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忙也不要忘了給自己的大腦喂點精神食糧,以下36本中外書籍由人民日報推薦,適合零碎時間閱讀。
Source:Google
1、《活著,就得有點滋味兒》
作者: 汪曾祺 / 汪朗
本書是汪曾祺和汪朗合著的散文集。內容分為三輯,輯一按地域論述美食,講述各地美食的精髓和有趣的見聞。輯二論述口感獨特的美食,借酸甜苦辣鹹說盡人生百味。輯三論述美食文化、淵源,憶苦思甜,追古溯今,啟發美食之外的思考。特別收錄汪曾祺精美書畫作品。精裝四色印刷。汪氏父子隔空對話,娓娓道來生活中的微小卻有趣的故事。
2、《俗世奇人》
作者: 馮驥才
《俗世奇人(修訂版)》由19個短篇小說連綴構成,各篇文字極精短,半文半白,帶有“三言兩拍”筆意,作品的風格也接近古典傳奇色彩,取話本文學旨趣。書中所講之事,又多以清末民初天津衛市井生活為背景,每篇專講一個傳奇人物生平事蹟,素材均收集於長期流傳津門的民間傳說,人物之奇特聞所未聞,故事之精妙歎為觀止。
3、《寫在人生邊上》
作者: 錢鍾書
人生據說是一部大書。
假使人生真是這樣,那麼,我們一大半作者只能算是書評家,具有書評家的本領,無須看得幾頁書,議論早已發了一大堆,書評一篇寫完交卷。
但是,世界上還有一種人。他們覺得看書的目的,並不是為了寫書評或介紹。他們有一種業餘消遣者的隨便和從容,他們不慌不忙地瀏覽。每到有什麼意見,他們隨手在書邊的空白上注幾個字,寫一個問號或感嘆號,像中國舊書上的眉批,外國書裡的Marginal ia。這種零星隨感並非他們對於整部書的結論。
因為是隨時批識,先後也許彼此矛盾,說話過火。他們也懶得去理會,反正是消遣,不像書評家負有指導讀者、教訓作者的重大使命。誰有能力和耐心作那些事呢?
——錢鍾書《寫在人生邊上·序》
4、《唐詩為鏡照汗青》
作者: 鞠菟
讀完這本書,就能將唐朝詩歌的全貌和脈絡盡收眼底,瞭然於胸,如果你對唐詩和歷史不感興趣,那是因為你還沒有讀過這本書。
本書從唐太宗開始,通過歷史人物之間的親屬、朋友、同僚關係和有趣的故事串起唐朝的詩人,解讀了很多著名詩人和他們最膾炙人口的作品,講述了很多趣味盎然的典故,讓讀者對平時經常使用卻不知來源的成語恍然大悟。從學齡兒童到成年人,從原本畏懼詩詞、歷史的人到文學、史學愛好者,都很容易從本書中找到興趣點。
5、《雅舍談吃》
作者: 梁實秋
梁實秋先生是公認的華語世界中的一代文化宗師之一。他的許多文學作品都流播海內外,被人們贊為經典。其中“雅舍小品”更是他的代表作,先後印行了三百多版。《雅舍談吃》是梁實秋先生一生在飲食文化方面才華的集中展示,如果您也喜歡吃,就和這位美食家一起去大飽口福吧!
6、《我們仨》
作者: 楊絳
《我們仨》是錢鍾書夫人楊絳撰寫的家庭生活回憶錄。1998年,錢鍾書逝世,而他和楊絳唯一的女兒錢瑗已於此前(1997年)先他們而去。在人生的伴侶離去四年後,楊絳在92歲高齡的時候用心記述了他們這個特殊家庭63年的風風雨雨、點點滴滴,結成回憶錄《我們仨》。
7、《歷史的溫度》
作者: 張瑋
歷史是萬花筒,每個人看到的不同,每個角度看到的也不同。有的人看到了殘酷,有的人看到了溫情。有的人看到了殺戮,有的人看到了救贖。有的人看見了別人,有的人看見了自己。有的人假作真,有的人真作假。
史書上的一段話、一個名字,在張瑋的筆下呈現出一張張意想不到的面孔。
8、《門先生》
作者: 王爍
門先生是個生活在大城市的小市民,他樸實真誠 、稍有點小心眼,不去爭取什麼可比較的東西。他擠地鐵、逛公園、去買菜、溫酒、吃蟹、騎共享單車、回老家過年、聽朋友討論房價、聽父母嘮叨前程、還不忘關心弱勢群體……儘管在這個變化的時代有很多格格不入的地方,但安靜地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9、《季羨林人生清話系列》
作者: 季羨林
