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說:“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人看。”
當悲劇變為現實的時候,除了殘酷,更是令人毛骨悚然。
據不完全統計,從2003年至今,韓國相繼上映了30多部由真實事件改編而來的電影,這類電影不僅完整還原整個事件引人深思,甚至影響到了韓國法律修訂和社會體制的改革。今天我來推薦10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韓國高分電影。
1.《熔爐》
本片改編自光州聾啞障礙人學校性暴力事件
豆瓣評分:9.1
真實事件:該影片以2000年至2004年間發生於光州一所聾啞障礙人學校中性暴力事件為藍本,描述該事件所引發的悲劇以及學校的教師和人權運動者一起力圖揭開背後黑幕的故事。這所聾啞學校位於遠離首都的光州,曾被評為“最優秀的聽障學校”。但實際是,從2000年開始,光州聾啞障礙人學校校長和老師先後對超過30名聾啞兒童進行性侵,而這些孩子的年齡僅僅是7到20歲。這個案子起初是一名男律師從他的朋友聾啞學校的老師那得知,兩人決心為學校的孩子討回公道。可遭受到了阻攔和暗殺, 2005年上訴法庭時,因證據不足,最終犯罪者卻因為種種潛規則而沒受到應有的法律制裁。後經一韓國女作家整理釋出成一篇小說。
影片效應:2011年,電影《熔爐》上映,引起巨大的社會輿論,百萬人簽名要求案件重審。壓力迫使案件調查重新啟動,原審判結果被推翻,罪犯重新被判刑。光州私立聽障學校也被勒令關閉。 同時,韓國國會重新修訂性侵罪行量刑標準,透過《性侵害防止修正案》,又名“熔爐法”。 新法於2012年7月實施。
2. 《辯護人》
本片改編自韓國“1981年釜林事件”及韓國前總統盧武鉉生平事蹟。
豆瓣評分:9.1
真實事件:“釜林事件”發生在1981年,當時釜山檢方在沒有逮捕令的情況下,以涉嫌違反“國家安全法”、“戒嚴法”、“集市法”等罪名,非法拘禁正在進行社會科學書籍閱讀聚會的22名學生、教師和公司職員。其中19人被檢方起訴並獲刑1-7年。韓國前總統盧武鉉與金光日一同擔任了免費辯護,以該事件為契機,走人權律師的路。此案後來被韓國社會認定為民主化運動。
影片效應:影片上映後,更多的韓國人瞭解到“釜林事件”,民憤四起。輿論壓力迫使法院於2013年2月重新審判此案,至此“釜林事件”其中五名受害人終於在33年後被改判無罪,平反昭雪。
3.《素媛》
本片改編自“2008年韓國趙鬥淳性侵案件”。
豆瓣評分:9.0
真實事件:2008年12月11日早上,趙鬥淳在京畿道安山市將當時在上學途中的8歲小學生素媛(化名)拖入教堂廁所性侵。性侵過程中趙鬥淳用皮搋子吸娜英的肛門,導致娜英骨盆骨折、大小腸流出體外壞死、肛門與性器官80%壞死並昏迷。造成素媛終身殘疾、不能生育,身心受到重創。
影片效應:趙鬥淳事件後,令韓國國會在2010年時,重新修訂兒童性侵罪判刑標準,將有期徒刑上限延長至30年,也廢除了對於未滿13歲兒童下手之性犯罪者的公訴時效,並延長電子腳鐐的佩戴時間,最高可達30年。
4. 《殺人回憶》
本片改編自韓國“華城連環殺人案”。
豆瓣評分:8.6
真實事件:韓國80年代最惡劣的命案。從1986年9月15日到1991年4月3日在京畿華城市泰安一帶連續發生十起婦女強姦殺人案,死者年齡從十幾歲到70多歲不等。 自第一起命案發生後33年裡,警方共動用了205萬名人力,調查了2.1萬名嫌疑物件,但最終未能查出真兇。直到2019年9月份,警方透過DNA對比發現疑犯並重啟調查,原來疑犯李春在因姦殺自己小姨的案件自1994年以來一直在服刑。
