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2020年的新冠疫情之後,2021年的實體經濟迎來了又一次的挑戰。與此同時,電商產業似乎發展得也越來越好。因為疫情的緣故,除了電商行業,似乎所有的行業都開始慢慢在走下坡路。
電商購物變得越來越常見,而許多平臺也紛紛開啟了電商購物的方面,讓這個行業變得越發的火熱。
電商的發展路程
電子商務行業的發展,是依託著網際網路的發達達到的一個頂峰,事實上,電商行業依舊是售賣線下實體行業的物品,也就是說,總歸而言,這是一個實體經濟,並不是那種虛無縹緲的物品。
當阿里巴巴,淘寶等傳統電商平臺開始出現的時候,網路購物也漸漸的開始被人所熟知。
2007年之後網際網路企業開始飛速發展,大量的傳統商家開始入駐到網路平臺,而伴隨著移動支付出現雛形,網路購物更加便捷,藍海產品的開啟標誌著電商產業開始迅速發展。
2012年開始,電子商務產業的發展伴隨著比如支付寶、微信等即時支付軟體的廣泛運用,線上網路購物開始出現噴湧狀態,並且除了淘寶等傳統品牌的藍海商品外。拼多多等以廠家貨源直流分銷的產品也出現了以低廉的價格和包郵的物流費用,實現了使用者進一步擴大。
而在2016年至今,電商產業得到進一步的加強,所有的平臺或多或少都開始涉足電商品牌,比如美團、抖音等傳統並不是做電商的app都開始在裡面開始發光發熱。尤其是以抖音直播為主要的帶貨電商。透過直播間的主播們進行帶貨,實現了電商行業的巔峰發展。
電商行業的優勢所在
從發展路程來看,電商行業無疑是如火如荼的。各大品牌,各大行業都紛紛開始涉足線上電子商務運營。不論是美團的將線上運營與線下實體店互動的O2O模式,還是類似於抖音、快手等短影片平臺快速搶佔直播帶貨品臺,一些本來是做其他領域的平臺APP也紛紛加入進來。
以央視新聞帶貨阿富汗松子為例,僅僅是十幾分鍾,12萬罐阿富汗松子被瞬間買空,其購買力可見一斑。並且電商行業也因為其便捷能力,可以透過網路,實時補助三農產業,讓本地的農產品可以對外售賣,達到足不出戶就可以完成當地的產業進步,幫扶落後貧困地區。
而平臺為了增加購買能力,進一步的提高平臺使用者的黏著程度,各種平臺購物節出現了,使用各種平臺優惠補貼,提前一個月就開始造勢,各種活動、小遊戲製作令人眼花繚亂
除了火熱的雙十一購物節,雙十二購物節,還有各種注入母親節活動個,京東有熱 8購物季,還有 815 家電週年慶,拼多多有百億購物補貼,還有淘寶的618活動。這些平臺造節活動退出的又多又廣,各個平臺都在爭取吸收流量,2021年根據資料統計,僅“雙十一”全網交易額為9651.2億元,同比增長12.22%。
背後發展令人深憂
儘管以目前的情況來看,電商產業如火如荼,但是事實上真的是如此嘛?
1、平臺規則日益複雜
以前期的百億補貼為例,各種補貼活動看得人眼花繚亂,比如滿200減30,超過六百打九折,店鋪平臺活動送20優惠券這些,本來應該是在活動期間進行一個折扣的優惠。但是在這些組合拳下來讓本來應該簡單的折扣變得複雜,並且還多了諸如團貓貓,走路等多餘的手續,平臺的實力增長變得迅速,消費者的觀感卻沒有任何增加。
前面說到,電商的本質就是換個方式進行賣貨,所以依舊是靠著實體行業進行支撐,也就是賣貨需要先有貨物。而平臺並不是貨物的產出者,也不是貨品的售賣者,平臺透過提供更加全面的商家留住客戶,商家透過平臺進行售賣。
但是平臺對於商家包括SKU的設立,後臺活動的參加,推廣運營的收費等等,進行了諸多的限制。企業在運營電商的時候需要花費大量的心血在平臺上,也有可能是錢花進去打了水漂,一堆運營的錢咋進去,半點水花也無。
2、畸形內卷行業亂象
在電商行業,刷單提升自己的店鋪購買信譽度,提升自己的賬號信用程度,然後才能在首頁的榜單進行推薦。而明星或者主播在直播間進行帶貨的時候進行虛假刷單也是大眾人人皆知的事實,可以說是行業的潛規則行為。
而靠刷單獲得的流量使得更多的商家為了主播的賣貨能力給予更高的坑位費,如此下來,上層的主播刷單,普通的主播為了不落後於人前,資料顯得不是那麼過分,也會進行刷單。到了最後,賣不賣得出好東西已經不是看主播能力,而是看刷單量。