本套書中,季羨林先生不僅回憶了他從小學6歲到二戰時德國留學十年的艱辛求學過程,還緬懷了季羨林一生親歷的大師,如胡適先生的“飛走”,老舍先生的一沉,兩眼上翻看天花板講課的朱光潛,下逐客令的冰心,用牙不用剪刀咬麻繩的沈從文,老實巴交的巴金……在季羨林眼中他們不是名人,而是有著各自個性、脾氣,和悲喜的平常人。此外,季羨林先生還以樸實無華的語言,敘述了他對於在歷史面前的個人選擇,良心與公義、責任與價值等的理解。
10、《生活的藝術》
作者: 林語堂
《生活的藝術》是林語堂旅美專事創作後的第一部書,也是繼《吾國與吾民》之後再獲成功的又一英文作品。該書於1937年在美國出版,次年便居美國暢銷書排行榜榜首達52周,且接連再版四十餘次,併為十餘種文字所翻譯。
林語堂在書中談了莊子的淡泊,讚了陶淵明的閒適,誦了《歸去來辭》,講了《聖經》的故事,以及中國人如何品茗,如何行酒令,如何觀山,如何玩水,如何看雲,如何鑑石,如何養花、蓄鳥、賞雪、聽雨,吟風、弄月……林語堂將中國人曠懷達觀,陶情遣興的生活方式,和浪漫高雅的東方情調皆訴諸筆下,向西方人娓娓道出了一個可供仿效的“生活最高典型”的模式。
11、《撒哈拉的故事》
作者: 三毛
三毛作品中最膾炙人口當屬《撒哈拉的故事》,本書由十幾篇精彩動人的散文結合而成,其中《沙漠中的飯店》,是三毛適應荒涼單調的沙漠生活後,重新拾筆的第一篇文章,從此之後,三毛便寫出一系列以沙漠為背景的故事,傾倒了全世界的華文讀者。
12、《在故宮尋找蘇東坡》
作者: 祝勇
本書從十個側面——入仕、求生、書法、繪畫、文學、交友、文人集團、家庭、為政、嶺南, 書寫了蘇東坡一生的生命經歷。在作者筆下,蘇東坡是屬於人間的。他是石,是竹,也是塵,是土,是他《寒食帖》所寫的“泥汙燕支雪”。他的文學藝術,牽動著人世間最凡俗的慾念,同時又代表著中國文化最堅定的價值。蘇東坡既是草根的,又是精英的。
在呈現蘇東坡人生脈絡和生命際遇的同時,作者選取故宮收藏的宋元明三個主要朝代的藝術藏品,由書、畫及人,把蘇東坡的精神世界和藝術史聯絡起來,由蘇東坡個體的人生去反觀他所處的時代。不單是蘇東坡的個人傳記,更書寫了整個宋代的精神文化風貌。
13、《紐約瑣記》
作者: 陳丹青
這本書是陳丹青紐約生涯的結賬,初事寫作的開端……他的生活因這本書從此轉向,出現新地帶。和其它幾本書相比,陳丹青說“這本書不越界、沒脾氣,聊聊紐約、談談藝術,自然顯得雅,而久在域外,所謂生活積累比較厚,要論寫作的閒靜與專注,也確是這本書”。
14、《病隙碎筆》
作者: 史鐵生
史鐵生用生動而通俗甚至是優美的語言追尋和探索了關於我們人生的已知和未知的道理:人生、命運、愛情、金錢、道義、信仰,健康的心態、成功的途徑和價值、孩子的教育、家庭的紐帶,共分六部分,243則。
15、《汪國真經典詩文》
作者: 汪國真
"回首過去的日子,使我感到欣慰的是沒有虛度光陰。我把這些愛好做成了事業。"三十年來,從詩歌到書法到繪畫到音樂,汪國真先生一路風雨兼程。
16、《雲雀叫了一整天》
作者: 木心
在法蘭克福,木心寫道,飛越大西洋,倫敦消失,法蘭克福出現,機組人員沒發任何表格,心裡有點癢兮兮。登入一個不設防的國家……畫廊主、餐館老闆、咖啡廳領班都一口流利英語。坐在楓樹下的木頭長凳上,喝微甜的蘋果酒,將香香的臘腸送入口中……木心決意在此結束這部詩及俳句集,並題名為《雲雀叫了一整天》。
17、《尋找家園》
作者: 高爾泰
他的文字是歷史的真是回憶,更是對人性的深層揭示,對靈魂的深度挖掘。書中濃墨重彩刻畫了一個個形象生動的人物,記錄了很多真實的生活事件。
18、《人間草木》
作者: 汪曾祺
《人間草木》是汪曾祺優秀的散文集。當代文壇上,能同時在小說和散文兩塊田地裡經營,且自成一家的並不多,汪曾祺先生算是其中的一個。汪曾祺先生是公認的文體家,不僅能寫一手優秀的小說,還能寫一手漂亮的散文。
19、《世說新語》
作者: 【南朝宋】劉義慶
《世說新語》所載人物和故事,發生在魏晉南北朝這一特定的歷史時期,所以要讀通讀懂《世說新語》,則必須首先了解當時的社會歷史背景。切忌以現代人的觀念和常識,對魏晉時期的人物和故事進行品評,否則在理解上就難免會出現南轅北轍的情況。
20、《浮生六記》
作者: 沈復