影片效應:2003年,《殺人回憶》上映,觀影人數高達500萬人,民眾再次發起“延長重大犯罪上訴時效”的抗議。輿論迫使國會討論《刑事訴訟法》修正案,能否把殺人罪的上訴時效從15年延長至20年。
5.《追擊者》
本片改編自2003年韓國“殺人魔柳永哲”事件。
豆瓣評分:8.3
真實事件:柳永哲,來自韓國首爾貧困地區,創下了韓國犯罪分子殺人的“最高記錄”,成為韓國史上頭號連環殺人兇手。2003年9月以來,他接連殘殺了至少19名漢城地區富裕階層老人、電話應召女郎和上門按摩女性。由於柳永哲的殺人動機是仇恨富人,痛恨女性,手段超級殘忍,作案頻率密集,對韓國全社會造成了巨大的心理衝擊。
影片效應:電影《追擊者》的上映使得人們開始關注社會上的“柳永哲群體”,即具有反社會性人格的人群,反思其背後的社會原因和深層意義。
6. 《小委託人》
本片改編自2013年韓國慶尚北道兒童遭虐致死案件。
豆瓣評分:8.1
真實事件:2013年8月,韓國慶尚北道某地發生了兒童遭虐致死案件,一名10歲的少女多彬承認自己殺死7歲的弟弟珉俊。經調查,實則是繼母長期虐待姐弟倆,打死弟弟珉俊後,威脅多彬承認罪行。
影片效應:血淋淋的事實呼籲社會關注兒童、控訴家暴,審視社會人性的冷漠,反思虐童案的危害及社會現狀。
7.《韓公主》
本片改編自2004年韓國密陽性暴力事件。
豆瓣評分:7.6
真實事件:2004年,三名少女遭到密陽3個高中的聯合暴力團伙“密陽聯盟”中數十名高中生輪姦及暴力毆打,之後在多次威脅,長達一年凌辱。使被害人患上壓力障礙,抑鬱症,外界恐懼症,孤獨症,厭食症等,其中一名少女服藥自殺。
影片效應:影片2013年上映,影片引發大眾去思考真正讓女孩一直處在懸崖邊掙扎的原因究竟是什麼,是母親的嫌棄,父親的拋棄,社會的唾棄,還是整個社會對女性的歧視,大眾的冷漠。
8.《孩子們》
本片改編自1991年“青蛙少年失蹤事件”。
豆瓣評分:7.4
真實事件:1991年,韓國大邱某小學的5名男孩,結伴上山抓青蛙時失蹤,音信全無。大邱少年失蹤案震驚全國,將搜尋範圍擴大到全國,韓國警方動用了包括軍隊在內的約32萬人力,並印發了約2億張傳單,但都無果。直至2002年9月25日,在臥龍山發現了五個少年的屍骨,死亡原因確定他殺,卻因年代久遠,線索不明至今未查明兇手。
影片效應:透過感受影片所帶來的痛苦,喚醒公眾的警覺和良知。
9. 《那傢伙的聲音》
本片改編自1991年李炯浩被誘拐事件。
豆瓣評分:7.4
真實事件:1991年,韓國首爾江南區狎鷗亭的9歲男童李亨浩被綁架,綁匪要求1億韓元的贖金。該神秘人前後共換了13部不同的電話機,給父母打了87次電話,在電話中不斷威脅和戲弄,並用周密的計劃擺脫了警察的搜捕。44之後,在漢江邊上發現了小男孩的屍體。經法醫鑑定李炯浩於被綁架第二天就已經死於綁匪毒手,而綁匪卻折磨其父母長達一個月之久,並索得2億韓元。2006年,此案件的上訴期終結,兇手至今仍逍遙法外。
影片效應:2007年,影片上映,韓國民眾紛紛開始關注“被綁兒童”,並再次對“上訴時效法”提出異議。
10. 《少數意見》
本片改編自2009年韓國龍山慘案。
豆瓣評分:7.0
真實事件:2009年1月20日,韓國警方在首都首爾龍山開發區驅趕要求提供賠償並展開示威的拆遷戶的過程中,雙方發生衝突引發大火。在衝突過程中共造成6人死亡,其中包括1名警察,另有23人在事件中受傷。
影片效應:影片透過法律與政府的對攻,律師與檢察官的對峙,呼籲還原真相,不畏強權,追求公平與正義。
由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部部都讓人倍感壓抑與虐心,可現實往往比影片更殘酷,這10部裡面你看過哪幾部?給你最震撼的又是哪一部呢?歡迎來留言討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