往往導致商家花了錢給主播帶貨,而實際購買量並沒有達到應有的要求,並且還需要支付直播間的推廣費用,以及給與直播平臺的抽成佣金。到頭來發現自己一無所得,明明是作為產品生產者的賣家,最後平臺和手握眾多主播的MCN機構都賺到了錢,但是除了廠商,這已經違背了直播間售賣產品的初衷。
3、大量款項流動隱憂
最近,隨著薇婭被依法要求補繳稅款13.41億的是被推上熱點,關於薇婭的情況大家從新聞簡報或者熱搜都能獲知。但為什麼會產生如此龐大的避稅稅額,這個其實是行業背後帶來的隱憂問題。
直播確實很賺錢,但是賺到如此多的金額數目,如何繳納稅款成了問題,薇婭的做法其實是大多數避稅規劃公司提供的模板,也就是娛樂圈明星工作室那一套:同時註冊多個個人獨資企業,虛構業務將其取得的個人工資薪金和勞務報酬所得轉變為企業經營所得,減少個人所得稅的繳納。
這其實是一個灰色地帶,不僅是因為避稅帶來的款項不明,註冊多個個人獨資企業但是又未能產生足夠的就業崗位以及員工繳納,一個團隊就想吃完所有的利潤,這種情況是不合理的。
並且大量資金被藏匿起來,可想而知,一旦涉及任何比如洗錢、賄賂等社會問題,這帶來的社會動盪是極其廣大的。
4、壟斷行為形成危險
其實從之前李佳琪帶貨某美妝品牌的時候,這件事就已經可見一斑了。為了留住更多的客戶。直播間往往會以更加優惠的價格進行售賣,然後引發顧客的衝動消費,完成帶貨指標。
這本來是很好的情況,線上主播進行帶貨售賣,線下實體店也在售賣,對於品牌方來說,這是雙方互惠互利的好事。但是在實際操作中,主播為了合作更加低廉的價格,往往推出直播間獨有的招牌,然後品牌方線下其實是沒有這樣的優惠活動的。這樣就會出現線下的顧客開始覺得品牌方漲價,並不願意去線下購買。
這導致了線下不易出售只能依託線上,而線上的最優惠價格被主播牢牢把握,形成了一個線上售賣壟斷,導致企業入駐產生了一系列問題。
5、高等教育專業亂象
電商行業的發展一路高歌猛進,所以相應的高等職業教育學院或者本科學院,馬上也跟著上了電子商務專業。聽起來似乎前程似錦,令人心動。但是其實並沒有考慮自己學校是否有相關的學科經歷,是否有相關的教師資源,能否做到足夠的就業量。
包括實習就業中的電商企業群支援,電商環境培養,進貨渠道的構成,如何運營,發貨,店鋪的後臺建設這些都沒有。只有一些網上隨隨便便買的課程書本,培養方案和課程七拼八湊,根本不知道電商行業發展的老師照本宣科。這個專業其實就根本沒有用處,即便是出身社會去尋找相關的工作,也無法及時勝任。
未來電商行業的發展
作為一個新興企業,電商行業從出生到發展也不過是短短十幾年的時間。在網路社會的今天,電商會變得越來越普及,因為相關法律的滯後帶來的問題也將在未來一一進行看管解決。
肯定的來說,我們不能否認電商的優越性。尤其是在疫情期間,因為大量的廠家需要生產貨品,品牌方需要出售商品,生活需要購買商品。這樣才能完成一個社會的運轉,但是因為疫情,人們無法出門,於是只能依靠物流完成網路購買,完成無接觸售賣,更好地保護自己。
而且由於沒有人流量,實體店迎來的寒冬也是事實,電子商務是應時而生,應運而起。
今年9月份,國家稅務總局辦公廳發出通知,要求進一步加強對明星藝人、網路主播成立的個人工作室和企業的查賬,糾正稅務。對2021年底前能夠主動報告並及時糾正涉稅問題的,可以依法從輕、減輕或者免予處罰;定期開展對明星藝人、網路主播的“雙隨機、一公開”稅收檢查。
這是一個嶄新的行業,儘管它的確亂象頻繁,差距固化。這需要政府進行呵護監管,完善相關的法律。儘可能地讓這個行業可以走向正道化,利民化。
而品牌方也明瞭了行業發展的情況,也儘量避免將品牌價值構架在主播上,建立自己的品牌直播間,比如之前火熱的佰草集主播,完成品牌方的強勢逆襲,慢慢的將流量帶給自己,而不是給他人做嫁衣裳。這也為了後面進駐的品牌方和企業開啟了一個良好的模式。
相信未來電子商務行業會得到更加彭勃的發展,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電商行業也在進行各種各樣的嘗試,待到時間的沉澱之後,我們會看到一個生機勃勃的電子商務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