這是一部自傳體文學的作品,原書六卷,已逸其二,現僅存四卷(有所謂“足本”者,後二記系偽作。書中記敘了作者夫婦間平凡的家居生活,坎坷際遇,和各地浪遊聞見。文辭樸素,情感真摯,前人曾有“幽芳悽三角,讀之心醉”的評語。本書文字不長,但向為文學愛好者和研究者所重視,影響廣泛。
21、《夜航船》
作者: 張岱
《夜航船》不是高深莫測的古書,而是用淺白的文言講說的四千多個文化段子,絕大多數是作為一個正常人,或者往雅處說,作為一個有文化的人,必須知道的社科知識。極少量雖然可以說有荒誕不經的意味,但作為古人的情趣笑談也嘗不可以看看。
22、《此生未完成》
作者: 于娟
一位母親、女兒和妻子的生命日記。
2009年12月于娟確診患乳腺癌後,寫下一年多病中日記,在日記中反思生活細節,併發出“買車買房買不來健康”的感嘆,引起網友關注和眾多媒體熱議。于娟於2011年4月19日凌晨去世,眾多網友在網上進行追悼。一個年輕生命,在生死的邊緣,用生命寫下病中日記。
在生命的最後日子裡,于娟完全放下了生死,放下了名利權情,赤裸裸的去反思和寫作。所有的浮躁沉澱了,所有的偽裝剝離了,所有的喧囂遠去了,所有的執著放下了。只有一個普通的女子,普通的女兒、妻子、母親對生命最單純的感悟。在這個故事裡,很多讀者看到的不是于娟,而是自己。
23、《古今名人讀書法》
作者: 張明仁
《古今名人讀書法》採集古今三百餘位名人讀書心得,列為八百餘則,上自孔孟,下至蔡元培、胡適之,以時代為序,依次羅列,便於檢索。書末附相關書目數十種,並介紹其作者、版本、存佚,乃至內容之優劣,尤便查考。
24、《如何閱讀一本書》
作者: [美] 莫提默·J. 艾德勒 / 查爾斯·範多倫
每本書的封面之下都有一套自己的骨架,作為一個分析閱讀的讀者,責任就是要找出這個骨架。一本書出現在面前時,肌肉包著骨頭,衣服包裹著肌肉,可說是盛裝而來。讀者用不著揭開它的外衣或是撕去它的肌肉來得到在柔軟表皮下的那套骨架,但是一定要用一雙X光般的透視眼來看這本書,因為那是瞭解一本書、掌握其骨架的基礎。
25、《毛姆讀書隨筆》
作者: 毛姆,譯者: 劉文榮
毛姆的這些文章雖然內容嚴肅,但他卻是用他擅長的閒談筆調來寫的。他文筆老練,簡潔明快而又委婉動人,讀來就如他坐在你對面侃侃而談,時不時地還會說上一兩句俏皮話,對你眨眨眼或者微微一笑,讓你覺得彷彿在和一位長者促膝談心。可惜的是,有些精妙之處很難能漢語譯出,我雖盡了力,但仍不十分滿意。好在毛姆的文章本身都很精彩,我想你讀過之後肯定不會失望的。
——劉文榮
26、《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
作者:【日】 村上春樹
他以文字名滿全球。他的“藍調”令萬千人神迷憂傷。文字是他的符號,“跑者藍調”何嘗不是?
不再是浮華迷茫,不再是旖旎感傷,不再羚羊掛角無跡可尋——寫了幾十年“別人”的文字,他第一次只寫自己:小說之外、故事之外、文字之外,均是不施雕琢娓娓道來,清淡如雲,寧靜如水……
27、《高難度對話:如何與挑剔的人愉快相處》
作者: 【美】 邁克·貝克特爾
書中指出,人際關係難題的根源在於人的基本需求未能得到滿足,“一個人格獨立的人,他的基本需求已經得到了滿足,這就為健康人際關係的形成奠定了基礎。不能獨立的人不能自己承擔負責,總是指望別人來滿足他們的需求,而人際關係中的彆扭和不愉快,大多由此而產生。
本書將人的需求總結為六種——安全、冒險、成長、接納、關聯、價值,並由此引出了幫我們處理溝通難題的六種工具和六項技能。
當我們掌握了合適的工具和技能,哪怕是面對艱難的對話,我們也可以遠離內心的恐懼與挫敗。
28、《438天:在死寂與鯊群的陰影下》
作者: 【美】 喬納森·富蘭克林
兩個人,一條小船,一場突如其來的風暴,與變化多端、危機四伏的大洋腹地對抗的438天,9000多公里,迄今已知時間最長的海難漂流。
埋葬過夥伴,想過死,也曾與希望擦肩。這是一場足以摧毀人意志的歷練,究竟什麼樣的人才能活到最後?當活著的唯一感受就是看不到頭的煎熬,當生與死只相隔一層水面,是什麼支撐著他堅持下去?
