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代歷史書上所活躍的大清帝國經常給人一種在面對列強的欺侮時軟弱可欺和愚昧落後的印象。其實坦率來說清王朝在制度方面固然衰朽,但在器物方面卻也曾經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由於在西方人的堅船利炮面前被敲開了大門和簽訂了不平等條約之後,大清也對於自身的失敗進行了反思。而最終晚清統治者們得出了一個結論,那就是大清的落後完全在於技術和武器方面的陳舊,假如大清軍隊能用上和西洋軍隊一樣威力強大的武器,那麼局面將會有本質的變化。而這晚清高層的一認知隨即也使得國外軍火商們蜂擁而至,本文就來講述晚清時期軍火進口商們的“市場爭奪戰”。
閉關鎖國,落後世界
中國在近代當中的屈辱其實離不開明清時期的閉關鎖國政策。由於彼時皇權達到了頂峰,所以最高統治者對於其手中的權力產生了一種近乎於病態的執念。在這個時候歐洲國家的“大航海時代”已經拉開帷幕,中國的帝王自然也能夠聽聞有關於此的訊息,他們沒有能從其中迸發出和世界接軌的念頭,反而恐懼這些高鼻深目的西洋人會在和本國人民進行正常往來的過程當中動搖自己的根基。所以恨屋及烏,他們對於來自西洋的文化思想乃至器具都懷有一種戒心以及仇恨。
在這種敵視的態度之下,清代的康熙皇帝用強硬手段將沿海居民回遷數十里實施“海禁”政策,而到了乾隆朝閉關鎖國更是達到了頂峰,他甚至以一句“天朝無所不有”來對於國外使者通商的請求一口回絕,這也使得大清錯失了最後的搭上工業時代的機會。儘管乾隆本人得以安詳地掌權60餘年,然而到了他的孫輩成為帝國主宰的時候,卻替他當年的傲慢自大付出了代價。
1840年,英國人因為鴉片貿易受阻所以悍然對大清挑起了戰爭。戰爭初期沉醉於上國美夢的的清朝統治者還只是將這次來犯的英軍當成是一股普通的“夷人流寇”來對付,試圖以長矛和弓箭來解決戰鬥。
但很快清兵們發現,這些西洋人與他們之前所遇到的敵人完全不同,他們乘坐的船隻不僅發出轟鳴聲還來去如風如同鬼魅,常常令海防士兵疲於奔命,而他們所使用的槍炮也是遠勝於自身。當清軍還在拿著二百年前荷蘭人佔據臺灣所使用的前膛槍吃力地裝填火藥的時候,英國人大部隊已經用先進的後膛槍對著清軍進行了一次齊射,所以當時的戰局經常是清兵還沒有看到對方來人有多少己方就已經損傷大半。這也是兩次鴉片戰爭的縮影。
在咸豐皇帝駕崩之後,晚清政局迎來了一段“兩宮垂簾,親王輔政”的體系。簡而言之就是慈禧和慈安兩位皇太后代年幼的同治皇帝行使皇權,而國家的日常事務則由皇帝的親叔叔恭親王奕訢所負責。不同於當時目光短淺的大多數人,奕訢是一個相對開明和能接受新鮮事物的人,在他年輕時期就接觸了諸多與西洋相關的人和事,而當他成為了朝廷的“大管家”的時候,也立馬前頭了轟轟烈烈的“洋務運動”。
合作英法,未能長遠
奕訢認為大清在思想文化和制度之上遠勝於外國人,但由於從前不屑於洋人的“奇技淫巧”,才在兩次對外的戰爭當中吃了大虧,假如能在器械方面趕上外國人,那麼大清仍舊是人人恭敬的“天朝上國”。至於得到西洋先進武器的方式,奕訢則是大手一揮,決定從他國購買。當時的大清雖然在對外戰爭當中吃虧不小,但畢竟多年所積累的經濟實力雄厚,所以在購買武器方面也是豪擲重金,這也就吸引了逐利的西方各國軍火商人,而最先與大清合作的正是第一個開啟其國門的英國人。
