方劑學說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後來該書被奉為“方書之祖”,張仲景也被譽為“經方大師”。
大家好,我是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蔡華兵藥師,希望大家喜歡我分享的內容,對中醫藥和養生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我,我們一起學習和探討有趣的中醫藥知識。藥品使用方面的問題也可以諮詢我,我會為大家解答。#家庭健康合理用藥#
冬至吃餃子習俗的由來
“東漢末年分三國,烽火連天不休。”
張仲景生活的年代,就像歌詞裡所寫的那樣,連連戰亂,隨之而來的就是災荒和瘟疫。死者不計其數,民不聊生,難民無家可歸。
張仲景在長沙做官告老還鄉,正值冬天,在白河邊上,他看到很多無家可歸的人面黃肌瘦,衣不遮體,因為寒冷,把耳朵都凍爛了,心裡很難受。
他叫徒弟在南陽東關的一個空地搭了個棚子,支上大鍋,為窮人舍藥治病,開張的那天正是冬至,舍的藥就是“祛寒嬌耳湯”。
張仲景命人把嬌耳分給難民,凍傷的難民,吃著經藥煮的羊肉餃子,喝著羊肉湯,感到身體非常暖和,有凍瘡的部位微微發熱,沒幾天凍瘡就好了。
後來因張仲景是在冬至這天去世的,又是在冬至這天為大家舍“祛寒嬌耳湯”的,為了紀念他,從此大家在冬至這天都要吃餃子,並且都說,冬至這天吃了餃子,冬天耳朵就不會凍了。
祛寒嬌耳湯
雖然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很少有人因凍傷而生凍瘡,我還是把治療凍瘡的方子分享給大家。
當歸四逆湯《傷寒論》
組成:當歸 桂枝 白芍 細辛 炙甘草 通草 大棗
功用:溫經散寒,養血通脈。
主治:血虛寒厥證。手足厥寒,口不渴,或腰、股、腿、足疼痛,舌淡苔白,脈沉細或細而欲絕。
形成凍瘡的原因是由於寒凝經脈。當歸四逆湯溫而不燥,補而不滯,溫通經脈,使陰血充,客寒除,陽氣振,經脈通,手足溫而脈亦復。
現在多用於治療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無脈症、雷諾病、小兒下肢麻痺等屬血虛寒凝者。
建議收藏、轉發、分享,讓更多有需要的人看到[謝謝]。
最後記得長按點贊[贊]觸發超級點贊支援一下,您的點贊是我持續更新的動力。謝謝[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