一個普通人的驚人壯舉,一次對人性本質與人類極限的漫長考驗,一場真實災難的好萊塢式結局。《438天》來自擅長求生類寫作的一線記者與資深撰稿人喬納森·富蘭克林,經過對當事人、相關人員及洋流與生態專家長達一年的採訪後寫成。
29、《小王子》
作者: 【法】安東尼·德·聖-埃克蘇佩裡
《小王子》不僅贏得了兒童讀者,也為成年人所喜愛,作品凝練的語言滲透了作者對人類及人類文明深邃的思索。它所表現出的諷刺與幻想,真情與哲理,使之成為法國乃至世界上最為著名的一部童話小說。
30、《蘇菲的世界》
作者: 【挪威】喬斯坦·賈德
14歲的少女蘇菲某天放學回家,發現了神秘的一封信。----你是誰?----世界從哪裡來?就這樣,在一位神秘導師的指導引下,蘇菲開始思索從古希臘到康德,從祁克果到佛洛伊德等各位大師所思考的根本問題。與此同時,蘇菲不斷接到了些極不尋常的來信,世界像跡團一般在她眼底展開。
蘇菲運用少女天生的悟性與後天知識,企圖解開這些跡團然而事實真相遠比她所想的更怪異、更離奇……《蘇菲的世界》,即是智慧的世界,夢的世界。它將會喚醒每個人內心深處對生命的讚歎與對人生終極意義的關懷和好奇。
31、《這裡》
作者: 【美】理查德·麥奎爾
《這裡》是一趟迷幻而華麗的時間旅行。它將鏡頭瞄準新澤西州的一間平凡客廳,在同一幅畫面中穿越百萬年,拼貼出“這裡”在時間流轉中的奇妙變化。於是,史前巨獸同未來的科技並存;1950年的故事同2015年的事情遙相呼應。展現出一小塊空間在時間綿延中的無限可能。
32、《鮑勃·迪倫詩歌集》
作者: 【美】鮑勃·迪倫
鮑勃·迪倫不是為了歌唱永恆,而是敘說我們周遭發生的事物。他的作品之美就是最高的等級,改變了我們關於“詩歌是什麼”以及“是個何為”的觀念。
33、《一個廣告人的自由》
作者: 【美】大衛·奧格威
在這本書中,奧格威坦誠地介紹他本人和奧美廣告公司的寶貴經驗,包括怎樣經營廣告公司、怎樣爭取客戶、怎樣維繫客戶,怎樣當一個好客戶,怎樣撰寫有效的文案、怎樣製作上乘的電視廣告等等。
34、《BBC科普三部曲》
作者: 【英】保爾·羅斯等
本系列圖書分海洋、地球、生命三個主題,以科考探險經歷為基礎,有不同領域的專家隊員,分別對自然現象、原理、生物生態、環保等多角度進行探尋解讀。
35、《人類的群星閃耀時》
作者: 【奧地利】斯蒂芬·茨威格
《人類群星閃耀時》由奧地利著名小說家創作。《人類群星閃耀時》內容:湧動著匪徒、探險家、叛亂者兼英雄血液的巴爾沃亞成為第一個看到太平洋的歐洲人;僅僅一秒鐘的優柔寡斷,格魯希元帥就決定了拿破崙在滑鐵盧之戰中失敗的命運;七十多歲的歌德像情竇初開的男孩愛上了十幾歲的少女,求婚未遂之後,老人在蕭蕭秋色中一氣呵成地創作了《瑪麗恩巴德悲歌》;流亡國外的列寧不顧自己的榮辱譭譽,乘坐一列鉛封的火車取道德國返回俄國,十月革命就這樣開啟了歷史的火車頭……
36、《非洲札記》
作者: 【美】 嚴歌苓
本書收錄了嚴歌苓踏上文學之路以來所創作的散文作品,內容包括了作者初到美國學習文學創作的留學生活;與現任丈夫的相識相戀與結合,其中不乏波折和文化差異引起的困惑,還意想不到地遭遇了美國“FBI監視下的婚姻”;隨丈夫來到非洲,點滴心情記錄了一場魅力無限的非洲之旅。此外,還收錄了嚴歌苓文學道路上幾部重要作品的創作心得與感悟,以及為他人作品寫作的序言。