瞭解世界史的人們應當記得,英國可謂拉開了近代世界工業化的帷幕。由於工業化催生了生產力的發展,所以英國在之後一口氣超越西葡等老牌帝國成為了世界上最為強大的“日不落帝國”,其工業體系的先進性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不過當時大清方面對於這些並不是很瞭然,他們選擇了來自英國的軍火只是因為英國在同大清的戰爭當中讓其直觀地感受到了現代武器的威力。
也許有人會感到疑惑,那就是英國既然對中國持有侵略的態度和行為,又怎麼會將先進武器賣給中國,這豈不是作繭自縛的行為?其實當時英國對於中國發動戰爭的最終目的不是完全佔領而是要扭轉對華多年的貿易逆差將其演化為一個大英帝國廉價工業原料獲得地和最大的商品傾銷市場,所以當中國肯於簽訂不平等條約和開放市場之後,英國人沒有了繼續對華作戰的理由,所以自然樂得在和大清的軍火貿易當中撈一筆,這也是兩個曾經大動干戈的國家轉而成為貿易伙伴的原因。
同治年間可謂是大清和英國人的“蜜月期”,除了數量不菲的貿易之外,大清更是聘請了英國人李泰國成為了海關總稅務司。以現代人的思維很難理解當時的清朝居然會聘請一位外國人來當做自己國家關稅機關的一把手,但當時的大清由於還沒有一種現代國家意識和建構,所以要尋求西洋人的協助來建立完善海關制度。李泰國在擔任此職務期間除了自己的本職工作之外還為大清和自己所相識的英國軍火商牽線搭橋,而事情則就壞在了李泰國的身上。
李泰國這個人可謂是心術不正,在雙方的貿易往來當中他總是要收受為數不少的好處費,而隨著時間推移他逐漸不滿足於金錢上的攫取,甚至生出了控制大清海軍的野心。1861年恭親王委託李泰國為大清從英國購置65萬兩白銀的軍艦以及配套的武器裝備,並輔以教官訓練。哪知李泰國從中作梗,這批船艦到了中國之後大清方面才發現隨船來了大批的英軍人員,原來李泰國利用中方對於商業合同的一知半解,從中作梗要讓這支艦隊變成一支中英混合艦隊,而他李泰國則是這支艦隊的操控手。
李泰國這種無恥的做法從小的方面說違背了做人起碼的誠信和道德,往大里說損害了大清方面的國家利益。於是大清方面果斷拒絕了成立這一艦隊的構想,只要船不要人。然而根據合同,中國如果拒絕聯合艦隊的成立,那麼這些軍艦裝備也不能來到大清手中,除此之外還要賠付英方大量的違約金,這樣下來大清可謂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幾乎是白白扔掉了幾十萬兩白銀。可以說大清和英國在軍火方面的合作從一開始就並不愉快。
好在除了英國之外,當時大清也有其他的“合作伙伴”可供選擇,很快大清就將目光投向了歐洲另一強國法國人是身上。大清統治者對於法國人來說並不陌生,在咸豐年間正是他們和英國人一路打進了北京,使得咸豐皇帝如喪家之犬一般逃離京城最終病亡於熱河,對於法軍的強悍大清也深有體會。
這個時候正值大清洋務運動如火如荼開展的時期,京城上以恭親王奕訢為代表操持全域性,地方上的曾國藩、李鴻章和左宗棠等人也是全力配合,而福州船政局正是這個時期的產物之一。
提到福州船政局自然繞不開一個叫做日意格的法國人。他早在十九世紀五十年代就隨法軍來華,當時正趕上了太平天國運動風起雲湧的時候。為了維繫自己的統治大清方面對其採取堅決鎮壓的態度,而當時一些在華的列強則認為太平天國運動的出現損害了其在華的利益,於是他們和清軍互相聯合成立軍隊對於太平軍進行了毫不留情的鎮壓。在這其中產生了一支叫“常捷軍”的由清軍和法軍聯合組成的“混合編隊”,而日意格正是常捷軍當中的一員。
