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國網際網路行業發生了許多事:
如使用者數量見頂、使用者時長見頂
如反壟斷
如反資本
如某個細分行業的合規、禁入
(1)第三產業
第三產業,國家統計局有明確目錄:
1、批發與零售
2、倉儲物流與配送
3、金融證券保險
4、電信、網際網路
5、計算機、軟體
6、商務服務:如諮詢與調查、營銷廣告會展、職業招聘、法務服務...
7、新聞出版、廣播電視電影音像
8、文化藝術、體育、娛樂
9、居民服務:如生活照料、搬家、廚衛維修、美容美髮洗浴、婚姻中介...
10、交通運輸、出行
11、餐飲住宿、旅遊
12、房地產
13、租賃
14、衛生
15、教育
(2)第三產業在網上獲訂單
如阿里、京東、拼多多,都是零售,連批發都算不上。在網上獲取訂單,但還在現實中老老實實進貨囤貨送貨。
如京東物流、阿里菜鳥網路、四通一達、順豐,算是倉儲物流與配送。只不過藉助網際網路獲取倉儲物流配送的訂單,並且透過計算機演算法進行物流排程。
金融證券保險,這天然就是數字業務。不管你是移動支付,還是網銀轉賬,還是網上炒股,還是網上買保險,這都是藉助網際網路在開展業務。這是典型的業務數字化。
電信也是天然的數字業務。過去人們用電話線路打電話,後來是發簡訊,後來是即時資訊、語音訊息、音視訊會議。
過去是企業買實體伺服器,現在是買虛擬化的雲伺服器。過去軟體是部署在客戶自己的IDC機房與伺服器上,現在軟體SaaS化,部署在公有云的機房和伺服器上。
商務服務中,首當其衝的就是營銷廣告業的數字化,咱們號稱數字營銷。不過我們也出現了線下的分眾媒體,大家覺得分眾算網際網路產業中的一員嗎。後來又出現了線上招聘,如最早的前程無憂、智聯招聘,現在的BOSS直聘、獵聘等等。
新聞出版、廣播電視電影音像,這是最早被放到網際網路上的,因為它們本身就是數字化的。從三大新聞門戶,到網路文學電子書,都是新聞出版業。另外,長影片如愛奇藝、騰訊影片、優土,都是電視電影內容放到線上。QQ音樂、網易雲音樂等等,也是音像內容放到線上。
文化藝術、體育、娛樂,都需要現場觀看欣賞,所以沒辦法,就和電商一樣,只能在網上獲取訂單,起了個名字叫票務。
居民服務,58同城乾的就是這個。如58家政、58搬家等等。婚姻中介,中國也出現了百合網和世紀佳緣在2015年的合併。
交通運輸、出行,我們也有2015年火熱的滴滴出租車排程、摩拜腳踏車租賃服務。
餐飲住宿,我們既有網上獲得訂單的美團網,也有現代住宿實業如華住集團,大家覺得華住集團算網際網路產業中的一員嗎,它不也和美團一樣只是在網上獲訂單麼?旅遊,我們有面對交通運輸票務的攜程,低價買進高價零售出去,我們也有網上賣景點門票的驢媽媽等等。
房地產和租賃,不知道鏈家算不算網際網路產業中的一員?如果鏈家不算,那貝殼算網際網路產業中的一員不?
衛生,這個行當既出現了線上醫療諮詢的好大夫,也出現了過去就靠呼叫中心現在就靠網上的掛號網。當然還出現了以線上獲訂單和線下跑腿送藥的叮噹快藥。
教育,不知道新東方、學而思算不算網際網路產業中的一員?猿輔導、作業幫這些從線上崛起的新貴,今年也被整理的乾乾淨淨。
綜上所述,網上獲訂單是大家把他們歸為網際網路產業的主要原因。
我們只有站在所謂的網際網路行業只不過是第三產業的業務數字化或網上獲訂單,我們才能想明白第二第一產業中的細分行業的業務數字化到底是什麼。
(3)真正的網際網路其實很少
我只認兩個東西是網際網路:
一個是社交網路,用於資訊的流動或產生。社交網路一定是網狀,多對多的。如BBS/貼吧/小組、知乎問答、微博、聊天室/QQ群/微信群。不過在中國,社交網路往往沒有好的商業變現,而且還受到諸多的內容風險。這是值得警醒的。
一個是資訊採集與搜尋
我也很難認同數字遊戲娛樂是屬於網際網路行業的。從雅達利/任天堂/XBOX遊戲機,到街機,到電腦單機遊戲,到局域網遊戲,到傳奇世界,到頁遊,到手遊,到未來的VR遊戲,遊戲行當一直按照自己的套路在前進。
(4)中國網際網路產業未來何去何從
從以上來看,網際網路產業在中國發展了25年(從1995年算起),基本把第三產業(服務業+商貿業)充分業務數字化了,或者說業務線上化了,或者說網上獲訂單化了。
那對於第二產業:製造業、能源、建築工程,網際網路和電子商務能做些什麼呢?
目前能看到的就是網際網路和電子商務廠商,不像過去25年來主導第三產業價值鏈重新整合與最佳化,而是對著第二產業的企業
開始賣企業採購:如企業IT部採購、企業行政部採購...。
中國網際網路業和電子商務業未來十年何去何從?
中國第二產業業務數字化或者業務線上化,未來十年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