由於日意格本人能力出眾技術過人,所以他很快被晚清重臣左宗棠所欣賞。當時左宗棠正在策劃福州船政局,卻苦於沒有技術人才的支援,日意格的出現正好彌補了這樣一個空缺,於是在1867年福州船政局正式聘用日意格為監督。
早在拿破崙時代法國人在海軍建設方面就頗有心得,而日意格早年也在法軍當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所以當日意格在中國擔任要職的時候一方面幫助大清方面建設用於水戰的軍隊,一方面也透過自己的人脈牽線搭橋,讓清軍裝備來自法國的武器。和陰險自私的李泰國相比,日意格雖然也是西洋人,但他在中國供職期間卻展現出來了較高的職業道德,沒有像李泰國一樣去妄自插手他國事物,所以李泰國生命中的最後時光都留在了中國。
在進口法式裝備方面,中法之間曾經有一段“蜜月期”,在這期間由於雙方共同對付太平軍,不僅共同成立了中法常捷軍,清軍還大量裝備了來自法國的來復槍和山炮等武器,然而這種親密最終卻最終未能持續下去。
十九世紀八十年代,由於法國在中南半島持續擴張威脅到了中國的領土安全,所以清軍組織部隊在廣西雲南一帶進行反擊,這也正是近代史上著名的“中法之戰”。中法之戰的規模由於種種原因並沒有成為一場全面戰爭,但在戰後大清和法國的關係也降到了冰點。在此之後中法之間軍火貿易的親密期隨之結束,法國撤走了在大清的技術人員並且斷絕了之間的軍火貿易通道。
國防建設,還需自強
在中國近代史開啟的時候,德國尚未展露出絕對的強大,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德意志民族將自身的潛力兌現,儼然成為了與老牌強國英法所能抗衡的新興強國。德國崛起的原因離不開其工業上的獨樹一幟,這也使得十九世紀末德國製造的武器成為了精良和優質的代名詞,擁有了無數的擁躉,而大清重臣李鴻章就是其中最為著名的一個人。
李鴻章早年辦理洋務,對於外事較為熟稔,當他見識到了德國的軍火之後便動了將其收入囊中的念頭。時值李鴻章創辦北洋海軍,他首先想到的便是要進口德式軍艦並配以大口徑重炮。在德國的各種武器當中,李鴻章對於克虜伯大炮情有獨鍾,為此他與克虜伯公司的創始人還維持了相當良好的私人關係以求得對方能將最為先進的火炮賣給自己。
在李鴻章的努力之下,北洋水師添置了為數不少的德式戰艦以及艦載火炮,而當時有人給北洋水師的評價則是遠東第一強悍的艦隊,在世界各國海軍排名都能躋身前十,看上去西方的先進軍火讓這個古老的帝國重新煥發了生機。
然而時間來到了1894年,甲午海戰的失敗讓李鴻章的一生經營付之東流,更讓洋務運動慘淡收場。當時很多人不理解擁有諸多歐式武器裝備的北洋海軍居然會被日本這樣一個擁爾小國所擊敗,其實甲午戰爭的失敗清軍不僅僅輸在了武器上,更加輸在了制度以及鬥志之上,清軍雖然看似強大,但內部的衰朽讓其在戰鬥開始後立馬變得不堪一擊,而派系之間的內鬥也使得彼此無法發揮協同作戰的威力。而當清廷在甲午慘敗之後決心找尋原因的時候,發現他們落後的也絕不只是單純在軍火方面,此時的晚清也逐漸迎來自己的喪鐘。
對一個國家來說建立自己的國防體系更多在於自力更生而非仰人鼻息,否則就會像晚清的進口軍火生意一般以大張旗鼓開始卻以一場慘敗而結束,對於此各位讀者又有什麼自己的看法?不妨在文章下面評論交流。如果你喜歡小編的文章不妨按下關注點贊,您的支援是我們寫文章的動力,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